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華人的文化自信逐漸增強,這首先體現在人們對於古代社會生活的興趣上。這種潮流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歷史、文物、建築、服裝、影視等多領域。
但由於留存至今的文獻、文物和考古證據較少,因此在還原歷史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紕漏和誤用,唐代便是這些問題的重災區,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人們會將唐風和日本的和風混淆,甚至出現“以倭代唐”的現象。
如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城的廣德寺就因寺廟部分建築和構件疑似日式風格,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廣德寺聲稱自己走的是“唐風宋韻”,但卻存在著金鴟吻、唐破風、枯山水、日式燈籠和醬油色等日式元素。
寧波廣德寺及官方部分迴應
那麼,什麼是唐風,什麼又是和風呢?他們在建築上有何不同,普通人如何才可以一眼就區分呢?下面就將唐風和和風做一個對比。
琉璃鴟尾 vs 金鴟尾
鴟尾是中國古代建築屋脊正脊兩端的一種飾物,多為琉璃或陶製整體。鴟尾給正脊、垂脊或戧脊的交接處提供了穩定的結合點,有效地防止了脊瓦的崩落及雨水下漏,既具美觀性,又包含了實用性。
敦煌壁畫中的鴟尾
鴟尾象徵闢除火災,中國建築多以木為主要構件,磚石常為輔材,因此,防火對於古人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屋頂上裝飾鴟尾,蘊含了中國古人美好的願望。
大明宮麟德殿出土鴟尾
鴟尾起源存在著爭議,但至少在北魏時期已經較為成熟;到了唐代,鴟尾的形制開始固定,整體較為瘦削,末端是尖的,外形簡潔,古樸大氣;晚唐之後,鴟尾演變為獸頭形,名稱也從鴟尾變為了鴟吻。
晚唐 三彩鴟吻
隨著唐代中日之間的交流,鴟尾這一裝飾也流傳到了日本。現在我們看到的日式鴟尾整體形制像一個靴子,末端較為渾圓,在材質上還體現為金制(據傳金鴟尾19世紀才在日本出現,屬於日本現代仿古建築的特點)。
現存唐代建築南禪寺鴟尾(左)& 日本東大寺金鴟尾(右)
現在中國的一些寺廟建築就明顯採用了金鴟尾的造型,打著仿古的旗號,做出來的樣式卻四不像。
上海寶山寺(左)& 香港志蓮淨苑(右)
抬梁式/穿鬥式 vs 小屋組
唐日建築有一個很重要的區別在於其屋面舉折。唐代的屋頂較為舉折平緩,氣魄雄渾,整齊而不顯得呆板,日式的屋頂相對來說更高聳,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這其中的區別就在於構成屋頂的內在建築樣式。
日本唐招提寺 VS 中國佛光寺
中國古代建築中最為常見的構架樣式為抬梁式和穿鬥式。
抬梁式又稱疊梁式,在主柱上架樑,樑上有抬梁,檁(在屋架或山牆上用來支持的長條形構件)架在樑上。抬梁式結構複雜,內部空間大,材料要求高,主要用於宮殿寺廟等大型建築。
穿鬥式是用穿枋(穿透柱身的方柱形木材)將一排排柱子串聯起來,成為排架,檁(直接放在柱上,因柱和枋較多,內部空間狹小,材料要求低,多用於民居和較小建築物。
小屋組是日本建築屋頂構造的一種樣式,在主柱子上懸掛梁或桁(樑上或門框等上的橫木),在梁或桁上設置垂直的束,在束上擱置母屋和棟木,再在其上佈置斜向的垂木,從而形成斜面。
日本小屋組
關於唐風和日式存在著巨大差異,這一點鮮明地體現在唐招提寺的變化上。唐招提寺原是中國僧人鑑真主持修建,後因年代久遠建築老化,18世紀進行修繕,屋頂上架結構改變,加裝日式和小屋,屋頂被墊高了2.5米。
日本 唐招提寺的變化
抱廈 vs 唐破風
抱廈,是指用來抱住前出廈的附屬小建築,清以前叫“龜頭屋(又稱龜頭殿)”。抱廈是一個空間概念,除開屋面的凸出,下面對應的空間也相應地凸出。
現存唐代建築使用抱廈的記載較少,很難斷定抱廈在當時的使用情況。宋元時期是抱廈普及使用的一個時期,不僅為皇宮所用,還出現在民間。
河北正定隆興寺摩尼殿
中國最早、最完備的建築著作《營造法式》中記載:“天宮樓閣……用殿身、茶樓、角樓、龜頭殿、挾屋、行廊等造”,中國建築史學家傅熹年在考證後認為宋代宣德門母闕外接子闕,母闕後頭又出龜頭屋。蘇軾也有記載,“有屋三間,一龜頭曰居士亭”。
北宋大晟府鐘上所繪的宣德門圖
而日本的破風則是根據中國的博風板演變出來的特有形制,而唐破風是捲棚的形制,常用在正門或屋頂起裝飾作用。
日本唐破風
一些佛寺中沒有區分這兩者的概念,打著唐風宋韻的旗號,卻出現了唐破風的身影。
古典園林 vs 枯山水
中國古典園林,是在悉心研究山川自然之後,因地制宜的基礎上巧加經營,使園林呈現出人文與自然相結合的美感,詩情畫意,意象雋永。
蘇州拙政園
這是中國古典園林最主要的一個特點,本於自然而又高於自然,明代園林專家計成在《園治》中提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蘇州留園
在古典園林的營造上,講究虛實結合移景觀念,每一處建築既可以獨自成景,又與其他景象相對應,“一步一景一畫卷,移步換景畫中游”。
佛山清暉園
而枯山水是日本特有的園林營造手法,通過放置石、砂、苔、木等物品來象徵山川、湖海等景觀,多見於禪宗寺廟。
日本枯山水
日本的枯山水所透露出來的人文觀念又和中國古典園林存在著極大的不同,它透露出日本“朝花夕落”和“島嶼生存憂患”的意識,是日本“侘寂”美學和“枯槁”審美意境的體現。
日本主要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零零散散數千個小島嶼組成,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據有關統計,日本每年發生的有震感的地震高達1000餘次,因此日本傳統的觀念一直有“物之哀思”的觀念。
中國和日本有著十分密切的地緣關係,日本在發展過程中也受到中國文化的巨大影響,但世界上沒有一片相同的雪花,日本在學習中國唐宋建築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的氣候和文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美學體系和建築體系結構。
日本建築史學家伊東忠太也在著作《日本建築小史》中承認:“在日本精神的影響下,日本吸取中國建築的精華,並對其進行改造,最終形成了和中國建築大不相同的建築風格……唐代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是暫時的,從平安時代開始,日本人開始將中國文化”日本化”。
中日文化是存在巨大的差異的,民族文化的復興固然值得欣喜,但在發展過程中還需仔細甄別和認真挑選。
我們現在傳承的中國文化,既不是其他民族和國家的文化,也不是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元素。我們反對文化挪用,也反對不加選擇的生搬硬套。真正的發展應該是在保有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結合當下的具體情況進行再創造。
而這條路,是中國未來發展必行的一條路,也是九色選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