在中國的歷史上,大部分王朝無論在初立時多麼的欣欣向榮,到最後一任皇帝的時候,大多需要面對一個內憂外患的局面。這或許就是“盛極而衰”的客觀規律,作為距離現代比較近的明代也是如此。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似乎就接到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他的任務說起來比較簡單,那就是振興大明王朝,但在當時的自然環境和政治條件下,大概率是很難成功的,即使讓大明苟延殘喘也步履艱難。終崇禎一朝,天災不斷,朝中黨政嚴重,土地兼併猖獗,各地叛亂不斷。
很快叛軍李自成的部隊,就打到了京城。而在明朝進入最後24小時的時候,卻發生了2件怪事。這兩件事看起來違背了客觀邏輯,至今都讓人覺得詭異。那麼究竟是哪兩件事呢?
大明的最後時刻
大明走到崇禎時,方方面面都顯露出敗相,但如果追究起責任來,當時的皇帝朱由檢卻不是主要的麻煩製造者。明朝在朱棣的短暫復興之後,後來的歷任皇帝基本都是在吃老本,已經多年沒有出現打算好好治理國家的合格帝王了。
甚至中間還出現了身為皇帝,卻把主要精力放在修仙、木匠活兒等其他方面的“兼職皇帝”。當皇帝的不理朝政,那麼自然就會為貪官汙吏提供土壤,為了制衡官員,明代的皇帝們又重用宦官制衡朝臣,於是剝削百姓的惡人就又多了一批。
朱由檢上臺後,本來想削弱朝臣間的黨爭,把大權重新握在手裡。可惜當時的朝廷狀況已經積重難返,全國的土地已經被地主階級們瓜分完畢,並牢牢掌握在手中。這也就導致氏族大臣們把握經濟命脈,家資千萬。不但百姓貧困,就連皇帝也收不到正常數額的稅款。
朱由檢不但自己要穿帶補丁的龍袍,就連用兵打仗,都要向大臣們借錢。按理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這樣神奇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土地不屬於皇帝,而是屬於地主們。
當然如果自然環境好一些,或許大明還能再拖些日子。但是明末時期,地球進入小冰河時代,各地天災不斷不說,氣候變冷、乾旱的年景變多。不但影響了土地經濟,也迫使遊牧民族南遷,以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
為了抵禦他們,朝廷只好徵收更重的稅,招更多的兵,民間壓力過大,也自然會導致百姓忍無可忍,揭竿而起了。親手送大明走上不歸路的李自成,最後竟然打到京城外,和本該讓自己仰望的朱由檢平起平坐了。
李自成的投降
但其實無論朱由檢,還是李自成自己,都知道這個說法靠不住。朱由檢自從各地反叛勢力興起,每天收到的關於反叛的奏報如雪片一般,但他心裡一致認為,這些人不過是一群土雞瓦狗。
一旦他騰出手來,他們都是不堪一擊的,即使被兵臨城下,他也絲毫不慌張,因為有援兵作為後手。而另一方的李自成,雖然京城就在面前,但他也絲毫不敢大意,經過深思熟慮,他忽然提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提議。
李自成派人把降書用弓箭射入城中,但朱由檢看到降書卻傻眼了。原來,這不是一份要求他在上面簽字,同意開城投降的降書,而是李自成簽署的,希望皇帝接受自己投降的降書。
這事怎麼看怎麼詭異,率大軍而來佔盡攻勢的起義軍,反倒要向困守孤城的朝廷投降?當然了,投降固然是李自成的意思,但降書中還是帶著條件的。
比如,要求皇帝封他為西北王,並賜銀幾十萬兩作為軍費。從此後李自成在西北獨立,名義上歸朝廷管轄,但其實成為一支軍閥割據勢力存在。這封降書雖然讓朝廷上下都很震驚,但其中包含的條件,卻讓朱由檢心中十分不滿。
因為他的心中一直覺得,像李自成這樣的一個泥腿子,不配和自己談條件,而且他自從造反以來,假意投降實際攫取好處後反悔的事情,做的不是一次兩次了。所以朱由檢仗著自己的後手,認為這正是一個把闖王軍隊一舉擊潰的好機會。
於是他拒絕了李自成的投降,並向其他的幾隻朝廷軍隊發出了勤王的命令。可是吳三桂在內的將軍們卻沒有來援,這也擊碎了朱由檢的如意算盤。
朱由檢的堅持
不過這個時候,朱由檢其實還是有機會的,因為四路援軍中,由唐通率領的軍隊還是來到京城支援。如果他可以和唐通專心合作,並把統兵的軍權下放給他的話,那麼唐通憑著專業的領兵能力和對朝廷的忠心,未必不會重演于謙守城的壯舉。
可惜朱由檢這個人太多疑,他不會完全相信任何人。而在調兵中處處受制的唐通,也開始萌生了反意,並最終在開戰時投降闖王。
其實這個時候,朱由檢還是有機會逃出昇天的,但他直到回天乏術的前一刻,仍然對自己的運氣過分自信了。如果可以早一點逃離京城,或者早一點把自己的子孫秘密送出京,也為明代留下了血脈希望。
但是等到城門被封,朱由檢才發現即使自己易容,都無法脫身的時候,才明白為時已晚了。這個時候攻守易位,本應保命投降的朱由檢,卻秉承了一貫的強硬自信的態度,最後在煤山上吊了,終結了綿延幾百年的大明統治。
其實,明朝最後時刻發生的兩件事,反應的正是李自成和朱由檢兩人的性格。李自成雖然最終推翻明朝,但他不是一統天下做皇帝的材料,只有偏安一隅的志向;朱由檢的猜疑,不但導致了被大兵壓境,也徹底失去了最後的生存機會。
結語
性格決定命運,無論百姓也罷,皇帝也好,人生關鍵時刻的選擇大多依據與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