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羅馬人的傳說,由母狼餵養長大的羅慕洛在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羅馬城,此後羅馬城就一直作為羅馬帝國的首都。不過這裡的羅馬帝國是從公元前27年屋大維的獲得羅馬掌控權,並開始對外擴張之後,才有了“帝國”的字尾。
從公元前753年開始到公元前509年,羅馬共有七個王,但是當時只是一個小國家,這段時期往往被稱為是王政時代。待羅馬人推翻了王政時代的最後一個暴君國王后,國家大權由元老院掌控,因為世界上最早的三權分立政治制度,所以也被稱為是羅馬共和國。
一、羅馬共和國此時的羅馬共和國還只是一個小國家,不過憑藉著幾場同周邊城邦的戰爭,其領土也開始迅速擴張,並逐步掌控了整個義大利的中南部地區,成為了地中海沿岸的一個大國。
就在羅馬的擴張期間,起源於北非的迦太基也正是強盛之期,很快兩國就圍繞於地中海的霸權接連發生了三起戰爭。因為羅馬人又將迦太基稱為布匿,所以這也被叫做布匿戰爭。
1、征服西地中海的布匿戰爭
公元前264年,雙方主要在地中海爆發了幾場海戰,爭奪焦點則是西西里島,羅馬也曾越過大海打到了迦太基的本土,不過沒得到過什麼便宜。這場戰爭前前後後共持續了23年之久,最後以羅馬帝國的一場慘勝作為告終。
第一次戰爭失敗後,迦太基人又在名將漢尼拔的帶領下,於公元前218年開始,又與羅馬打了第二次布匿戰爭。
經過長途行軍後,漢尼拔共帶著約6萬名士兵翻過阿爾卑斯山脈,直抵羅馬本土。漢尼拔利用羅馬人急於求戰的心理,巧設埋伏,連續兩戰中共殲滅了五萬餘羅馬士兵。
起初的幾場戰鬥中,羅馬是負少勝多,直到6年後羅馬人才逐漸的掌控起戰場的主動權。公元前204年開始,羅馬軍隊開始繞路直取迦太基本土,被迫回援的漢尼拔則在羅馬的進攻下遭遇了平生以來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敗仗。
慘敗後的迦太基人被迫簽訂了割地、賠款的屈辱合約,各項主權也變得不再完整。即使如此情況下,羅馬人還是在公元前149年發起第三次布匿戰爭,徹底將迦太基變為自己的下轄省份。
就在布匿戰爭期間和結束後,羅馬又通過一系列的戰爭將地中海東部地區佔為已有。
2、征服東地中海
其中有確立自己在希臘統治的馬其頓戰爭;佔領西亞的,與塞琉古王國之間的敘利亞戰爭;還有確立了亞細亞行省的兼併帕加馬王國戰爭。
隨後從本來的一個小國變為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國家,因為階級鬥爭關係的原因,共和政體也不再繼續適用,這才有了龐克、克拉蘇和凱撒之間組成的,共同對付元老院的三頭同盟。不過隨著克拉蘇和龐克的相繼死亡,凱撒的獨裁統治也因為遭到傳統貴族勢力不滿,而被刺殺。
二、羅馬帝國時代的起航凱撒遇刺後,點名由屋大維作為繼任,為了順利奪權,屋大維又聯合了安東尼和雷必達組成後三頭同盟,合力清除異端。
屋大維逐步剝奪掉雷必達手中權力後,又在暗地裡惡語中傷安東尼,劇烈的矛盾衝突之下,終於使得二者之間發生一場大戰。結果則是安東尼連同與其保持親密關係的埃及女王均先後因戰敗而自殺,也使得埃及成為羅馬的一個省。
掃除一切外部阻力後,屋大維又運用一系列的巧妙政治手段,贏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奧古斯都”稱號,由此也標誌著羅馬帝國的成立。
三、黃金時代的來臨屋大維和後續幾個皇帝在位期間,一方面是對外繼續領土擴張,對內則是改革吏治和加強集權,也為後世的強盛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礎。
公元96年,當羅馬帝國進入到了安敦尼王朝後,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鼎盛期,達契亞戰爭與帕提亞戰爭又讓羅馬達到了自己版圖的巔峰。
雖然從此以後就經歷了由盛轉衰,但是地中海卻著實成了羅馬的一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