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五胡十六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大變革大動盪時期。"五胡"即匈奴、鮮卑、羯、氐(dī )、羌五個少數民族。自東漢以來五胡內遷,到西晉末年後,五胡及漢族先後建立二十多個割據政權。南下遷徙的拓跋鮮卑與陘(xíng)北一帶活動的南匈奴雜居,相互通婚,逐漸融合而形成的"鐵弗匈奴"。鐵弗匈奴貴族以朔方之地(今鄂爾多斯高原及毗鄰區)為統治基地建立起稱雄一時的赫連夏割據政權。

赫連夏從407年建立,到431年被吐谷渾所滅,歷時不足二十五年。其政權是五胡十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赫連夏與十六國時期的諸多政權皆有交往,是這一時期非常活躍的政權之一。但其疆域變遷的過程有其明顯的階段性。

赫連夏建立前鐵弗匈奴活動區域

鐵弗匈奴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南匈奴的其中一支。這一支興起於陘(xíng)北地區,後遷居於朔方之地。其孫劉虎時期,鐵弗匈奴形成。"鐵弗"為胡語,是由南下的鮮卑族與陘(xíng)北一帶活動的南匈奴雜居,相互通婚,逐漸融合而形成一個"胡父鮮卑母"的新族體。

鐵弗匈奴祖先去卑、劉猛、誥升爰(yuan)時期都活動於陘(xíng)北地區,到劉虎時期遷居朔方。劉衛辰時期,有了明確的據點一一代來城。鐵弗匈奴一直依附於其他割據政權,但其總體活動區域未偏離朔方之地。

鐵弗匈奴興起於陘(xíng)北

東漢建武二十四年(48),匈奴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激化,遂分裂為南、北兩部。北匈奴蒲奴單于留在漠北,南匈奴呼韓邪單于比率眾降漢。建武二十六年(50),東漢將南單于庭安置在"五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部塞八十里",後讓其入居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同年冬,南匈奴被北匈奴擊敗,東漢又將南匈奴單于庭遷徙到西河郡美稷縣(今內蒙古準格爾旗暖水鎮愉樹壕古城)。

南單于安置南匈奴八部,大致分佈於今內蒙古南部、甘肅東北、寧夏、山西與陝西北部一帶。

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南匈奴左部句龍吾斯、車紐等人反叛。其時,南匈奴的分佈己擴展到今陝西中部和山西中部一帶。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爆發,天下大亂,南匈奴單于羌渠派其子於扶羅領兵助漢。

靈帝中平五年(188),右部醯(xī)落和休屠各胡白馬銅等反叛,殺害羌渠單于。此事件導致南匈奴分裂為兩大勢力:一是弟渠單于之子於扶羅立為單于,寇"河內諸郡","乃止河東",活動於河內、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一帶;二是以須卜骨都侯為單于、"代行國事"的南匈奴老王為首居於西河郡離石縣等地。

鐵弗匈奴遷居朔方之地

西晉懷帝永嘉三年(309),居於陘(xíng)北一帶的匈奴首領誥升爰(yuan)死,其子劉虎繼立。自劉虎時期開始,南遷的鮮卑族與陘(xíng)北地區的南匈奴雜居而形成的鐵弗匈奴,開始活躍在歷史舞臺。

劉虎時期最初活動的區域為山西忻州市北部的原平市、五臺縣、代縣一帶。後因劉虎打仗慘敗的原因,無為在當地立足,遂向西走,渡過黃河,進入朔方之地(指今鄂爾多斯高原,亦稱河套高原)。從此,期方麼地開始成為鐵弗匈奴的世居之地,在朔方生息繁衍、建立政權,直至滅亡。

鐵弗匈奴遊牧的朔方地區包括兩漢朔方郡、五原郡、上郡、北地郡和西河郡西部的地理範圍,大致為今內蒙古中部、寧夏回族自治區、陝西北部地區。

東晉元帝大興元年(318),劉虎自朔方東渡黃河侵擾拓跋部西境,被拓跋耶律擊敗。劉虎退走出塞。至晉成帝鹹康七年(341),再次進攻拓跋鮮卑,仍遭失敗。自大興元年(318)直至劉虎之子劉衛辰重新控制朔方地區期間,鐵弗匈奴失去朔方地區的控制權。同年,劉虎死,其子劉務桓代領其部眾。劉務桓時期及其弟閼陋頭時期,都臣服於什翼犍統治的拓跋鮮卑代國。

赫連夏疆域變遷的影響因素

赫連夏疆域的變遷,主要表現在當時邊境界限的變動。疆域變遷的影響因素既與毗鄰政權間實為的強弱變化、邊境政治軍事勢為向背有關,又受到地理環境的制約,還與赫連夏統治者個人因素有關。

軍事實力強弱決定著國力的變化

軍事上的勝負往往決定著兩個政權間國力的變化,正因為如此,從而使兩國間的疆域產生變化。整個赫連夏時期,其郵鄰的政權北有柔然,西鄰南涼、北涼和西秦,東鄰北魏,南鄰後秦、晉、劉宋等政權。

