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東漢末年,因漢室勢微致中原之地四分五裂,為了在這亂世中建功立業,群雄逐鹿之戰拉開了序幕,數年後暫時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蜀國君主劉備為了中興漢室,付出了自己的畢生精力可也未能成功,身為蜀漢的軍師,諸葛亮繼承著劉備的意志,發動了北伐戰爭來討伐曹賊。

可諸葛亮沒有算到的是,自己看重的徒弟馬謖丟了街亭,導致了北伐戰爭失利,緊接著敗送了蜀國的氣運。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挑起了救國的重擔,雖未能力挽狂瀾但也沒讓蜀漢敗得太慘。

說到失街亭、斬馬謖一事,許多人紛紛表示如果當時鎮守街亭的是姜維,此地還會失守嗎?其實趙雲、魏延早已給出了答案。

街亭之地,意義重大

公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去世,臨終前他把蜀漢的江山託孤給了諸葛亮,曹魏糾集了孫權、孟獲等五路大軍想要滅亡蜀漢,但最後卻被諸葛亮一一化解。

隨後的幾年中,諸葛亮重視蜀漢內部民生的發展與軍事訓練,蜀國才算是從危機中解脫。不過,魏國佔據天下九州是三國中最有實力的一個國,若是任由它發展下去蜀漢依舊免不了滅亡的命運。

從某個角度來說,歷史上的諸葛亮北伐更多的不是為了興復漢室,而是為了拖緩魏國的發展速度,為蜀漢的國祚延續時長。

在這樣的情況下孔明認為,想要救蜀漢於危難之中必須要主動出擊,這樣才會有一線生機。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駕崩,他的兒子曹叡繼位。

諸葛亮認為北上的時機已到,隨即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發動了第一次北伐戰爭。當時,諸葛亮北伐之計大體為以下兩點,一個是速戰速決打曹軍一個措手不及。

另一個是讓趙雲引一路軍佯裝主力,走斜谷道吸引曹軍的注意,諸葛亮自己則帶著真正的主力,走隴西進攻天水一帶。

各位將領按照諸葛亮的部署按部就班地出兵攻向魏,事實也證明諸葛亮用兵如神,曹軍被他打得措手不及,接連丟失了南安、天水和安定一帶的地盤

首戰告捷讓蜀國士氣大增,諸葛亮卻來不及高興,因為他要趕緊佈置下一步的計劃。俗話說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曹魏的部分領地雖然已被拿下,但蜀軍也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

那就是大軍距離大陸路途太遠,糧草的運送和儲存成為了問題,必須要保障後方補給線、扼守重要關口。為了解決這個當務之急,諸葛亮在地圖上再三規劃,最終鎖定了地理位置相對居中的街亭。

地方一經確定,接下來就得確定讓誰來守衛此地。如上述所言街亭之地戰略意義重大,所以得一位文韜武略都首屈一指的能將,否則肯定難當大任。

為了保障計劃萬無一失,諸葛亮迅速召回各路能人異士,共同商議駐守此地人選問題,眾人到場之後無不推薦魏延之類的大將來擔當此重任。

不過此時馬謖突然跳了出來,他毛遂自薦去守街亭,眾人聽到他所講後無一不心中腹誹,畢竟馬謖沒有過領兵作戰的實際經驗,但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諸葛亮竟然同意了。

作為先主劉備欽點的軍師、北伐大軍的首腦,諸葛亮擁有著決策大權,既然他決定讓馬謖前去,其他人就算是議論紛紛也不能阻止和更改此事。

街亭失守,揮淚斬馬謖

翌日馬謖就調兵遣將前往街亭,諸葛亮作為他的恩師,臨走前不僅給了馬謖錦囊一個,還讓王平作馬謖的副將,由此可見街亭對蜀軍而言十分重要。

馬謖到達街亭後將諸葛亮的錦囊丟到一旁,然後仔細查看周圍的環境,隨即是計上心來。從地圖上來看,街亭西北方有隴上山脈、南方有渭水、後方是天水,而曹軍肯定會從陳倉方向來攻。

馬謖再三思考後,決定將大軍駐紮在隴山中,因為這街亭在隴山山腳,既然是阻擊戰必然要在敵人的必經之地安營紮寨,為何馬謖為何不就地防守。

這是因為街亭城防薄弱,而且地理位置屬於易攻難守之型,諸葛亮甚至都覺得街亭不好守:“此地奈無城郭,又無險阻,守之極難......”

