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一聊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拜占庭帝國。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其中因君士坦丁堡地處古希臘,商業殖民城市拜占庭的舊址上,因此東羅馬帝國又被稱為拜占庭帝國。
與此同時,西羅馬帝國卻正在走向滅亡,而在它那廢墟之上也建立了很多嶄新的國家。
拜占庭帝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包括了歐洲的巴爾幹半島、亞洲的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兩河流域以及非洲的埃及等地,可以說是一個遼闊的大帝國。
拜占庭地處東西方交通要塞,經濟發達,社會環境比較安定,因此保持了國家體制的完整性,逐漸過渡到封建社會。
而促使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原因還有一個,那便是頻繁的對外戰爭。
公元6世紀,拜占庭帝國不斷對外擴張,在東、西方都已經所向無敵。
查士丁尼當政時期,也就是公元527年-565年,拜占庭瘋狂的再度向西擴張,大舉率軍西進。
533年,拜占庭帝國進攻汪達爾王國,535年又轉向義大利,進攻東哥特王國。
在東哥特人的頑強抵抗下,拜占庭經過了長達20年的戰爭才消滅了東哥特王國,但同時也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
然而,拜占庭帝國在東哥特的戰事還沒有結束時,又派出了大軍遠征位於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
610年,為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希拉剋略王朝逐漸在帝國範圍內推廣了軍區制,拜占庭帝國把土地作為軍餉,按照軍種和級別分發給各級士兵,士兵定居在其部隊駐守的附近,沒有戰事的時候經營田產,用土地經營來武裝自己。
軍事區的成立,不僅使軍隊有了穩定的兵源,也在全國範圍內逐漸建立了一整套軍事化的體制;軍區制的實行也對拜占庭帝國有著深遠而重要的歷史意義,在戰爭和自然災害頻發的情況下,這種制度為小農經濟的復興創造了條件。
也使得拜占庭帝國的疆域逐步開始穩定,同時也征服了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使其歸順了拜占庭。
而這一制度也為拜占庭帝國此後數百年的強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強大的軍事實力下,拜占庭帝國先後擊敗了波斯人和阿爾瓦人,並將阿拉伯人的擴張勢頭,阻擋在小亞西亞和東地中海一帶。
然而軍區制的推行,也為拜占庭帝國的封建化開闢了道路,由於各種原因,各軍區的將軍和中央政府的一些高階官員逐漸變成世襲,這就慢慢形成了軍事貴族階層。
在拜占庭帝國封建化完成之後。雖然大大增強了拜占庭帝國的綜合國力,但久而久之,好景不長!
地方割據勢力,也迅速膨脹,這又間接導致了帝國力量的削弱。
12世紀晚期,拜占庭人已無力抵抗突厥人入侵,只好向羅馬教皇求助,由此引發了一場長達200年的西方封建主對東方的掠奪戰爭。
在這一場暗無天日的浩劫之中,拜占庭帝國元氣大傷,領土逐漸萎縮,最後只能偏安於君士坦丁堡。
就此,強悍了千年的拜占庭帝國,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
然而,延續千年的拜占庭帝國,其對世界的影響也是頗為深遠的,尤其是對東正教的傳播。
通過侵略的方式,拜占庭將其政治模式和文化傳播給了斯拉夫人。
......
這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拜占庭帝國,它的歷史持續也是跌宕起伏的!
在特定環境下,拜占庭帝國也促使了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但由於伴隨著內憂外患以及時代的進步,逐步被社會所淘汰!
尤其常年的征戰,更是民不聊生。
如果當初拜占庭帝國能夠出現一位偉大的領袖,進行自上而下的體制改革,同時促使經濟貿易的發展;可能拜占庭帝國後續不會淪落至此,就像俄羅斯亞歷山大二世那樣,自上而下的大改革,既緩解了內部矛盾,又促使了國家的強盛。
但歷史終究是歷史,或許正是因為拜占庭帝國最後的沒落,才促使了歐洲多元化的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