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十八路反王紛紛起義。其中,有一人深得百姓愛戴,軍隊實力也強勁。但是,他卻在定天下的戰役中錯走一步而把天下讓給了李淵。他就是竇建德。
那麼,他究竟為何得民心?又為何最終敗北呢?
被逼走上反隋之路
竇建德生於隋朝時期的貝州漳南縣,還年輕時,他就在當地已有不錯的名望。
竇建德不僅非常誠信,而且重情重義。
早年間,他有個同鄉的父母去世,但他們家境貧寒無力安葬。當時還在耕田的竇建德長嘆一口氣,隨後立即放下手裡的農活,給他們送去辦理喪事所需的財物。這事一傳開,鄉親們紛紛對其稱讚。
後來,竇建德的父親去世時,前來送葬的足足有一千多人,凡是有人送禮的,竇建德全都辭謝並婉拒。
那麼,竇建德是如何走上起義之路的呢?
這還得從隋煬帝統治下的那個年代說起。那一年,朝廷決定征討高句麗,開始四處招兵,竇建德也在其中。不過他運氣不錯,被委任為了一個小領導(二百人長)。
可跟他同在一個縣的孫安祖就沒這麼好運了。當時,山東發生水災,他的房子和財產都被洪水沖走了,老婆和孩子也活活餓死了。
偏偏這時候,漳南縣裡負責徵兵的看上了孫安祖,孫安祖說自己家庭太窮不願當兵。
縣令一聽,勃然大怒,直接動手打他。
孫安祖反抗時失手殺死了縣令,只好逃到同鄉竇建德這裡,竇建德也幫著他躲藏了起來。
後來,在竇建德的勸說下,孫安祖聯繫了其他也不願當兵的同鄉,一共幾百人,去了高雞泊落草為寇。
而不久之後發生的一件事則徹底改變了竇建德的人生。
當時,高士達帶著一千多人在清河郡起義,以高雞泊為根據地,他們與漳南縣境的各路盜匪往來。
而這些漳南的盜匪經常燒殺搶掠當地百姓,唯獨不去竇建德的家鄉,因此官府就懷疑竇建德與這些盜匪有勾結。
就這樣,在沒找到證據、僅是懷疑的情況下,郡縣官府就把竇建德的全家,不論男女老少都殺光了。
竇建德聽到消息後,悲痛萬分,當他擦乾眼淚後,從此,他的眼神裡多了一種叫作仇恨的東西。
他恨這個民不聊生的世道,恨這個蠻不講理的世道,恨這個欺壓百姓的世道,他要為百姓殺死這個世道。
名聲漸起,建國稱王
冷靜下來的竇建德明白,僅憑自己手上這點人馬肯定無法成大事,於是決定去投奔當時實力不錯的高士達。
高士達很欣賞竇建德的智慧謀略,便讓他擔任軍司馬。竇建德的部隊從此逐漸壯大,發展到了一萬多人。
那時,涿州通守郭絢率軍前來高雞泊討伐高士達。竇建德使了一招“詐降計”,得到敵方俘虜幾千人,戰馬上千匹,也把郭絢的首級送給了高士達。這一仗過後,竇建德的權勢和名聲大漲。
不過,那高士達的好日子可不長了。
沒過多久,楊義臣乘著剛剛擊敗張金稱的士氣,準備攻打高雞泊。高士達卻因為首戰告捷開始自高自大,產生了輕敵思想,對於竇建德的意見也是兩耳不聞。最終,高士達大敗,他被楊義臣斬殺。
竇建德並未喪氣,他重整旗鼓,把四處潰逃的幾千名士兵都招集了起來,隊伍的士氣重新點燃。從此,竇建德便擁有了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並自稱將軍。
短短一年時間,他勢如破竹,攻一城,得一城,擁有了足以震懾隋朝的勢力。
公元618年,竇建德宣佈稱王,建立國號夏。
次年,宇文化及發動政變,弒殺了隋煬帝。竇建德在攻入聊城之後,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拿下了隋朝大將宇文化及,此時,竇建德的勢力已幾乎遍佈河北。
救濟百姓,勤儉大度
不論是人望,還是品行,竇建德都算得上是隋末各股武裝力量中的佼佼者。
