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現代高速公路起源於德國,這種可以讓車輛快速通過,加快交通運行的高質量公路,是人類交通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但其實早在中國古代的秦朝,就出現了一條代表當時,最高道路修築水平的道路,它就是至今仍然留存於世的秦直道。
很難想象,在科技技術水平落後的那個年代,修建一條全場超800公里,且路面平坦雨天不積水。哪怕保存到今天,仍然平整寬廣的道路,需要怎樣的努力。
更令人驚訝的是,一條存在了兩千年的道路,在不使用混凝土的條件下,至今仍然寸草不生。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秦始皇統一六國,成為了天下最大的勢力之後,一個取代周朝的新興王朝——大秦,開始初具雛形。在消滅了國內各諸侯的爭端之後,他把目光轉向了邊陲之地,開始了防範少數民族侵襲的戰役。
眾所周知,對周朝威脅最大的遊牧勢力,當時要算是北方的犬戎。著名的“烽火戲諸侯”故事中,周幽王就是被犬戎所殺,這也成為了周朝一朝中的最大恥辱。在秦統一中國之前,就屢次與之交戰,併成功擊潰其主力,並迫使它分裂成兩個部分。
其中的一個部分就是後來的羌族,而另一個逃亡北方的部分,就形成了大名鼎鼎的匈奴。匈奴部落的強盛,不但威脅到了秦國統治,甚至在秦統一中國後,終秦朝一個朝代都沒能解決它的襲擾。
萬般無奈下,秦始皇只好命令修建抵禦外敵的城牆,也就是後來的萬里長城。在長城的修建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艱難的修建過程且不提,但戰爭打起來以後,後勤補給又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了讓物資及時順利的運到前線,修建一條靠譜的道路就成了當務之急。於是,在秦始皇生命的最後兩年開始,大將蒙恬受命修建一條直通前線的“高速公路”,這就是鼎鼎大名的“秦直道”。
此路從秦首都咸陽出發,途經三個省、14個縣,全長超過800公里,寬至60米,最寬的地方可供多輛車馬並行。這條道路的修建從秦始皇執政時開始,直到秦二世死亡才最終建成。它為秦抵禦異族的侵擾,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也成為了一個留存至今的重要歷史遺蹟。
對於秦直道的記載,用白話文解釋就是挖山填谷,此項工程非常浩大。難以想象,在那個科學技術落後的時代,這樣的一個基建項目,耗費的人工和財富不可計數,也勢必造成很多人在修建過程中喪生。
但秦直道的修建,卻保證了前線和異族交戰的三十萬大軍的糧草供給,也以遠遠高出當時道路平均建造水平的質量,令後來的各朝各代為之驚歎。
它初建的時候,在地勢平坦的地區修建的速度很快,但修建到子午嶺的時候,卻遇見了很大阻礙。既然名為直道,那麼就不可能繞道而行,而是遇山挖山,遇谷填谷。
據說當時整條道路,為了填平山谷使用的土方,如果築成寬高為1米的土牆,其長度將會達到地球半圈。好在雖然工程浩大,但因為秦的強盛和全天下工匠的參與,秦直道雖然修建速度緩慢,還是在順利進行著。
施工的緩慢,除了環境惡劣的原因外,質量精益求精也是個重要的原因。為了減少雨後路面溼滑泥濘的隱患,它在路邊獨創了排水溝的概念,而且為了排水,路面也被設計為中間高兩面低的坡面,其路面質量已經接近現代二級公路的標準。
不但在路面修築上,對於與道路配套的哨塔、兵營、行宮等設施的建造,也傾注了極大的精力。這樣的嚴謹態度,也造就了這條道路過硬的質量,也讓它被使用了數千年。直到清朝早期,它還是朝廷重要的軍事設施,清朝後期才因為科技技術的進步,逐漸減少使用。
經過數千年的風雨,秦直道兩旁的行宮和兵營,早已經成為廢墟,在歷史長河中逐漸被人所遺忘。但只有這條道路,依然如多年前一樣,以一個平坦光潔的形象,存在於中國的西北大地上。
但令現代人不解的是,歷經幾千年,這條路上居然連雜草都沒有,這一點確實匪夷所思。要想明白它不長雜草的原因,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秦代的築路技術和夯土工藝。
因為土質鬆軟,所以在製造地基的時候,需要對泥土採用夯實的方法,增加其強度和抗壓硬度。但夯土也有自身的弱點需要克服,首先夯土的工具比較落後,直到秦後期夯土的工具才得到發展,夯土作業的人也由一個變成了多人。
雖然因為工具的原因,夯土變得更加堅固,但是土層乾燥卻變得容易碎裂。於是後期在夯土前不但需要先把土層淋溼,使用焚燒後的“熟土”夯土成路的方法,也開始被大規模使用。
秦直道的修築,就分為三層:最下方是原來的土層,上方覆蓋普通的熟土,最後再用熟土夯土層封頂。
為了避免雜草生長破壞路面,在最上方的土層中還摻入了鹽鹼成分,因為土質的原因,基本杜絕了任何植物在上面生長的可能。這也是秦直道歷經千年,寸草不生的主要原因,這種具有遠見的建築理念,無疑是超出當時年代的典範。
無論是萬里長城,還是秦直道,都是凝聚了中國先人智慧和遠見的寶貴結晶,我們也需要從中學習那些寶貴的文化和技術,更好的建設我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