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社會基礎單位,是人類繁衍的具體體現;姓,則是一個家庭的標誌,表明一種血緣關係,也是漢族文化人名要素之一,用以區分宗族。華夏文化向來以姓為源流,在民間的文化傳統中,更是覺得同姓者猶如一家,甚至可能是來自於同一個祖先的開枝散葉。
中華文化中尊重祖先如同信仰,也有人因為冠著某個姓而覺得不能辱沒祖宗,那麼問題來了,說到不辱沒祖宗,到底該怎麼知道你祖上是平民還是貴族?做什麼工作?
中華姓氏的由來
姓,對於中國人來說的重要性,是謂“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中華遠古時期姓氏的最初來源,是來自於“天道”,也就是原始社會的宗教崇拜、圖騰崇拜而衍生出來的祖先崇拜。在遠古時期,各個部落對於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用、殺戮甚至冒犯圖騰上的動物,甚至還將它視作本族人統一的族號。
也就是說,中華古姓的根源是原始的圖騰崇拜,歷史學家在研究當中發現有大量的古籍文獻佐證了這個觀點。而中國最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在那個時候的姓氏還沒有古代封建時期那麼複雜,而是圖騰上的一種特殊符號,目的是為了區分無數家庭的血緣標誌。可以概括性地來說,中華的“姓”,在一開始是族號、血緣。
在遠古時期,人類的生存和繁衍空間並不比野獸優越,因此遠古的人族在繁衍方面比較有限,姓氏成為某一個家族血緣的重要標誌。好在那個時期,每產生一個姓氏之後都會一直流傳下去。而對於能夠代表家族血緣的姓氏,也不會進行更改,要麼生存而存在,要麼消亡則消失,一個姓氏所代表的往往是一個家族血脈的發展史。
也正是基於這一特點,人類可以通過自己的姓氏來追溯自己的祖先,倒是比較科學且合理。因為在原始部落,圖騰、族名和祖先是高度一致,隨著時間的推移,圖騰的名稱演變為同一個氏族所共有的標記,那就是有著同一個姓,以及在後代不斷的繁衍中一直流傳。也正如《資治通鑑》中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出。
中華“姓氏”具有怎樣的含義和演變
從“姓”字的結構來看,是“女”和“生”的組合,專家由此推斷中國的姓,是從母系社會便也已經誕生,專家在後續的研究當中也證實了這一點。專家從甲骨文上發現,遠古所誕生的八大姓氏姬、姜、姒、嬴、妘、媯、姚、妊都是帶有“女”字旁,從這一點也能夠證明遠古時期取姓的特點。
而“氏”則是由姓所繁衍的分支,在遠古時期隨著後代的不斷繁衍,在人數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族內土地不夠居住,就需要有些後代往外遷徙。而遷出去的部落,需要與本部既存在關聯又產生區別,因此用“氏”來做區別,就比如我國第一皇帝秦始皇嬴政,便是嬴姓趙氏。關於“氏”的來源,《資治通鑑》中也有所說明,是“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子孫後代往外遷徙中,幾乎都是長子不作外遷,其他子孫都遷徙出去。因此,從姓氏已經能夠看出尊卑,姓代表了血緣,而氏的表面上雖然代表著遠近,實際上已經區分了“貴賤”。這種說法並非斷章取義,而是事實存在,看周朝時期的分封諸侯便可佐證,諸侯國的後人就是封地為氏,而長子長孫則繼承侯爵。
可話說回來,“有姓有氏”的人在古代是貴族才有,平民並沒有。到了戰國之後,為了方便稱呼,開始以氏為姓,屈原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原本是羋姓屈氏。到了漢魏時期,不僅統一了姓和氏,而且平民百姓也可以有姓氏。也就是說,漢魏之後才演化為姓名,姓氏統一作為血緣代表,以名字來區分個體。這也就是“姓名”的來源,便一直沿用至今。
如何判斷自己的祖上是平民還是貴族
知道了姓名的由來之後,以此來追溯自己的祖上到底是是平民還是貴族以及從事什麼工作,想必也有幾分道理。而坊間普遍的說法是,如果你的姓直接是遠古八大姓氏的其中之一的話,那麼你的祖上很大可能不僅是王侯將相,而且還直系嫡親。
除此之外,歷朝歷代的封建王朝中,與皇室同姓者,也有可能是其子孫後代的開枝散葉。比如與封建社會開始的夏、商、週三代同姓者,其祖先或在我國封建王朝的歷史先河中代表了權力的至高無上,所從事的工作是治理國家。而鑑於夏、商、週三代藩王的勢力,那麼與潘王同姓者,其祖先的身份和工作可能是非富即貴,或將伴隨君側協助治理國家。
還有佔據我國四百多年曆史的劉姓漢朝,近三百年的統治的李唐和朱明,晉朝的複姓司馬、隋朝的楊姓、宋朝的趙姓、元朝的孛兒只斤氏等,在君權巔峰時期,與皇室同姓的人也要隱藏,並將這種行為稱之為“避聖諱”。而那時候許多平民老百姓為了能夠更好地生存,通常會偷偷改成諧音或者其他的姓,而能夠留下來的本姓,或許就是皇室後代或者皇室宗親。
值得一提的是,大清的皇室“愛新覺羅”這個姓,由於清朝成為封建社會與近代社會的過度王朝,因此這個姓變成了敏感詞彙的存在,後人覺得這個姓消失在人海,其實不然,正確地說應該是這個姓氏隱匿在人海中。
倘若好幾代人都生活在北京,並且姓金、關、那、佟、馬等人家,指不定在百年之前可能都要稱你祖上一聲貝勒或者格格。
姓氏是人的血統淵源的標誌,而中華文化中對於祖先的尊重如同信仰般存在,這也就決定了中國人對自己的血統特別看重,而冠以祖姓,這也是在提醒華夏兒女不忘自己的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