當時足足有十八路反王,唯獨竇建德最得民心。
其他的反王在打下一座城池後,更多的是燒殺搶掠,從不開展生產,因此百姓對他們十分痛恨。
而竇建德的軍隊在佔據河北的過程中,從不屠城、不搶百姓,不僅不搶,還給予——對於攻城所得的財物、戰利品,竇建德經常用來救濟河北城內孤苦無依的窮人,其餘的則平均分配給手下,自己是分文不取。
他與士卒也真正做到了同甘共苦。比如,他平時吃飯都不怎麼吃肉食,只吃蔬菜和小米飯,這與那些小兵的伙食是一樣的。
還有他的夫人曹氏,平常也不穿那些綾羅綢緞,她身旁的侍女也不過十來個人。要知道,古代那些達官貴人家的貴婦,她們的侍女動不動就幾十甚至上百,而皇宮裡那些妃嬪就更不得了,伺候她們的宮女有時多達數萬。
所以說,竇建德在當時真的算是勤儉的一個典型代表。
而且竇建德這人,寬容大度,很有大局觀。
比如他曾經在戰場上俘虜了隋朝河間郡丞王琮,結果竇建德為了感化他,又把他給放了。
但這王琮在被釋放後,他馬上又進入河間城,再次憑城固守。竇建德只能第二次攻打,結果竇軍死傷慘重,城也沒打下來。
就在這時候,傳來一個消息,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殺了。
王琮等人聽到消息後,穿上喪服,登城大哭。竇建德於是派人進城前去弔慰,王琮這才正式投降。
之後,很多人勸竇建德:“把這王琮殺了,而且要烹殺!這小子太混賬了,前面您把他給放了,他卻不念您的好,回去還繼續與我們對抗,殺了我們這麼多將士!非把他殺了不可!”
竇建德卻回答了這樣一番話:“我們現在要安百姓,定天下。一個執政者,怎麼能去隨便殺忠臣呢?”
可見,此時的竇建德已經意識到,自己需要由一個草莽英雄,向執政者進行轉變,所以他要表彰忠義,不殺王琮。
求賢若渴,禮賢下士
竇建德本是一位農民出身的草莽英雄,而他手下的那些人,也都是赳赳武夫,比如說要建立政權時,他們根本不懂什麼是禮儀、什麼是行政制度。
所以,若想提高本集團的素質,擺脫自身山寨的色彩,人才是至關重要的。
在擊敗宇文化及之後,一大批的隋朝大臣被竇建德俘虜。竇建德見到這些人後,就如同在沙漠中找到了水,馬上對他們委以重任,很多隋朝官員就地轉化成了竇建德的大臣,他們很快為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禮儀與行政體系。
不過也有不願意效勞的,對於這些人,竇建德毫不怪罪人家,反倒給他們贈送一筆錢,作為路費,然後派兵將其禮送出境。
這樣一番操作下來,整個竇建德的政權,可以說是煥然一新。竇建德看到此景,那是高興得不得了,他時常會跟這些原來隋朝的大臣坐下來聊天,談古論今,有時候還問一些政務上的細節。
竇建德與李世民,定天下的總決戰
隋朝末年的那些十八路反王,到後期只剩下三足鼎立之勢——李淵、竇建德、王世充。
他們三個的實力排序也是這麼排的。當時李淵認為,若想更進一步,就該先挑軟柿子捏,於是,李唐正式開始東征王世充所在的洛陽,這標誌著李唐展開了戰略大進攻。
就在王世充苦苦支撐,難以為繼之時,他得到了一個強有力的援助——河北的竇建德出於力量平衡的考慮,正在親率大軍支援王世充。
對唐軍首領李世民來說,這是一次戰役幹掉兩大強敵的良機。在與群臣商議後,他率領三千五百個前鋒,趕在竇建德之前搶先到了虎牢關。
這虎牢關乃洛陽八關之一,是洛陽東邊的門戶,易守難攻,如果竇建德能攻克虎牢關,那麼他就能從洛陽的東邊把軍糧、兵力運送給王世充,而如果不能,一切可能真的如李世民所願了。
所以,虎牢關之戰,即定天下的總決戰。
正面對抗,還是“圍魏救趙”?
