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清滅亡的時候,正是中西兩種文明融合的開端,雖然中華在西方的侵略下,進入了半封建社會。另一方面,東西方文化、科技和技術領域的交往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那個時候,很多的西方科技,都開始向東方發展,就像是電燈一樣。

慈禧太后的晚期,北京已經開始採用和普及發電機和電燈,慈禧太后在看到這個燈泡的時候,驚呼出聲,直到現在,依然有人用這個詞來表示自己的快樂,那麼,慈禧太后到底叫了些啥?

慈禧其實是一個時尚的弄潮兒

在人們的觀念裡,清帝國是一個落後的封建國家,臣民刻板的教條,言聽計從,無所作為。只講文字,那是愚蠢的。大家要麼是阿 Q,要麼是孔乙己,要麼就是祥林嫂。但事實上,這僅僅是一種對文學的描述,現實中的現實也許出乎意料。

慈禧是清朝末代的真正掌控者,她的性格在電影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她就是一個經常殺戮、拒絕新鮮事物、整天玩陰謀詭計、愚昧無知的女人。而真正的慈禧,則是一個時髦的女人,只要是新鮮的東西,她都會第一時間去感受。

就像攝影一樣。自從1846年被引進中國以後,大量的貴族貴族就開始流行這種攝影方式,紛紛拿出自己的攝影作品,互相贈送,認為是一種時髦。而據史料記錄,慈禧1904年就為自己拍攝了一張照片,此後一發不可收拾。

慈禧娘娘的相片還有數十幅,其中有慈禧娘娘,或端莊,或端莊,或化妝,或 COS。從中我們完全看不到慈禧刻薄寡思的婦人形象,反倒是一位雍容華貴,養尊處優的淑女,絲毫沒有慈禧娘娘的殺意,十分親切。

慈禧很快就適應了一些新的東西。那時,慈禧特地讓裕德齡這個充滿“西學”的人陪著她,向她講述一些新鮮的西方事物,如高跟鞋,鋼琴,照相機,電影放映機,地球儀等等。慈禧在老年時也喜歡這種西洋玩意兒,經常以之為樂。

慈禧甚至還讓德齡公主在宮中安排了宮中的宮中歌舞,自己則在一旁欣賞著那些小太監和宮娥翩翩起舞。觀看歌舞表演,是慈禧在老年時期最主要的消遣活動。

慈禧第一次見電燈泡發光時的尷尬

1888年,洋人贈送慈禧一輛汽車,一臺發電機,一座北京首座電燈,一座慈禧的臥室,一盞電燈被點著,慈禧做了一件令全場鬨堂大笑的事情,慈禧不但沒有惱怒,還很開心。

慈禧連忙用北京話說了一個“茄子”,然後坐直了身體。這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慈禧看見電燈一閃,還以為是拍照,便條件反射地擺好了姿勢,喊出德齡王妃在拍照時要微笑的樣子,說“cheese”。

漢語講話說得很短,叫“茄子”。如果是在平日裡,慈禧陛下肯定會勃然大怒,但這一次,她不但沒有發火,反而很是乖巧的繼續問道:“這顆番茄會永遠發亮,直到現在,都有人說它是“茄子”。

哪怕是現在,有些時髦的年輕人,遇到了新的東西,也會覺得好笑。我們沒有必要拿這個去取笑慈禧。慈禧和皇后娘娘也不一樣,她是一個普通的老太太,和她的孫子孫女一起,享受著自己的樂趣。

慈禧對電燈的推廣是有功的

慈禧自從有了電燈的經驗,就愛上了電燈,1890年,宮中的線路和線路被架設,次年,電燈普及。慈禧在頤和園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德國的商人們,在慈禧不在家的時候,就收買了李蓮英,在頤和園安裝了一盞電燈。不久之後,當慈禧回到花圃的那一刻,大量的燈光就亮了起來。

慈禧也很滿意,李蓮英則說:“這種電燈乾淨、方便、明亮、衛生,而且不怕漏水,有了這盞燈,就能給太后增加壽命。”李蓮英的話讓慈禧大喜過望,沒有什麼能讓一個老頭子活得更好的了。

所以,他們一改過去的拘謹,擔心老外會毀了他們的傳統觀念,允許他們在中國可以光明正大地宣傳電。由此可見,慈禧陛下雖然很愛這種東西,但她一直在阻止外華人進入中國,並不是因為她不願意使用新的技術,只是為了國家的利益。

封建社會就是個傻子,不能讓平民有過多的知識,也不會懂得多少。正因為如此,大清前期才有了“文字獄”。她很明白,慈禧是一個很冷靜的人。

如果讓這種東西,大量的湧入尋常百姓的家庭,就等於是打破了封建時代的“忠君愛國”,打破了“聖人之道”。孫文這種人,在西方呆了這麼久,一回到中國,就想要改革,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這讓慈禧很是頭痛。

但裕德齡在你父親和慈禧的陪伴下,跟你父親住在一起後,慈禧就已經承認了,西方的東西要比大清更好,而且她也承認,西方的東西能讓古代的制度發生變化,否則她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壓下去了。

結語

慈禧雖然是封建王朝的君主,也有她愚蠢和落後的一面,但是她很聰明,很多東西一看到就知道它對整個世界意味著什麼。雖然第一次見到小白臉是開了個“茄子”玩笑,但慈禧卻是真的將自己當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婦人,以至於現在還有人叫她“茄子”。

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戰場上的坦克兵受傷後,為何也不願棄車呢?難道棄車是更危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