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說到清朝歷史,談到清朝後宮,就繞不開一個聞名中外的女人——慈禧太后。

傳聞在慈禧晚年時期,她曾在深夜讓一名俊秀戲子入宮,結果這名戲子第二天卻被抬著出了宮,只剩了一口氣,到底是因為什麼呢?這還要從慈安說起……

慈禧與慈安的爭鬥

咸豐二年,十七歲的慈禧被選入宮中,賜號蘭貴人。機智聰慧的慈禧一入宮便得到了咸豐皇帝的寵愛。

當時身為皇后的慈安怎麼也想不到,慈禧誕下的皇子竟會變成皇帝唯一能繼承大統的皇子,也想不到未來的慈禧將會和她平起平坐。這個小小的秀女進宮以後一步一步地爬上高位,漸漸與她分庭抗禮。

咸豐皇帝駕崩以後,慈禧和慈安兩人垂簾聽政,各不相干。

慈禧太后身邊有一個得力心腹,太監安得海,他深得慈禧恩寵和信任,利用慈禧對自己的喜愛與器重,橫行朝野、目中無人,還能夠輕易挑撥慈禧與同治皇帝的母子關係,讓同治皇帝恨毒了他。

如此偏心的寵信讓傳聞中慈禧和安得海的關係變得微妙,甚至有傳聞提到安得海其實並未淨身,在咸豐皇帝在世期間,慈禧和安得海就已經眉來眼去了,事實真假尚未可知。

安得海日益囂張、無法無天,終於在一次奉命行事的時候被抓住了把柄,慈安立即下令誅殺安得海,滿朝文武頓覺大快人心。

自此慈安與慈禧兩人更是心生嫌隙,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可為了國家政事,有時也不得不擰成一股繩,一致對外,確保皇室安寧。

慈安本人從始至終都嚴守宮規。而慈禧管理朝政的同時也過著自己的快活日子,在宮中無拘無束。

慈禧不甘寂寞,宮廷生活奢靡無度,除了喜好美食之外,還有個愛聽戲曲的愛好。

愛聽戲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自古以來王公貴族都以此作為消遣,可慈禧太后看戲卻有著自己的一套規矩。

慈禧看戲要求嚴格避諱。古代很多君王的名字需要避諱,父親、長兄的名字有時也要避諱,慈禧為了表現自己的威儀,不許任何唱詞提到自己的名字、屬相等。

此外,任何戲曲絕不容許出現有辱罵女性的唱詞,在她生日前後也容不下任何不吉利的字眼,這各式各樣的避諱無處不在,一不小心就會犯錯,可是苦煞了戲班的戲子。

幽幽深宮,晚夜寂涼,慈禧時常因處理政務忙到深夜,才可以鬆口氣,不甘寂寞的她偶爾會召戲子入宮唱戲,放鬆一下。

有一次,一位長相俊秀的戲子入得宮來,聲音、身段、面容都深得慈禧之心,慈禧很是滿意,聽他唱戲聽了一天還不盡興,於是滿心歡喜地將他留在宮中,到了深夜也不放人。

慈安聽說了此事,向來以德聞名的她氣得渾身發抖,絕不容忍慈禧做出如此離經叛道之事,當下就決定要去抓個現行。匆忙趕往慈禧宮中,看到慈禧與戲子共處一室,言笑晏晏,不知禮義廉恥為何物,藐視後宮規矩,實在是不可饒恕。

慈安當即下令把戲子拖出去毒打一頓,慈禧自知理虧,也不敢妄加阻攔,只能胸中憋悶,眼睜睜看那戲子受刑,一直打到快天亮的時候,這戲子早已奄奄一息,只憑一口氣吊著了。

慈禧的高光時刻

慈禧太后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太后,身居高位、垂簾聽政,重用洋務派,開啟封建王朝自救運動;發動戊戌政變,鎮壓維新派,有著強硬的政治手腕。又因自身的守舊思想、奢靡生活遭到了很多人的批判。

但世間之事並非都是非黑即白的,人也並不是只有好壞之分,人無完人,看完了慈禧的缺點,我們也發現了她的優點。

早年咸豐皇帝在位期間,清政府與英法聯軍簽訂了《北京條約》,慈禧曾勸諫咸豐皇帝奮力反抗、廢約再戰,中華幾千年的傳統都是後宮不得干政,慈禧因此差點招來殺身之禍。如此看來,慈禧也曾有過不堪受辱,力爭保家衛國的赤子之心。

清朝晚期,清政府一改中華數千年的傳統,改變了重農抑商的政策,慈禧太后也支持君主立憲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她想要改變封建社會的心態轉變。

在慈禧太后的默許下,清王朝開始興辦女學,這一舉動普遍被開明人士所接受、讚許。不僅如此,慈禧太后還下令廢除纏足的陋習,給予了廣大女性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權,給了她們自由。

雖然這些小小的改變,與世界各國的女權運動相比,還不算什麼,但這仍然是與中華幾千年的封建傳統思想相背離,遭到了保守派的強烈抵制。

清王朝經歷過備受欺侮的鴉片戰爭,中國人民飽受鴉片的戕害,英國每年要向中國輸送5萬箱鴉片,毒害中國人的身體和精神。慈禧似乎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下旨禁鴉片,試圖恢復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

這一位試圖效仿武則天的末代太后,被後人罵成中華民族的罪人,有人說她不配與武則天相提並論,確實她的後半生幾乎都在賣國求榮,這是她一生的汙點,但她的“高光時刻”也不該被直接抹殺。

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半個喜劇》影評,給成年人看的深度故事,河底泥沙不配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