竇建德率領的大軍人數眾多,來勢洶洶,而李世民能征善戰,又佔據地利,一時之間,雙方就在虎牢關虎視眈眈,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對峙戰。
後來,竇建德的糧食補給開始出現問題,畢竟其運糧路線也是非常遙遠的。
而且,在長久的對峙中,竇建德軍隊的士氣也被時間所消磨。雙方在這個階段內有過幾次小規模的接觸戰,可惜竇軍均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尤其是李世民還派遣王君廓率領著一千名騎兵迂迴到了竇軍的背後,不斷地騷擾其糧道,這也使得竇軍的軍心震動。
軍隊的軍心要安穩,靠的就是後勤補給,現在糧道不安,軍心自然也就不安了。
此時,前進不得,因為有虎牢關;若是後退,那洛陽城必然失守。
正在竇建德一籌莫展時,他的國子祭酒凌敬來找竇建德,他想讓竇建德換一個思路。
凌敬這人,雖是一個文人,但是對於軍事,他也是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他說:“大王,此役的目的是救洛陽城,不是要滅李唐,那麼您要明白,救洛陽不是隻有正面對抗這一條路,我們可以另闢蹊徑。”
他給竇建德分析說,那李世民,軍隊戰鬥力強,名將如雲,本人亦驍勇善戰,這是他們的優勢,這些我們都承認,但是他們最大的短板在於後方空虛。
因為唐朝為了打這一仗,幾乎是傾盡全國的國力來與王世充戰鬥,幾乎所有的兵力都在李世民的手中,所以他們的關中長安其實非常空虛。
他給竇建德的建議是:放棄與李世民正面的戰鬥,率軍北渡黃河。他認為這樣做有三大好處:
第一,敵人現在在河東地區的兵力很少,我們這麼做是沒有什麼危險的。
第二,我們可以奪取不少河東之地,起碼是河東南部的這些地區,這能為將來的爭霸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如果威脅到了蒲津渡口,敵人必然震動,李世民肯定要回軍來保長安,這樣洛陽之圍自然而解。
凌敬這個建議,說白了,就是另一個版本的“圍魏救趙”,確實,人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如果解決不了,開始鑽牛角尖了,不妨換個思路。
竇建德一聽,也覺得非常有道理,就決定按照凌敬的計劃行事。
然而,可惜的是,干擾性的因素打亂了這一切。
洛陽王世充那邊,現在是度日如年,日夜盼著竇建德能來,他派了個使者偷溜出洛陽城來見竇建德。
這個使者在竇建德面前天天哭訴,說洛陽城有多麼危急,城裡面多麼的慘,而且,他還帶了一些金銀財寶去賄賂竇建德身邊的那些大將,讓他們去催促竇建德早日決戰。
竇建德手下的一些將軍,接受了王世充使者的賄賂,他們在竇建德面前一致反對凌敬的建議,他們認為應該與李世民決戰,一鼓作氣,將唐軍打敗。
結果這麼一來,竇建德就倒向了另一邊,他又覺得凌敬的建議不可取了,而且,他還產生了錯覺,發現自己手下的這些將領一個個躍躍欲試,好像一副急於求戰的樣子。他認為士氣高昂,此氣可用啊!
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之前答應過王世充來支援他的洛陽,如果自己現在不跟李世民打了,調頭去北渡黃河,這算哪門子事?這不是背信棄義嗎?
最後,考慮到種種原因,竇建德放棄了凌敬起初的建議,選擇與李世民展開正面對峙。
後來,在這場定天下的總決戰中,竇建德敗給了李世民。
竇建德最終在長安市場中被斬首,時年四十九歲,從起事到滅亡,共六年。
從此,唐高祖李淵完成了全國的統一大業。
竇建德死後,河北的百姓沒有忘記他,特地籌錢為他修建了“竇王廟”,年年祭拜,供奉香火,歷久不衰。
他的事蹟,他的為人,將永遠留存在河北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