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2年,吐蕃攻取秦州(今甘肅天水)、成州(今甘肅西和)、渭州(今甘肅隴西),次年,又奪得蘭州、河州(今甘肅臨夏)、洮州(今甘肅臨潭),東進千里,吞併隴西,兵鋒直抵隴山。當年冬天,吐蕃二十萬大軍向關中平原進攻。唐代宗與將領失和,吐蕃軍如入無人之境,佔領長安,代宗出逃。在據守了十餘天后,四面唐軍逼近,吐蕃軍才撤出。公元764年,吐蕃佔領涼州(今甘肅武威),766年,奪取甘州(今甘肅張掖)、肅州(今甘肅酒泉)。公元776年,吐蕃攻下瓜州(今甘肅瓜州),781年,奪沙州(今甘肅敦煌),完全封閉河西走廊。至公元790年,吐蕃一度進佔天山北路之北庭都護府轄地,但是數年後被回鶻汗國(公元788年回紇改稱回鶻)趕走。在這期間,吐蕃滅亡了安史之亂後還一直忠於唐王朝的于闐國。于闐是安西四鎮之一,在她失陷後的若干年間,安西另外三鎮盡沒於吐蕃。
公元八、九世紀之交,吐蕃的版圖達到極盛:東抵隴山和青藏高原東緣,俯瞰今關中平原和四川盆地;東南據有今滇西北橫斷山區和緬北地區;南據今喜馬拉雅山脈南坡,含今不丹國全境、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地區和曾經的錫金國;西有今印度河上游的克什米爾大部;北達今天山山脈。另外,在中亞和南亞,吐蕃王朝還擁有眾多的屬國。
吐蕃仍持續地向唐朝的腹心地區發動進攻。唐軍則依託城池和堡壘,遲滯其攻勢,伺機反攻,使吐蕃軍久佔唐朝內地的企圖無法得逞。安史之亂後,唐朝湧現出的許多優秀將領,如:郭子儀、白元光、李晟、韋皋等,都不乏戰勝吐蕃軍的記錄,其中韋皋在蜀地劍南節度使任上時,多次給予吐蕃軍重大殺傷。公元801年八月,韋皋趁吐蕃主力遠在北方河套地區,指揮所部兩萬人,攻入吐蕃境內千里,摧毀沿線吐蕃城防、寨堡多處,殺傷萬餘守軍,俘獲甚巨。當年十二月,十萬吐蕃軍從北方南下尋殲韋皋所部,卻被韋皋的萬餘兵將伏擊,戰死大半,主帥被擒,餘皆潰散。韋皋所在的蜀地,民族成分複雜,又有吐蕃和南詔兩個強鄰。他審時度勢,內撫羌夷,外和南詔,集中精力對付吐蕃。南詔與唐朝結盟共御吐蕃,是有韋皋的很大功勞的。他在任二十一年,共擊敗吐蕃來犯部隊四十八萬人次,俘殺吐蕃將官一千五百人,殲滅十餘萬人,所獲畜產、器仗幾十、數百萬計。韋皋以屏藩西南的卓越功勳,被唐皇晉封為南康郡王,位極人臣。
唐朝於安史之亂後,國力衰退,加之對地方節度使日益難以駕馭,遂使收復淪於吐蕃之手土地的想法成為奢望。
這時的吐蕃,大量兵力被吸引到北線與回鶻爭奪西域、在西線與黑衣大食爭奪中亞的戰爭。雖然吐蕃帶領著她的屬國們,在與二者作戰時並不落下風,雖然唐朝已不再是吐蕃的威脅,但是三面出擊的國策卻耗盡了她的軍力和國力。對於一直垂涎中國財富、夢想從西域進軍中國的黑衣大食,吐蕃卻為保住西域而對其展開了強勢作戰。《舊唐書》記載:“貞元(公元785至804年)中,(大食)與吐蕃為勁敵,蕃軍大半西御大食。”這在客觀上保護了安史之亂後的唐朝,免於遭受一個世界超級大國的入侵;也推遲了天山南北地區伊斯蘭化的進程。
公元821年,唐穆宗登基。吐蕃贊普赤祖德贊兩次遣使表示祝賀,示好於唐朝。之後,他又正式請求會盟。其實自尺帶朱丹以來的百餘年間,唐蕃已經會盟七次。每次會盟,都體現了雙方統治者保持邊境和平局面的共同需要,是暫時結束兩國官方和軍方敵對行動的意思表示,都在一定時間內恢復了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兩國人民自然大受其益。就算在唐蕃間大小戰爭進行的同時,雙方民間互市也未斷絕。唐穆宗與赤祖德贊對這次會盟都相當重視,分別接見了對方的大臣,商議會盟細節,還宣諭邊境將官。公元823年,兩國都在各自國都建碑紀念。現保存於拉薩大昭寺前的會盟碑上的碑文,重申了雙方“和同為一家”的舅甥親誼,表達了“社稷葉同如一”、“各守本境,互不侵擾”等友好意願。自此,長達兩年多的會盟程序結束。這是唐蕃間最後一次會盟。至吐蕃王朝滅亡前的幾十年間,唐蕃間基本維持了和 平的局面。
