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國封建歷史上,武將、外戚、宦官都是嚴重威脅皇權的存在。相較於時不時出現的外戚專權,宦官把持朝政在歷史上較為罕見,其中表現最明顯的應當是東漢、唐中後期以及明朝。
雖同為宦官專政,但這三個朝代的宦官其能為與權力卻大不相同。
相較於東漢與明朝,唐朝宦官的權力顯然要大得多,以至於胸懷大志的唐文宗,也鬥不過被稱為“家奴”的宦官。
唐文宗與甘露之變
唐文宗李昂是唐朝的第十五個皇帝。此時的唐朝早已在安史之亂後歷經藩鎮割據以及朋黨之爭等劫難,變得垂垂朽已。
但除了地方勢力與朝堂勢力之外,後宮之中的宦官權勢也是嚴重威脅皇權的存在,甚至連唐文宗李昂的皇帝之位,都是宦官為他奪來的。
公元826年,唐敬宗李湛被宦官李克明所殺,而後李克明偽造詔書,想要讓唐憲宗的兒子繼承大統。但是,以王守澄為首的宦官又率神策軍入宮將李克明殺死,重新擁立唐憲宗的弟弟李昂為帝。
李昂成為皇帝,可以說是太監之中勢爭利奪的結果。不過,雖然李昂是被太監擁簇上位,但他卻有一顆治國理政的心。
他深知宦官把持朝政與朋黨之爭是唐朝衰弱的主因,因此剛上任便想要剷除王守澄等人。但王守澄勢力遍及宮中,李昂這一計劃很快便被他們識破,最終事件以李昂重用臣子宋申錫被貶死收尾。
但李昂並未因此放棄對付宦官的計劃,而是繼續偷偷在朝中培養鄭注、李訓為心腹,並蓄謀剷除他們。
為了打擊王守澄,李昂採用鄭注等人的建議,提升王守澄部下的力量,從而擴大他們內部的矛盾。在這樣的計劃之下,王守澄因為權力被分化最終成為失敗的一方,落得個飲酒自盡的下場。
由於在對付王守澄的過程中,又使得仇士良等人的權力進一步擴大,成為新的一股威脅皇權的宦官勢力。因此,李昂讓鄭注前往鳳翔搬救兵,而後趁宦官為王守澄送葬時將其全部伏誅。
但李訓雖然仗著李昂的寵幸願意與其一同對抗宦官,卻也只是一個爭名奪利的小人。為了能夠搶先鄭注一步獲得功勞,甘露之變就此誕生。
公元835年,李訓命韓約奏報,左金吾仗衛院中的石榴樹上一夜之間出現了許多甘露,因此請李昂等人前往觀看。
於是,李昂先命朝臣前往觀看,而後又讓以仇士良等宦官一同前去。
在他們的計劃之中,當仇士良等人進入院中時,埋伏好的士兵便會一擁而上將其誅殺。但當仇士良到了院中的時候,卻發現韓約神色異常,敏銳的他環顧左右,很快就發現了埋伏。於是,仇士良等人率先發難,迅速趕到李昂所在的含元殿,將李昂抬入宣政門,使其被迅速軟禁。
眼見事情敗落,李訓看著手裡幾百精兵,還是選擇棄兵逃亡,唐文宗的除宦計劃,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甘露之變後的朝堂
當李昂被宦官軟禁之後,朝堂之上迎來了大清洗,在宦官的斬殺之下,朝臣基本為空。此後,被軟禁的李昂僅有天子之名,並無天子之權,而朝臣也不過是聽命於宦官行事。
除了把握朝政大權之外,宦官還密切監視朝臣與李昂之間的一舉一動。與李昂閒聊的宰相李石,只因聽李昂表示懷念李訓,便遭到了仇士良等人的暗殺。
除此之外,他們還直接篡改李昂的立儲決定。由於李昂所看重的兩任接班人早亡,李昂便決定立自己的侄子李成美為太子。
但當時還未行冊封典禮,李昂便已經重病,於是他決定讓以劉弘逸為首的朝臣輔佐李成美監國。仇士良等人得知消息之後,直接偽造遺詔,另立李炎為太子。躺在病床上的李昂,見此情景,也只能無可奈何。
不久之後,李昂便因著宦官之禍抑鬱而終,享年31歲。
宦官專政及其影響
宦官群體,由於其無法篡奪王位,因此在很多朝代都被視作家奴一般的存在,這也使得皇帝往往會放心地與他們合作或者將自己的權力交出一部分給宦官。但實際上,宦官掌握權力之後,對朝堂的影響力也極大,歷史上的三個時期便已經予以印證。
東漢時期
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王朝之後,便對曾經的功臣進行了約束,即所謂的“退功臣進文吏”,以此防止皇權受到威脅。而後通過對真定士族的打壓,防止外戚干政,使得政治一片清明。
但漢章帝去世之後,年僅十歲的漢和帝即位,這邊使得朝政大權落入竇太后手中,導致外戚干政的局面出現。
年幼的漢和帝為了奪回自己的權力,便不得不李永超宮中的宦官,依靠他們的力量收回外戚手中的權力。
但由於皇帝對宦官過分倚重,又導致宦官專政的情況出現。於是,在東漢中後期,外戚干政與宦官專權的局面輪流出現。
此時,宦官專權更多表現為與外戚抗衡,他們的權力無法更改朝中的重大決定,也無法威脅王權。
-
明朝時期
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後,朝政大小事皆由皇帝處理,內閣大臣也只不過是以備策問。在這種情況之下,太監再次被啟用。此後,有了所謂的秉筆太監一職,甚至太監還被賦予硃批的權力,影響皇帝的決策。
但由於自明朝初年開始宦官便被予以重任,導致他們雖然有較大的權力,但也經過系統的學習,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知識分子。因而,除了禍亂朝政之外,明朝也有許多優秀的太監存在。
-
唐中後期
與之相比,唐中後期的太監專權,才是對皇權的最大威脅,其主要原因便是唐玄宗時期開始讓太監手握神策軍,擁有了兵權。
因著兵權在手,導致宦官以此發展自己的勢力,並逐漸剷除異己;同時也因為兵權在手,使得太監的權力凌駕於皇權之上,讓他們在廢立皇儲、以及決定皇帝生殺大權方面有了很大的話語權。
總而言之,在三個朝代之中,唐朝的宦官權力最大,對王權的威脅也更為嚴重。
尾聲
唐文宗之所以鬥不過宦官,在甘露之變慘敗,不僅是因為計劃敗露,更大程度上是宦官長期把持朝政所造成的結果。
他們勢力滔天,使得李訓最終即使有與之拼死一戰的能力,也因為他們的權柄而不敢與之鬥爭。
而之所以宦官擁有滔天權力,其根源便是唐玄宗賦予了他們兵權且未曾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