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現在談起美國,基本都會談到美國製造業的空心化和崩塌,曾經我們印象裡那個遍地工廠的美國,不知何時起就消失不見了。曾是美國工業象徵的中西部工業區就在一種從經濟學上理所應當,實際上完全是新興資本暗箱操作的方式崩塌了,留下的不過是被稱之為“鐵鏽帶”的殘磚爛瓦和空蕩蕩的廠房。那麼,過去強大的美國製造業,是怎樣一步步沒落,變成了今日的“鏽鐵帶”的呢?

這一切的起因,還要從冷戰結束後的冷戰紅利說起,新興資本在冷戰後的興起,導致了美國製造業的崩塌。

自上世紀90年代初,美蘇冷戰以蘇聯解體告終開始,美國就開始享受冷戰紅利帶來的巨大利潤。而在整個冷戰裡都壓抑了自己貪婪慾望的美國資本家終於忍不住了,他們開始嘗試賺取更多的利潤。也就是這一時期,有關於全球化佈局和產業鏈優化的論點層出不窮,並被以各種方式付諸於行動。資本逐利的慾望促使資本家將產業鏈向國外轉移,竭盡全力地降低成本,這也是所謂全球化的本質之一——逐利為本。

時至今日,我們都不能確認全球化佈局和產業鏈優化到底是利是弊,但我們知道的是作為全球化的發起者和最大既得利益者的美國,幾乎是在開啟全球化佈局和產業鏈優化的同時,就立刻迎來了系統性的失業浪潮。什麼叫系統性?美國曾經引以為豪的鋼鐵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等重型工業從美國以產業鏈的方式向外轉移,大量的工作機會從美國流失,隨之而來的就是大批工人下崗。

這裡要說一個題外話,那就是美國的系統化失業浪潮簡直是一種莫大的諷刺。冷戰時期工人們享受著高工資,為美國所謂的“自由事業”努力工作,很多人都堅信美國能擊垮蘇聯,徹底贏得冷戰的勝利。可等到美國贏得了冷戰的時候,資本家們卻大手一揮就把他們都給辭退了,不得不說,這個世界就是有一種近乎惡意的黑色幽默,總是能在不經意間就讓人感到不寒而慄。

言歸正傳,美國在冷戰後的產業鏈優化,變相地完成了蘇聯沒能做到的事情——壓垮美國的工業基礎。傳統制造業在美國的衰落,也意味著美國的工業地區開始衰退,也就出現了美國“鐵鏽帶”。所謂鐵鏽帶指的是美國在五大湖範圍內的中西部地區,這裡過去是美國的工業核心,包括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密蘇里州、紐約州北部和西部、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西弗吉尼亞州和威斯康星州。過去這裡曾是美國強大的工業和製造業的代表與核心,而如今它不過是一片鏽跡斑斑的墳墓。

誠然,鐵鏽帶的形成不完全是冷戰後的產業鏈轉移的結果,而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里根政府時期就開始了的,也曾有人批評里根的政策將中西部變成了一個“鐵鏽碗”,鐵鏽帶因此而得名。那麼,曾經繁華的工業區到底因何而亡呢?是1992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是70年代其它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崛起?是自動化和信息化工業衝擊了傳統工人?還是傳統的工會活動和過強的企業監管造成了傳統工業區的衰落?

當然不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署於1992年,但鐵鏽帶的形成卻是在上世紀80年代,其它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崛起在歷史上也不少見,鮮少會造成這一情況。那麼自動化和信息化會取代工人嗎?答案是不可能,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曾短暫出現“機器取代人”,但實際情況是機器不能取代人,製造業昌盛的前提下,工人永遠是不嫌多的,學會了操作機器就可以留在崗位,這本身是不成立的說法。至於工會活動和企業監管造成傳統工業區衰落,我實在想不出為什麼保障工人利益的組織和政策會導致工業區衰落。

不得不說,越是研究經濟學,我們就越是會發現所謂經濟學更像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學問,經濟學家們用一個又一個理論解釋現狀,但很多時候不過是一種馬後炮式的空談。他們提出了許多理由來解釋鏽鐵帶的形成,來解釋這些老工業區的衰敗,什麼產業落後必將淘汰,環境汙染嚴重,生產成本過高、資源型城市沒有價值等等。可只要仔細思考就能發現,他們的解釋更像是一種掩飾,用來掩飾衰敗的根本性原因——資本。

前面我們說過了,美國鏽鐵帶的形成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資本向外轉移產業鏈,這種行為本質是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那我們很容易得到一個結論,資本的不受控制才是關鍵。當然,這裡我們要解釋一下傳統資本和新興資本的區別。傳統資本注重於製造業,目的是傾銷商品,商品製造越多、出售越多則資本的收入越多,這可以被認為是一個正向循環。產業鏈的轉移雖然讓美國本土工人受損,但卻也讓其他國家有了更多就業機會,這可以算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例子。

但新興資本則不一樣,新興資本注重的是撈快錢,做一本萬利的無本買賣。新興資本不注重實業,也根本不在乎實業,他們兜售的都是一些十分空洞的概念,擺在“貨架”上的是概念性的商品,就好比是炒作月球上的土地一樣,這些東西看起來非常誘人,甚至讓你有一種能一夜暴富的錯覺。可實際上這些都是你根本看不到、摸不著,也拿不到的東西,本質上就是沒有價值的東西。

這就和比特幣、名牌奢侈品一樣,它們有價值嗎?當然是沒有,或者是值不了那許多錢,但是新興資本可以通過賦予其新概念,通過操控媒體輿論進行宣傳,用鋪天蓋地的廣告進行“精神轟炸”,將某一概念性商品炒作出這個價值來。然後,一群人傻錢多的傢伙就蜂擁而至,想通過購買這些商品證明自己的地位,身體力行地做到了愛它,就為它買單,而新興資本則賺了個盆滿缽滿。

說白了,這就是現代社會的“皇帝的新衣”,只不過它包裝得很好罷了。房地產、金融業和互聯網,都是這種“皇帝的新衣”,它有一定價值和利潤,但絕沒有那麼高的價值,它現在所謂的高利潤很大程度都是在新興資本的操作下被包裝出來的。所謂幹實業不如玩金融,形容的正是這些新興資本的真實樣貌。他們在乎的不過是手頭能進賬多少,至於別的他們可不在乎,反正只要經濟學家能給解釋和搪塞過去,那這事情也就這樣了。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當一個國家的大部分人都忙於搞這些“皇帝的新衣”時,一個國家的製造業也就基本垮了,尤其是這個國家還在瘋狂的搞全球化佈局和產業鏈優化時,這種垮塌會變得更為明顯,如今產業空心化的美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而更致命的是美國的傳統資本在過去三十年裡加速轉為新興資本,這就讓美國的製造業空心化問題更為嚴重,最後結果就是美國曾經的工業區,如今不過是一片鋼鐵墳墓組成的鏽鐵帶罷了。

1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免在滿月時剪枝,以免損耗葡萄樹的元氣,葡萄修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