在吐蕃王朝立國二百餘年的過程中,隨著統治地域的逐步擴大,其境內民族成分漸趨複雜化。漢、羌、吐谷渾、西域諸胡、突厥、回鶻、西南諸夷、天竺等民族,都在吐蕃國內不同程度地存在,甚至還有大量的黑衣大食戰俘。唐將韋皋就曾俘獲過編入吐蕃軍的黑衣大食戰俘。在統治階級層面,吐蕃實行了與屬國王室通婚的政策,如經吐蕃重建的吐谷渾王室、突騎施汗室和小勃律國王等,與吐蕃贊普家族存在著政治聯姻。在經濟文化方面,由於沒有一個制度性、法律性的規定和長遠的規劃,吐蕃統治地域內人民“蕃化”的情況並不明顯,更不深刻。唐朝《張司業集》中的《涼州詞》稱吐蕃:“驅我邊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添,去年中國養子孫,今著氈裘學胡語”。而在《全唐詩》中王建的《涼州詞》又說吐蕃:“多來中國收婦女,(漢蕃後裔)一半生來為漢語。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各禾黍。”反映了漢蕃人民在生活習性上相互影響的狀況。在衣著、服飾上,漢蕃人民出現了混合著裝和佩飾的現象。這在同時期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就可看到。在對漢族等民族的統治手段方面,吐蕃王朝則過於簡單粗暴。《舊唐書》曾載吐蕃往往“收丁壯棄老而去”,更甚至於“羸老者鹹殺之,或斷手鑿目,棄之而去”。吐蕃在所發動的戰爭中所體現出來的殘酷性和落後性,決定了這個農奴制王朝進行戰爭的非正義性,並由此決定了其在佔領區統治的非持久性。在吐蕃侵佔唐朝土地的過程中,人民的反抗是劇烈的。沙州城的各族軍民,曾抵抗吐蕃軍隊達十一年之久;安西四鎮各族軍民更是抗擊了吐蕃軍隊三十餘年。陷落區生活在吐蕃軍事重壓下的各族人民,在屈從的同時,也埋下了起義反抗的種子。他們在等待歷史賦予的時機。
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因實行滅佛,被僧人刺殺,其二子爭位,開始內戰。吐蕃的將領們之間隨即也陷入混戰。吐蕃王朝國力迅速衰竭。河西走廊地區吐蕃軍隊在相互攻伐過程中,對當地百姓的屠戳劫掠,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情緒。公元848年,他們在沙州漢人張議潮的率領下起義。前來鎮壓的吐蕃軍戰敗,固守的幾個吐蕃軍鎮也先後陷落。最終,在當地蕃、漢、胡等族居民的一致擁護下,張議潮將陸續攻下的河西地區十一州土地和人民,一併交予唐朝。公元857年,防守隴西地區的吐蕃將領尚延心,以所部人馬和蕃漢軍民共一萬帳(戶),並河州、渭州土地,降於唐朝。國勢漸頹的唐王朝,仍還有這麼大的收穫,不能不說是經濟文化所蘊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所致。
與此同時,回鶻人西遷的浪潮洶湧而至。他們在亡國後分三支西遷西域,在吐蕃衰落之際,回鶻人也開始了與之爭奪西域的戰爭。吐蕃的反擊先後遭到了失敗。回鶻人與當地部族的幾個聯合政權,佔有了西域大部和河西的部分地區。吐蕃的勢力自此徹底退出了天山南北地區,加之河西、隴西地區的喪失,吐蕃人所能管理的地區,又侷限到了青藏高原。
這時的青藏高原,已全然不是吐蕃人實現強國夢想的熱土。群起的奴隸起義,隨之埋葬了分裂中的吐蕃王朝。高原上的吐蕃人,無可挽回地被納入了眾多的土邦和部落。而唐朝,也並未因為收回河西、隴西的土地而重新強大,相反地,唐皇室的權力在一步步地被削弱,藩鎮割據的局面既成事實。公元878年至884年,黃巢起義又沉重地打擊了唐政權。
公元十世紀前後,原吐蕃和唐朝治下的廣大區域,分崩離析,均呈碎片化狀態。此後的三百餘年間,儘管由北宋將中國拖出了五代十國的泥潭,中華大地還是出現了遼(或西遼)、西夏、金、大理等政權並立的局面。中華的子民們,在翹首企盼著民族團圓和國家統一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