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俗信,亦可稱為民間俗信,作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主要以民眾生產、生活經驗的累積和對未來事物發展及生產、生活前景進行預測所形成的,一般在特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發揮作用,併為一定範圍內的民眾群體廣泛認可和遵行的一種心理信仰現象。

后羿,作為神話中的英雄人物,在晉東南地區逐漸成為民間信俗生活中的水神,產生后羿信仰,即三嶁信仰。這與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息息相關,同時社會轉型的變化又促進了神靈功能的轉變。

晉東南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

自然地理環境的因素

晉東南地區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境內山峰重疊,山地居多,長治、黎城、晉城、高平等小型盆地錯列其中,並由周圍的的低山、丘陵共同組成。

晉東南屬於大陸溫帶季風氣候,一般來說春季乾旱多風少雨,夏季暖熱較多雨水,秋季晴和,時有暴雨,冬季較為寒冷乾燥。全年平均最高氣溫12℃到14℃之間;平均最低氣溫在-4℃到-8℃之間。降水量介於400毫米到600毫米之間,全年降水不均勻,其中60%是集中在夏季的6月到9月。

晉東南有沁水、漳河等河水流貫高原、丘陵、盆地和山谷之間,是晉東南主要的水來源。這些河流多源於高山峽谷的地表泉流與山澗供水,流量很不穩定,具有明顯的枯水期和漲水期。

“太行水皆狀流地中,關中諸水皆行流地上。”水的利用大為不便。上黨山區,則田地皆為梯田,鑿井灌溉皆為不可想象之事,完全靠自然降水。澤州除了今澤州縣和高平市部分地區處於低谷外,其餘地區則為山區。土地肥力不高,晉東南“田多峻阪,蹺瘠者往往再歲一易”。

由於農業對自然環境因素具有很大的依賴性,因此,靠天吃飯的民眾對雨水的需求也就更為嚴重,祈雨也就成為我們能夠見到的最主要的神靈功能。

特別是在生產力發展較為落後的原始社會,對於當時的民眾而言,自然地理環境制約了他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可以說,這樣的制約影響幾乎是決定性的。因此,在人類沒有掌握一定的控制降雨的方法之前,向上天祈雨成了最為重要的活動。水神也就成為了晉東南地區最為重要的神靈之一。

眾所周知,有相當大的一部分神話與產生及流傳的地方密切相關,特別是山川、河流的存在。且有一定的規律普遍存在著,神話產生在前,以神命名的地理特徵的地名在後。

在民間流傳的神話中,經常會有相應的神話中的人物以及地點存在。原因無非是因為當地民眾對於神話的附會,又或是在原有的文獻曾經有所記述的。

后羿信仰的發展與演變正是符合這種規律的,而後羿信仰的發展最初正是因三崾山的存在。後在三崾山上修建廟宇,並出現具化的三嶁神靈。對於山川的崇拜其實質還是對於水的渴望與祈求,緣于山川能夠“興雲致雨”。因此,當三崾神靈走進民間時便自然以水神的形象出現。

自然災害與信仰渴求

晉東南地區作為大陸溫帶季風氣候區,春季乾旱,夏季多雨,且頻降冰雹。由於古代自然科學發展尚未能夠旱災、雹災極大地影響了當地農業的生產發展以及百姓的生活。特別是山西長子縣境內,三崾廟廟宇在其縣是整個晉東南地區最多的,共有14座。這與當地水災、雨雹災害有著直接關聯。

人們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再加之政府的賑災措施不理想,水利興修不善。面對這樣的災情,民眾只能將自己的期望寄託並訴諸於神靈,希望這些超自然的力量能夠幫助他們脫離苦難,更好好地生活。

隨著當地民眾內心對神靈的渴求與願望,各種地方神祗逐漸在民眾生活中出現併產生了一定影響。同時,面對這樣的災情,當地的各種水神也逐漸應運而生,風師、雨伯、龍王成為民眾信奉的首選對象。

但是,相對於這些大眾都會信奉的神靈,民眾總是會選取一個對於本地區、本村社更為靈驗的神靈去尋求庇佑,特別是晉東南地區頻發雹災,民眾自然會尋求一個具有專屬職能,能夠“致雨司雹”的神靈出現。

於是,后羿作為當地獨有的水神悄然進入民眾的日常生活,后羿信仰也由此不斷形成與發展。

在晉東南地區旱災、雹災不僅復發頻率高,而且範圍廣,歷時長,危害大。旱象雹災困擾著本地民眾的生存,水災造成的房屋坍塌使得民眾無家可歸,旱災、雨雹災害直接威脅了百姓的食物與收入來源。

然而,這些自然災害還是他們所必須面對的生存環境。這種環境決定了民眾的生存狀況,形成了當地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觀念。作為古時生產力發展較弱的時代,又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來預防和應對這些自然災害。祈雨成為了當時民眾最為廣泛的應對災害的方式。

對於晉東南地區而言,后羿從“射日”的英雄轉變為“致雨司雹”的水神,是三嶁信仰獨特存在的原因之一。因此,后羿成為晉東南地區“致雨司雹”的專業水神。然而,龍王、成湯、二仙等神靈,都是當地較為有名的水神。

