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說到晚清歷史,肯定離不開慈禧太后這一重要人物。她多年垂簾聽政,是清朝同治、光緒時期的實際統治者,前後掌握晚清政權長達近半個世紀。

在慈禧的一生中,經歷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5次戰爭,還領導過兩次改革,一次是洋務運動,一次是清末新政。如今,對慈禧的歷史評價褒貶不一,她曾推行了洋務運動,大規模地學習、模仿了西方的工業化,在科舉、商業等方面也進行了多項改革。

然而,在她執政時期,清朝也簽訂了許多賠款、割地的不平等條約。因此,現在大多數人都認為她的執政過大於功。

無論後人如何評價,在慈禧的一生中,她始終牢牢地把權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臣子曾經表示,慈禧太后對滿漢的大臣,都能夠恩威並施,其手段非尋常婦女所能及。

1908年,光緒帝駕崩後,慈禧很快也在北京儀鸞殿去世,享年七十四歲。作為當時最重要的掌權人物,她的葬禮也十分盛大,出殯的時候引來了全京城的百姓觀看。

據說抬靈柩的就有幾百人,還有許多騎兵和官吏沿路護送。不過,在風光之餘,也有不少傳聞稱,慈禧去世後,發生了許多怪事,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鬼神作祟、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慈禧去世後的六件怪事

慈禧去世後發生的第一件怪事,就是當棺材出了紫禁城門口之後,原本晴朗的天氣忽然打起了雷。由於慈禧下葬的日子,是早就算好的良辰吉日。因此,天氣的突然變化讓送葬隊伍中人心惶惶。

見此,最受慈禧生前寵愛的太監李蓮英,連忙寬慰大家說,這是慈禧老佛爺要回到天上,所以老天爺來此送行。然而,就在說完之後,忽然下起了傾盆大雨,送葬隊伍足足等了二十分鐘後,雨才停下,隊伍中的許多紙人都被吹得破破爛爛了。

在現代,這樣天氣忽然變化的事情也很常見,但在迷信思想的影響下,當時不少人認為這是天降災禍,而紙人為慈禧擋了災。

此外,從皇宮到下葬的清東陵,送葬隊伍要步行200多里,許多人和馬、騾子等牲畜混雜在一起,產生多種臭味也是在所難免。

第三件怪事,則是有圍觀送葬隊伍的百姓表示,自己在下雨之前,曾經看到隊伍中的紙人笑了起來,讓他十分毛骨悚然。關於這件怪事,可信度不高,有很大概率是因為下雨之前風力較大,紙人被風吹動,因此給圍觀百姓造成了紙人會笑的錯覺。

第四件怪事,則是當送葬隊伍到了清東陵後,李蓮英忽然發現,在抬著靈柩走過的一路上竟然有著許多滴落的鮮血。如此不吉利的兆頭,讓李蓮英也是心裡一驚。

他一邊吩咐別人不要聲張,又找來幾個小太監用土把血跡蓋住,避免傳揚出去。另一邊,李蓮英趁夜裡人少的時候,偷偷掀開了慈禧的棺材,卻發現在棺材中,竟然躺著幾隻死耗子,而那些鮮血便是從死耗子身上滲出的。

要知道,古代的棺材是使用十分厚實緻密的棺材製作,尤其是慈禧這種達官貴人,那棺材是十分沉重的,並且停靈的時候也有專人看守,老鼠如何能進去棺材,讓眾人百思不得其解。

對此,官府的解釋是,因為停靈時間太長,老鼠有了鑽進去的機會,在蓋棺後沒有氧氣,便死在了裡面。李蓮英也對外宣稱說,這些血水只是防腐液體侵蝕棺槨油漆所造成的。

此外,也有一些人懷疑,是有內部人士偷偷將死老鼠放進了棺材裡,意在報復清廷,讓別人認為大清命數“耗(鼠)盡(死)”。

第五件怪事,則是在清東陵最後下葬之時,有不少抬棺材的人都感覺棺材越來越沉重,而且離陵墓越近,棺材就越沉,甚至到了陵墓口處還有人被壓得當場跪了下來。

在很多迷信傳說中,棺材如果重得抬不動,是因為死者有還沒有完成的心願,不願意離開。加上先前發生的諸多怪事,或許也是心理作用使然,很多抬棺人都覺得瘮得慌。

但礙於自己抬的不是一般人的棺材,出於怕被處罰的考慮,大家還是憋住一口氣將棺材成功安葬。從科學角度來講,除了心理作用外,多半是因為路途漫長,很多人已經感覺到了疲累的緣故。

此外,人去世後身體逐漸變得僵硬,會造成重心分散,屍體腐爛產生的氣體,也會增加屍體的重量,這也是可能的影響因素。

最後一件怪事則是在1928年,當民國軍閥孫殿英貪圖慈禧陪葬品中的寶物,使用炸藥炸開陵墓後所見到的。傳聞中,這一趟盜墓孫殿英收穫頗豐,金銀珠寶足足裝了30輛卡車,價值高達五千萬兩白銀。

然而,當打開慈禧的棺材時,眾人卻驚訝地發現,慈禧仍然面目如生,彷彿睡著了一般。而當有人撬開慈禧的嘴巴,把她含在嘴裡的那顆夜明珠拿走後,慈禧的屍身忽然開始腐爛,把眾人嚇了一跳。

仔細一看,眾人還發現,慈禧的皮膚並沒有腐爛,而是長出了白毛,和傳說中的殭屍一模一樣。從科學眼光來看,通過一定的防腐技術,屍身長時間腐爛程度不高,是能夠做到的,而白毛可能是屍體在潮溼環境,下長出的屍斑。

1912年,清政府舉行了最後一次朝會,隆裕太后以清末帝溥儀的名義,對外宣佈清帝退位,實行共和。清朝統治的結束,象徵著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統治時期落幕。

關於清朝的一系列秘聞,也紛紛被披露了出來。通過《宮女談往錄》等書的記載,如今我們也有機會,一窺晚清的皇室往事。

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真實的一幕,歷史上所稱的“光榮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