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前言

思想輿論對皇位合法具有重要意義,古人信奉上天,認為人必須遵從上天的旨意,皇位就是上天賦予人們的一個職位,所以只要當了皇帝,那麼這個人通常被視為上天派來的。其實,所謂的上天賦予其實是思想輿論,思想輿論又是皇位合法性的存在依據,因為歷朝歷代都注重皇位合法性的問題,也就是注重思想輿論的問題。

本人以秦始皇為例,由於在他之前沒有皇帝,並且他本人十分看重皇位的合法性,所以嬴政在思想輿論上對皇位合法性有很多建設性的提議,並且這些提議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秦始皇有很多創造性的措施,包含了思想輿論以及相應的制度。

秦朝以後的朝代在皇位上的做法常以秦始皇為借鑑,例如皇帝制度。不過秦始皇所在的時期由於之前沒有皇帝制度可以借鑑,所以發展的並不稱熟,但是之後的朝代,隨著問題的出現以及解決措施的出現,使得皇帝制度越來越健全。因此,不能用後世的皇帝制度直接評價嬴政。但是由於嬴政是皇帝制度的開創者,所以嬴政時代的皇帝制度對後世所有朝代的皇帝制度都具有借鑑意義。

一、思想輿論的合法性

嬴政建立了大一統的王朝,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嬴政非常高興,但是高興至於,也需要進行該改變,例如稱謂問題就是嬴政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同時它也是第一個被解決的問題。嬴政之所以想要第一時間解決成為問題,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最根本的,將地位合法化,嬴政作為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必須擁有思想輿論的合理支援,如果沒有這一方面的支援,那麼對於百姓來說,任何人都能取代嬴政,如果有了思想輿論的支援,那麼嬴政的地位就會受到其他人的尊重。

二是嬴政希望自己的成績能夠被所有人看到,嬴政之所以忙著改稱謂,既是想要自己從周朝當中解脫出來,也是讓自己以重新的身份出現在世人面前,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嬴政的新政績:不是另一個周王朝的誕生,而是一個大一統王朝的誕生。

三是嬴政為了神化自己,稱自己是上天派來的,所以有統一天下的使命。

嬴政改號為皇帝,自稱為朕,取消諡號。嬴政的這些做法主要體現了三點,一是對皇位合法性的維護和正名,皇帝一詞由嬴政創立,所以他必須要維護這個詞,為何維護皇帝成為,就必須為之正名,證明之後的皇帝稱呼就有了存在的依據。二是體現了專制性,無論是稱謂,還是做法,都是一種專制的體現,皇帝作為獨一無二的表象,本質上是為了維護專制制度。三是體現了至高無上性,例如諡號是以前國君去世或者周天子去世後,後人給出的評價,但是嬴政取消了這種後人評價,認為後人是沒有資格評價已經仙逝的國君或者周天子的,也就是從嬴政開始,不準再有諡號。

二、對後世的影響

嬴政對皇帝制度的做法,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主要是四條:符號、德運、傳國璽和封禪。這四條主要都是皇位合法性的依據,並且不必將四條都完成才能獲得皇位合法權,只要完成其中幾條就可以,當然歷史上也有全部完成的。不過是完成其中幾條,還是都完成了,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那麼嬴政是如何從這四個方面影響後世的呢?

第一個符讖,意思為祥瑞的符號,這個在歷史上是常見的,例如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曾經斬過白蛇。嬴政為了祥瑞的事情也是費盡了心血,最終舉出了多個祥瑞之事,例如嬴政稱自己的老祖宗在五百年前,曾經打到一條黑龍。其實嬴政說一條黑色的龍是有講究的,黑色通常是秦朝的代表色,因為按照五德終始說,周朝是火,秦滅周,那麼秦朝就是水,按照古代哲學,所指的是黑色,因此秦朝的代表色為黑色。所以在很多影視劇當中,秦朝的代表色是黑色,就是來自於伍德終始說。另外一個符號是龍,龍自古以來就是祥瑞的符號,夏商周都將龍視為祥瑞。因此,嬴政採用了黑龍作為秦朝的符號,是很有講究的。

第二個是德運,秦朝崇尚六這個數字,這是以乾坤卦推算出來的,所以秦朝規定,官員的帽子為六寸高,一步距離為六尺,轎子長度為六尺,也就是轎子長度為一步,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秦朝所說的一步不等於現在的一步。在秦朝看來,所謂德運,即為運用學說的思維去治理國家,因為秦朝認為只要符合一定的運數,那麼國家就會穩定。

秦朝出土的車馬

第三個是傳國璽,秦朝的國璽實際上就是趙國的和氏璧。嬴政將這塊壁打造了成為玉璽,後來玉璽就成為了建國地位合法性的重要依據,三國時期孫堅得到了玉璽就跟其他勢力產生了矛盾,宋朝時期玉璽被弄丟,朱元璋還為此懊惱過一陣,由此可見,玉璽在後來已經成為額皇位合法性的一個關鍵依據。

第四個是封禪,也就是舉行封禪大禮,做法是在泰山上祭天,在樑父山腳下祭地。古代通常只有皇帝可以封禪,並且需要達到兩個條件當中的任何一個,或者兩個都達到也可以,第一個條件是改姓稱王的,常常是開國皇帝;第二個條件是治理天下太平的。其他人是不允許進行封禪的。

除了以上四個影響之外,嬴政還在制度上有很多的影響,例如郡縣制,但是這不是秦朝的首創,實際上在晉國,就已經出現了郡縣制。

《戰國策》記載: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

郡縣制首先出現的時候,縣比郡高一級,但是秦朝的郡縣制正好反過來,郡比縣高一級。唐朝實行的就是秦朝的郡縣制。

總結

皇帝制度是一個非常嚴謹的制度,既有輿論上的支援,也有制度上的支撐,在輿論上,以嬴政為例,祥瑞的出現、玉璽的傳承、德運的號召以及封禪的進行,都是皇位合法性的主要依據,也是一種重要的思想輿論依據,雖然現在人們不相信這些,但是在古代,人們相信的正是符讖等依據。所以嬴政既是皇位的開創者,也是皇位的守護者,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例如漢朝也將祥瑞視為開國的重要依據,劉邦也在想盡辦法贏得思想輿論上的支援。

思想輿論不僅僅是嘴上說說,還包括具體行動,甚至影響了現實的具體做法,例如秦朝看重數字六,所以就產生了很多關於六的物品,例如官員帽子的高度,秦朝一開始設定了36個郡縣等。另外,儀式大典是必不可少的,秦朝時期修繕了不少的寺廟,有很多寺廟就是用來舉行儀式的,其中封禪最為重要,因為封禪的主角必須是皇帝,並且還不能是普通的皇帝,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中的一個。

在嬴政以後,皇帝制度就成為歷朝歷代奉行的制度,秦朝的關於皇帝制度一系列的思想、輿論以及制度也影響了後世,例如郡縣制就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產生的,中央集團的核心就是皇權,因此郡縣制就是為了皇權服務的。所以嬴政時期對皇位合法性的做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戰國策》

《史記》

345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你不知道的日本幕府,竟然也是挾天子以令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