對於對於冰雹災害的影響,人們認為只有三崾才能夠為民眾免除災禍。因此,“司雹”成為三崾所具有的獨特職能。從實質來看,無論是“致雨”、還是“司雹”,這也正體現了“射日神話”的本質,抗旱救災,表達人類對自然的反抗。

人地關係,在某種意義上,為人們的信仰提供了最為基礎的自然根源。正是人與自然的不可脫離的緊密關係,才導致了人們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並因為自然力量的強大而產生崇拜,產生民間信仰。所以,自然地理環境是晉東南地區三崾信仰形成、發展、演變的基礎。

社會轉型對神靈功能轉變的影響

社會轉型為民間信仰提供了空間,對民間信仰中神靈功能的轉變具有重大影響。神話傳說的產生和傳承有著屬於自己獨特的區域和範圍,晉東南地區除后羿射日神話之外,還流傳了大量的神話傳說,如炎帝神話、精衛填海神話、黃帝神話、堯神話、舜神話以及成湯禱雨傳說等等。

我們可以發現,“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共同存在於這片土壤。而且,這些神話傳說的共同點就是與農耕文明有關

晉東南地區地屬黃河流域,考古發掘證明,這裡在幾十萬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這一地區以農業為主,早在秦漢時期就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為這一地區的神話傳說奠定了豐厚的物質基礎。因此,對於后羿作為神靈的轉型過程,是漁獵社會向農業社會的轉型過程,更是民眾對自然的認識發生轉變的過程。

根據神話和社會生活的“對稱規律”看,射日神話也是伴隨弓箭的出現並廣泛應用而生的,因為他的物質前提是準備充分的。因此,后羿在這個“矇昧”時期,正如魯迅筆下的後界,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獵人,過著狩獵的生活,靠狩獵維持生計,偶爾也會採摘食物。特殊之處正在與他的射藝較為精準和高超。

后羿的“人性”生活,正是與晉東南地區的社會生活相符合的。在晉城沁水縣的“下川文化遺址”中所發現的石磨盤殘片、磨錘、石錛、鎊形器等,是“舊石器時代”生產工具的遺址,但他同時也表明了人類由採獵文化向採集文化的過度。

當人類還處於原始社會初級階段時,在晉東南地區,先民們就己經開始進行打漁狩獵的經濟生活,同時也進行農業採摘活動。因此,在舊石器時代和新時期時代的初期,民眾通過簡單的生產農具從事單一簡單的農業活動,獲取食物的工具也較為單一。

對於漁獵社會的民眾來說,狩獵、採集的生產方式完全滿足了他們獲取食物的需求。如果要獲取更多的食物,狩獵這種獲取食物的方式,對於民眾來說顯得更為適用和重要。

后羿作為一個神射手,能夠“射日”,在民眾眼中,就已經不是普通的人,而是一個具有神力的英雄,因此,將他稱作“射神”並不為過。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在翼城棗園遺址又發現了許多陶壺、陶罐、陶錛,以及石刀、石墨棒等。足可以說明,這裡己經有了農業生產。在晉東南地區,新時期時代初期的人類由單純的採集經濟向生產經濟轉化。人類的社會生產基礎也開始發生了變化,以勞動來獲取物質生活資料變得更為普遍。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們由野蠻向文明過渡,由自然的奴隸向大自然的主人過渡,獲取食物的方式也逐漸由狩獵、採集轉為農耕與畜牧。

晉東南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農業的發展,由於這裡氣候地屬溫帶,分佈著大量山脈、河流,山脈之間有谷地,河流兩岸有階地、臺地及衝擊區等。黃土層的存在,為農業的出現與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黃土易碎、均勻,方便了人類使用原始工具耕作。黃土層中還有常年堆積並腐爛了的植物殘體,為土壤提供了天然的養料。此外,由於黃土呈鹼性,其中蘊含的礦物質就不易流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發展。由於農業發展較好,這裡也就逐漸成為了人口聚集的重要地區。

對於晉東南地區來說,想要更好地發展這種耕作農業,對於科技不甚發達的時期,簡單的水利工程並不能完全應對自然的水旱災害。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下,民眾文化素質和經濟能力低下,科技推廣程度又低。為了尋求合適的灌溉水源,不得不祈求上天。

為了尋求心理的慰藉,在晉東南地區,民眾塑造了許多水神形象,確保適合的水源以發展農業。而後羿在這一時期被納入水神體系也就不足為奇了。水對民眾生活的影響是后羿神格發生轉變的根本原因。

結語

雖然,廣大民眾並不會把豐收的希望完全寄託在神靈的庇佑上,不完全鬆懈自己的努力,但他們還是會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希望與神靈聯繫起來。

這時,當后羿以一個射神的形象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時,在民眾的意識中,后羿既能夠射日,必能夠除旱。這就為后羿從射神轉向水神奠定了基礎一一由射日來表現抗旱。祈雨以解除水旱災害也就成為后羿從射神轉向水神提供了基本條件。

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談談“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