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論語”所說的基本思想就是仁學。當然這種思想仍然相關於中國古代的禮樂文化。簡而言之,孔子是“以仁釋禮”。因此禮仁是孔學核心。
根據李澤厚的觀點,孔子“論語”所說的基本思想就是仁學。當然這種思想仍然相關於中國古代的禮樂文化。簡而言之,孔子是“以仁釋禮”。因此禮仁是孔學核心。
在對禮樂文化的闡釋時,李澤厚更注重禮對於樂的規定性,指出樂是禮的一個方面。而所謂的禮自身則是氏族習慣法規,從而摒棄了對於禮的一般的抽象的說明,賦予了它具體的社會歷史的內涵。
關於禮的基本本性,李澤厚以為它是歷史成果。禮作為儀式即人文,它是神聖制度。最早為巫術,是象徵性的精神生產,是最早的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
人們通過儀文形式不斷實踐,獲得了理性的內化(認識)和理性的凝聚(道德),其後形式本身又成為了審美對象(理性的感性積澱)。典禮失去內容,但是其形式仍有某種價值。
不過根據李澤厚的觀點,在所謂的禮崩樂壞的時代裡,孔子不是簡單地企圖回覆過去,而是追求在仁的基礎上重建禮樂傳統,主張外在禮樂應以內在心理情感為真正的根據。
關於禮和仁的關係,李澤厚如此說明:外在為禮(人文),內在為仁(人性)。於是仁是孔學的核心之核心。不僅如此,李澤厚還看到了禮和仁之間更本原性的關係:禮是人文,仁乃人性。禮不僅表示和傳達情感,而且也給情感以確定的形式而成為儀文典式。
至於仁自身,李澤厚將它視為華人的心靈,其特徵是愛。當然這樣一個心靈結構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亦即由畏(殷)到敬(周)到愛(孔子)。
孔子將仁建立於日常生活和家庭成員的情感關係。這樣所謂的愛便是親子之愛,它具體化為孝,從而家庭始終是華夏文化的中心點”。這裡有必要考慮孝與敬的關係。孔子的敬主要不是對於鬼神的敬,而是分為對道德律令的敬和對父母的敬,在此對父母的敬是根本的,但它已轉換成孝,亦即愛。同時還要注意孝與忠的關係。
儒家的孝高於忠,這也是因為親子之愛是關鍵之所在。忠信是否次於仁孝,這是中日的差異。
本文選自《李澤厚與孔子的對話——讀“論語新讀”》,未完待續。作者系湖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著有系列學術專著“國學五書”(《論國學》、《論老子》、《論孔子》、《論慧能》、《論儒道禪》,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與發行)。本文圖片來源網絡,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