赫連夏主要的勁敵是後秦和北魏,赫連勃勃前期主要是夏弱後秦強,自夏鳳翔二年(414)開始,姚興病重,後秦內部發生內訌,開始出現夏強後秦弱的趨勢。

隨著赫連夏的崛起,與後秦長期周旋於嶺北地區,後秦國力日益衰弱,赫連夏國力日益增強。赫連夏與北魏的實力對比,使赫連勃勃時期對於河東地區的擴展未能久據。

在劉衛辰時期,北魏打敗劉衛辰,佔據代來城。到赫連勃勃時期,赫連勃勃向西、向南發展,"盡得嶺北之地",但始終對北魏沒有形成大規模的進攻。正因為北魏的實力強大,讓赫連勃勃覺得時機未成,故積攢實力、擴大勢力,伺機與北魏進行你死我活的戰爭。

但隨著赫連勃勃的去世,這一計劃終未完成。赫連勃勃的子輩連保全現存疆土都沒有做到。而赫連夏末期被北魏擊敗,也是北魏的實為逐漸增強的結果。赫連夏被北魏所破,自統萬城遷至平涼、上邽(guī)。又與西秦爭奪隴西,赫連夏遂吞滅弱小的西秦。但是,它最終亡於強大的北魏和吐谷渾的打擊。

社會經濟發展影響國力的強弱

十六國時期各政權之間戰事頻繁,疆域的擴展一般都是通過戰爭的方式獲得的,而維持戰爭的勝利則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來支撐,故政權社會經濟發展與否也影響著國力的強弱。

各地區人口的多寡是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因為社會物質財富是由廣大民眾創造的,所以人口數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權力的大小。

赫連勃勃時期通過不斷的人口遷徙至朔方地區,來增強其統治區域的農業發展和畜牧業發展,使得朔方之地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也使得赫連夏政權國力增強。

當赫連勃勃時期夏政權綜合國力強大之時,與其相鄰的南涼、北涼和後秦等諸政權的實力就會減小,赫連勃勃就會乘機攻掠它們,而赫連夏的疆界隨之也就不斷擴大;而赫連夏與東部的北魏雙方勢均力敵,雙方都不敢貿然行動,出現的衝突只是局部性,其疆界則變動比較小或維持不變。

而在赫連昌、赫連定時期,赫連夏與東鄰的北魏政權相比,北魏實力強於赫連夏,因此後者逐漸被北魏吞食,其疆界逐漸內縮、疆域縮小,直至亡國。

不僅如此,邊境勢力的向背也直接關係到疆界的變動,這也是影響赫連夏變遷的重要因素。

邊境守將的政治態度向背

赫連夏國邊境守將的政治態度向背也直接關係到疆域的變遷。其本身就是一股相對獨立的政治、軍事勢力。後秦姚宣叛變,守將姚恢棄安定,奔於長安。安定人胡儼、華韜率戶五萬據守安定,投靠於勃勃。於是赫連夏獲得安定。

但不久後,赫連夏尚書胡儼等襲殺守將羊苟兒,又反過來投降後秦,"復以安定降秦",夏又失去安定。安定的得失反覆,使得赫連勃勃"盡得嶺北之地"的計劃推遲了幾年。

地方部族勢力的政治態度向背

赫連夏地方部族勢力的政治態度的向背具有重要的影響。從420年開始,夏國境內的一些部族相繼歸附北魏。夏真興二年(420)杏城弟酋狄溫子帥三千餘家叛夏降魏。

費峻曾為赫連昌時期的寧東將軍,泰常末,率眾投降北魏。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剛剛繼皇帝位,不服其統治的上郡休屠部胡酋金崖和屠各部隗詰歸率部眾相繼投降北魏。

不僅如此,赫連夏統治集團內部的成員也投奔北魏。夏勝光二年(429)正月,酒泉公赫連雋(juàn)自平涼投奔北魏。赫連夏在赫連勃勃死後,就開始分崩離析。

河東地區強宗豪族的政治傾向

赫連夏末期與北魏爭奪河東之地,當地政治、軍事勢力的向背也關係到該地區的歸屬。河東地方豪強勢為有三大族,包括柳氏、裴氏、薛氏。雖然沒有明確記錄說明三大家族有歸屬赫連夏國的痕跡。但薛氏對其他政權的歸屬直接影響到赫連夏國的命運。

薛強之子薛辯原為後秦河北郡太守,在東晉劉裕進取河南、關中時,投降劉裕,被任為平陽太守。而夏昌武元年(418)赫連夏佔據關中後,薛辯又降魏。夏承光二年(426),魏遣司空奚斤帥四萬五千人襲蒲坂,宋兵將軍周幾帥萬人襲陝城,以河東太守薛瑾(薛瑾即薛辯之子)為鄉導。

後秦時期的薛強、薛帛,北魏時期的薛通,以及薛強之子薛辯先後投靠後秦、晉和北魏,使赫連勃勃對黃河東、汾河以南一帶始終未能全面控制。

而薛辯之子薛瑾與宜都王奚斤共討赫連昌,禽其東平公己兜,克蒲坂、陝城。可見薛氏家族的政治傾向不僅讓赫連勃勃止步河東,還助魏吞滅赫連夏國。

總之滅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並非只有一個原因,人為和客觀總是缺一不可的。歷史潮流浩浩湯湯不停奔湧。被歷史湮滅的國度不計其數,有的見於史冊,有的連記載都未曾擁有。歷史時期每一個政權的疆域變遷都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赫連夏政權疆域的伸縮亦如此。

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1939年,一風車女子被困地窖,被鐵鉤勾出來時,其狀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