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我們現代人的印象中,似乎都是條件比較落後的存在,但其實古代人的智慧比我們想象的要深厚許多,我們古代的天文曆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就已經出現了計時的法子,而古代的時間算法與現代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古代人對神鬼之事還是很幸福的,因此他們的時辰劃定也對應著相關的鬼神。
就比如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見到的“午時三刻”行刑,這句話一般都是處死犯人時說的,以至於在現在人們印象中,古代行刑的時間都是午時三刻,事實上大部分朝代都是如此,而且這個時間是不能隨意改動的,其中有許多講究,接下來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各中緣由。
嚴謹的來說,古代計時中並沒有“午時三刻”這種說法,這些都是電視劇中傳播出來的,這裡的午時三刻在古代應該是指“午初三刻”或“午初三刻”。眾所周知,在古代有12個時辰,其實就相當於我們現代的24小時。
但在古人的時辰劃分中,並沒有午時的說法,就像我們現在會說幾點幾分一樣,古人也是用其他術語來表示的,那就是“午初”和“午正”,這兩者的時間差別其實不是很大,只相差了一個小時,所以也沒有人太過追究這處錯漏。
而古代的統治者們之所以要把行刑時間放在午時三刻,主要還是因為古代人們對於上天的敬畏,在他們的概念中,犯罪的人身上都是揹著深重罪孽的,死後要下十八層地獄受罰,而被判處死刑的人自然更是罪大惡極了。
這樣的人就需要很重的陽氣來去除他的煞氣,而在一天之中只有午時的陽氣最重,也就是太陽最烈的時候,他們認為這樣會對犯罪的人造成一種鎮壓,讓他們死後也無法出來興風作浪,這是對犯罪者而言的。
對於行刑者,也是一樣的道理,在古代做劊子手其實是一件有損陰德的事情,一般的人家是不願意做這種陰氣很重的工作的,所以劊子手的人選一般都是膀大腰圓,一看就陽氣很足的壯漢,這樣才能夠頂得住人死後的陰氣。
但事情總有例外,以防萬一,人們需要再加一重保障,那就是要在陽氣最重的時候行刑,這樣會讓劊子手的陽氣更足,對劊子手本人來說,也是讓他的心理更加放心一些,那樣強烈的Sunny總是會讓人的心中更加踏實,所以才會將行刑的時辰選在午時三刻。
至於另一個原因,其實至今沒有準確的定論,只是大家的猜測,那就是為犯罪者考慮。這個原因就是從現實角度出發了,人在吃完午飯最飽的時候,如果出去見著很烈的太陽,會有發飯暈的現象,也就是整個人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
而犯罪者行刑前會有一頓斷頭飯,他們吃完之後再走到刑場就會出現這種狀況,人們猜測這是讓他們在受刑時能減少一些痛苦,乾脆利落的死去,這其實也是一種人道主義的體現,但這種說法支持的人並不多,目前也只是小部分人的理論,主流說法還是因為午時陽氣最重,能壓得住邪祟。
現在大部分人都認為午時三刻就是古代行刑的時間,但其實還是有部分朝代沒有遵循這個規則的。就比如唐朝,在《唐會要》中,有記載唐朝的行刑時間定在下午三點左右,也就是未時。但他的時間劃定與上面所說的原因大同小異,下午三點也是太陽正烈的時候,不過唐朝定在三點,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人流量。
下午三點會比正午的人流量要高很多,畢竟正午時分大家都回家吃飯或者睡覺去了,下午三點很多人都會出來在街上閒逛,在人流量最多的時候把犯人押出來遊街,就會讓更多的人,看到犯罪的下場,以威懾百姓,讓他們不要起犯罪的心思。
行刑時間的確定還需要考慮很多其他因素,其中也有很多禁忌,就比如避諱,上面也說過,人們認為犯罪的人都是邪惡之人,身上帶著邪祟,所以行刑時間一定不可以與重大的節日和祭祀撞在一起,也不可以與人們祈福的時間撞在一起。
在古代,很多人都會去寺廟燒香,或者在家中拜佛祈福,行刑的時間就不可以與他們祈福的時間重合,否則就會引來不好的事情。因此,當一個人被判決死刑之後,就會有專門的官員負責翻看黃曆,確定這一個月前前後後都沒有什麼重要日子之後,才能夠將這個犯人行刑的時間定下來。
除了午時三刻之外,關於行刑,在人們印象中還有另一句經典的話語,那就是“秋後問斬”。這兩句話通常都是一起出現,秋後問斬也是有其中緣由的。
秋冬季節在古時候一直都象徵著蕭瑟、冷清的氛圍,那個時候萬物凋零、生機衰敗,古人認為上天讓所有的動植物都在這兩個季節中冬眠、死亡,那麼他們也應該順應天道,將死刑犯都放在這個時候執行死刑,所以秋後問斬和午時三刻,通常都是一起出現的。
另外定下秋後問斬還有一個原因,與上面定下時辰的原因十分相似,那就是人流量。秋後農忙時節都已經過去,農民家中的糧食也都已經收好,這個時候人們正是豐收的大季節,家裡有了餘糧,就會有那個空閒和時間去街上逛逛,看看新奇事,而這個時候將死刑犯推出來遊街斬首,也能更好地起到震懾百姓的作用。
所以古代這些刑法的制定,都是有根據有緣由的,雖然電視劇能讓我們更快地瞭解到這個知識,但我們如果想要了解真正的歷史事實的話,還是需要自己去搜集資料去考證,不僅能讓我們學習到知識,也能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領略到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