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北宋靖康年間,一場由金人南侵引發的“靖康之變”讓宋朝的半壁江山變色。

其後,金人陸續扶持張邦昌、劉豫等建立偽朝,宋高宗登基稱帝,宋和偽齊、金國之間大戰連連,後又簽訂和議息兵。

長時間的戰亂和改朝換代讓無數人為未來做出了選擇,有當英雄的,有變節投敵的,也有隨波逐流的。

有的人的選擇是主動的,有的人的選擇是被迫的,兩宋之交時,很多人身上發生的故事,都值得探討。

下面要講的是一位後半生比較複雜的歷史名人的故事,他叫張孝純。

張孝純身上有兩個標籤,其一是抗金英雄,其二是變節高官。

靖康年間,變節者數不勝數,但曾經的英雄變節,最讓人感到遺憾。

一:保衛太原,抗金英雄張孝純

從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末金兵首次南下攻宋,到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初金兵進入汴京。

這一年多時間裡,金兵兩次南下,都幾乎是勢如破竹,宋朝軍民的抵抗大多做了無用之功。

但也有例外,比如著名的太原保衛戰。

金兵首次南下時,金國名將完顏宗翰(即粘罕)率領的西路軍在太原城遇到了頑強的抵抗。

當時,太原守將是時任河東宣撫使兼知太原府的張孝純,以及主管太原軍事的副都總管王稟。

按照宋朝以文制武的傳統,張孝純是鎮守太原的主官。

在宋朝的各處城池面對金兵的攻擊而不堪一擊時,張孝純和王稟帶著太原軍民足足堅守了八個多月。

完顏宗翰想盡各種攻城手段,都拿眾志成城的太原城毫無辦法,直到城中彈盡糧絕,才攻進城中。

史載:“然人眾糧乏,三軍先食牛馬騾,次烹弓弩皮甲,百姓煮萍實、糠籺、草茭以充腹,既而人相食。城破……”

雖然太原保衛戰最終失敗了,可守城軍民以及兩位守將張孝純和王稟,都足夠稱之為抗金英雄。

不過,城破後,兩位抗金英雄的結局有些不同,王稟和其子王荀在大勢已去後殉國,張孝純沒有殉國,也沒有自殺,他被俘了。

二:任職偽齊朝,變節高官張孝純

張孝純被俘後,基於他是宋朝一路帥臣的身份,金軍統帥完顏宗翰沒有殺他,一心勸降,希望他能為金國效力。

張孝純剛開始拒絕投降,於是,完顏宗翰將其“囚歸雲中(山西大同)”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在太原保衛戰結束四年後,金國扶持劉豫建立偽齊朝。

為了讓劉豫能幫助金國統治好北方佔領區,金國給劉豫送了一批或被俘、或投降的原宋朝官員供其使用,其中,就有張孝純。

劉豫任命張孝純為偽齊朝百官之首的丞相。

至此,張孝純完成了由抗金英雄到變節高官的身份轉變。

三:張孝純的轉變是主動還是被迫?

太原保衛戰的抗金英雄張孝純成為金國扶持的劉豫偽齊朝的丞相,這在當時有相當大的影響。

特別是對宋朝來說,影響絕對是負面的。

張孝純是因為貪生怕死投降?還是別的什麼原因投降?

關於張孝純投降的時間,史書記載得不夠詳細,很模糊。

有記載說張孝純在被囚禁雲中期間“後不得已降金。”完顏宗翰“既而釋用之。”

但從“會粘罕遣人自雲中送歸豫,遂失節於賊。”這則記載看,他又似乎是到了建炎四年才投降。

有一種可能是,張孝純在被囚禁雲中的四年時間裡,其實一直沒有投降,完顏宗翰拿他沒辦法,又不想殺他,乾脆把他甩給了劉豫。

劉豫發現了張孝純的剩餘價值,在其沒有投降的情況下,依舊公開任命其為偽齊朝的丞相。

這樣一來,張孝純是不降也得降,金國和偽齊朝只需要宋朝認為張孝純投降了就行。

此前張孝純為什麼不降?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他被俘時,他的家人全部都還在宋朝這邊,如果他主動投降,就會牽連到家屬。

《金史·宇文虛中》傳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皇統二年(公元1142年),宋人請和……於是,詔尚書省移文宋國,理索張中孚、張中彥、鄭億年、杜充、張孝純、宇文虛中、王進家屬,發遣李正民、畢良史還宋……

張孝純的部分家屬到其成為偽齊朝丞相的12年後,才被金國索要回來。

有家屬在宋朝,張孝純主動投降的可能性其實不大,他應該是被劉豫用公開任命為丞相的手段而被迫投降。

還有兩件事,大概也能證明張孝純投降並非自願。

其一,在張孝純成為偽齊朝丞相後,曾主動向宋朝密報劉豫的兒子劉麟準備陰謀殺害宋高宗的情報,以及向宋高宗獻上《偽齊謀宋十事》的情報。

其二,金國廢掉偽齊後,調張孝純去汴京擔任金國的行臺左丞相,但張孝純只幹了一年,就主動請辭了。

從上述這些事例看,他似乎不太願意為金國和偽齊朝效力。

當然,還有可能是,張孝純給宋高宗提供情報只是為了保護在宋朝的家屬,或者覺得宋朝有可能打回北方,希望將功贖罪。

因為張孝純給宋朝提供情報是在紹興六年到紹興七年(公元1136年-1137年)之間,當時宋朝正在積極北伐,宋高宗都移駕建康了。

偽齊朝面對宋軍的攻擊,一直在打敗仗,這讓張孝純看到了迴歸宋朝的可能。

不過,張孝純註定要失望,金國發現劉豫的偽齊朝不足以抵擋宋朝的攻擊後,馬上廢掉了劉豫,親自下場應對宋朝。

而宋高宗打劉豫很積極,可面對金軍時,馬上就慫了,又積極開始跟金國媾和。

於是,對宋朝失望,又不願意為金國效力的張孝純,在被金國重新任命為汴京行臺左丞相後僅一年,就告老還鄉了。

四:結束語

張孝純的故事,在兩宋之交併非孤例,是那個時期很多宋朝官員的縮影。

比如西軍名將折可求,靖康期間,打金國打得相當積極,後來就是因為宋高宗放棄北方,他和宋朝徹底失去了聯繫,又被金軍以家眷威脅,才被迫投降。

這樣的投降,很難說是應該還是不應該。

如果宋軍在之後能打到距離折可求鎮守的府州附近,相信折可求會如張孝純一樣,暗中繼續支持宋朝打回去。

宋朝的軍事進攻給力的話,當時大多數不管是主動或被迫投降金國的官員,其實更願意為宋朝效力。

因為關於記錄張孝純的史料的稀少,對於他在兩宋之交的動向和想法,大多隻能大致猜測。

參考文獻:《金史》《續資治通鑑》等

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從宏發股份半年報看,增長還能覆蓋毛利損失,人工成本增長在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