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們採用公元紀年,稱呼每一年都是四個數字。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古人是怎樣計數年份的?其實,在中國古代常見有四種紀年法,分別是:干支紀年法、年號紀年法、王公年次紀年法、年號干支兼用紀年法。
那麼本期“三分鐘文史冷知識”就帶大家走進中國古代的紀年法。
干支紀年法
干支紀年法,全稱“天干地支紀年法”。用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兩兩組合,一個干支組合命名一年,每年順延一組,反覆輪換。
十個天干分別是: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紀年法是最常用的古代紀年法,直到今天還可以見到它的影子。比如今年是公元紀年的2022年,用中國古代的干支紀年法來表示就是壬寅年。
年號紀年法
從漢武帝開始,歷代君主開始命名年號,中國古代的年號紀年法隨之出現。在位的皇帝可以選取一個詞語來命名某一年,該年便稱“xx元年”,而明年稱“xx二年”,以此類推。比如“建元元年”“建元二年”……
年號有幾種特殊情況:一是兩字以上的多字年號;二是改換君主但不改換年號;三是明清時期每位君主只有一個年號。
年號紀元法今天早已廢置不用,但卻是歷史研究必不可少一部分。
王公年次紀年法
這種紀年法並不常見,僅見於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後便少見這種紀年法。王公年次紀年法是用諸侯國王公的稱號加上數字來紀年的方法,比如“齊桓公xx年”。
年號干支兼用紀年法
這種紀年法使用比較繁瑣,所以也不常見。顧名思義,是用皇帝所取的年號加上相應的天干地支來計數年份。
姜夔詩作《揚州慢·淮左名都》中有典型的“淳熙丙申”,便是由年號“淳熙”和干支”丙申”組合而成的。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