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遼瀋戰役的硝煙還未散去,我中國人民解放軍決定繼續對盤踞在中原地區的蔣軍集團繼續發起一次大的戰役,其戰略目標就是盡全力消滅盤踞在長江以北的老蔣嫡系部隊,這樣對於之後我軍解放全中國是有很大幫助的。
於是就在我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兩個軍的聯合作戰之下,以60萬對老蔣的80萬。
事實上,這步棋我軍當時確實走的很險,因為我軍無論從兵力還是裝備上都不佔據優勢,然而靠著我軍戰士的堅強勇敢和老區人民的支持,最終才艱難的贏得了這場勝利。
而老蔣那邊則相應的暴露了許多問題,比如老蔣的微操,以及各個派系之間的明爭暗鬥等等,最終導致老蔣敗退到了寶島上面。
當時老蔣最精銳的幾個嫡系兵團:黃百韜兵團被消滅在碾莊,黃維被俘雙堆集,杜聿明被俘陳官莊,邱清泉戰死,李彌兵團遠走東南亞,後來這股殘兵居然成為了東南亞的一霸。
而唯一能夠從淮海戰場上順利逃出來的只有當時著名的“長腿將軍”孫元良,他也是唯一僥倖從淮海戰場逃出來的老蔣嫡系將領。
晚年孫元良提及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就提到了:只有違背統帥部的決議,才能夠為自己取得一線生機。
長腿將軍孫元良,逃跑是有訣竅的
說起國軍之中的“長腿將軍”,一個是劉峙,另外一個則就是孫元良了。
從能力上來說,孫元良的軍事能力應該不差,起碼他能夠成為德械師88師的師長,精銳之中的精銳,說明老蔣也是對他足夠信任的,在淞滬會戰初期的時候,88師是率先和鬼子交手的部隊之一,在敵人海陸空三位一體打擊之下,88師打的很好。
但是德械師雖然為抗戰付出不少,可是孫元良本身也有不少的陋習,貪汙受賄等一樣沒少佔,比如淞滬會戰時期就曾經有過將修建工事的費用中飽私囊的舉動。
而要論逃跑,國軍將領之中還真沒有幾個人能跑得過“飛將軍”孫元良,北伐戰爭時期,孫元良還是個團長,他當時面對孫傳芳,當時孫元良手底下只有一個團,可是面對的卻是孫傳芳的精銳,遇到這種情況,孫元良很聰明,直接率領手下逃跑了,可是這卻直接坑了兩翼的第六軍,在這之後他們不得不獨自面對孫傳芳的大軍。
而在淞滬會戰以及南京會戰時期,孫元良再一次發揮了“飛將軍”本性,在當時上海被日寇攻佔是遲早的事,當時國府想要將88師留下死守四行倉庫,可是孫元良知道自己這一留必死無疑,於是乾脆象徵性的留下了謝晉元等半個團,自己則率領主力部隊突圍了。
而在南京保衛戰之中,孫元良的88師打的確實很英勇,可是彼時南京是從上海退下來的殘兵,面對裝備精良的日寇根本無法對抗,在唐生智下達了撤退命令之後,孫元良丟下部隊逃跑。
從這種種事例就能夠看出,孫元良在逃跑上面是出了名的,也因此博得了“飛將軍”的美名。
淮海戰役中的“清醒者”,出工不出力僥倖逃過一劫
1948年,淮海戰役爆發,孫元良作為老蔣嫡系被分配到了當時的淮海戰場。
但是在當時的淮海戰場上,我們可以看到孫元良是典型的出工不出力,在淮海戰場的存在感很低。
隨著淮海戰役的持續進行,老蔣各部逐漸被解放軍包圍,此時老蔣敗退已經成為定局。
但是在徹底包圍陳官莊之前,當時我軍雖然收攏了口袋,可是卻還沒有徹底將口袋扎牢,如果杜聿明孤注一擲的確可以讓我軍的“口袋陣”漏風。
當時孫元良已經看出形式危急,所以就向杜聿明提出突圍,按照當時的局勢,杜聿明也選擇了同意,但是微操大師老蔣這時候又不願意了,他電臺聯繫不到杜聿明乾脆直接空投信件,最終杜聿明不得不率軍返回。
而這個時候本該一起聯合行動的孫元良卻找不到了,杜聿明此時緊急前往尋找孫元良,其實就在其餘軍團按兵不動的時候,孫元良軍團已經開始行動了,他率領自己的部隊開始突圍,最後等到解放軍包圍了杜聿明集團的時候,只有孫元良兵團僥倖突圍,不過由於勢單力孤,孫元良兵團也被消滅了三分之二,僅僅只有殘部逃了出去。
所以當年的淮海戰場,為何別的兵團司令一敗塗地,死的死傷的傷,只有孫元良能夠突出重圍,他自己踏入泥潭之中,也深知國府的黑暗,所以一切反著來那麼就能夠僥倖逃的一命,這也是為何“飛將軍”能夠僥倖脫逃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