因此馬謖就想到了上隴山,這樣等曹軍攻過來時,蜀軍居高臨下在局勢上佔盡上風。隨軍大將王平覺得此事不妥,應按照諸葛亮的吩咐,在街亭迅速搭建防禦才是。

可他終究只是一個副將,最終還是拗不過馬謖,馬謖引大軍去山上駐防,王平則帶一小路兵馬在山腳處設防以防不測,以備不時之需。

等一切安排妥當後,曹魏的大軍也來了,一場街亭阻擊戰正式開始。當時,魏帝曹叡讓曹真牽制趙雲,派司馬懿、張郃帶領大軍前去收復失地。

馬謖以為自己的部署萬無一失,甚至還向眾人解釋他這樣做乃是模仿兵法大家韓信,可等張郃領兵突襲他時他卻一敗塗地,甚至都沒有負隅頑抗,只能原地等待救援。

冷兵器時代攻的一方永遠處於相對弱勢,況且蜀軍基本無人可用,街亭很快失守了。馬謖一路逃回了蜀軍的大營,但此次失街亭事關重大,恩師諸葛亮不得不將他處斬。

等馬謖被拖下去時,諸葛亮眼角含淚,不知是因為憐惜愛徒,還是他知道此次北伐到此已敗,這便是失街亭、斬馬謖的故事。

姜維的過人之處

馬謖因自負丟了街亭,諸葛亮則也因看錯了人直接導致第一次北伐戰爭失敗,但諸葛亮此次北伐並非一無所獲,他把一位將才姜維收入了麾下,成為了繼馬謖之後的“第二門徒”。

姜維原本是天水地界人,父親姜囧在當地擔任參軍一職,從小他受到父親的影響,對行軍打仗特別感興趣,以至於他成人後不久就已經官至天水郡參軍。

諸葛亮率軍進攻天水,姜維屢屢獻計來擋,可以說要是沒有姜維蜀軍可以很輕鬆拿下天水各郡縣,但因姜維的存在延緩了蜀漢的行軍速度,給曹魏爭取了許多時間。

諸葛亮可是三國謀士第一人,姜維能和他過上幾招,由此可見他也是一個可用之才,所以孔明才動了收復他的心思。

巧就巧在天水郡人心動盪,姜維因為受到猜忌被認定為叛賊,最終只能順著諸葛亮給的臺階下,街亭之戰時姜維已經在蜀漢陣營中了,既然如此為何諸葛亮不派他守衛街亭呢?

在說姜維之前咱們先來說說另外一個人,他就是魏延。趙雲本是蜀漢陣營中守衛街亭的最佳人員,但當時他作為疑兵吸引曹真,並沒有在街亭,而魏延則是第二人選。

不過,自魏延歸順蜀漢以來,諸葛亮一直認為他又反心,一直在用他卻又不敢重用。三國時期,英雄好漢雖然也崇尚“士為知己者死”,但更多的是“良禽擇木而棲”。

從某個角度來說,魏延也算是“三姓家奴”,而且他投靠劉備時還殺了前主人,這樣的人諸葛亮心裡很忌憚,所以即使魏延是大將也不敢派他去守衛街亭。

同樣的道理,姜維來到蜀國後前期並沒有太耀眼的表現,直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姜維才臨危受命率大軍撤回蜀國。大權在握的他不辱使命,以最小的傷亡安全後撤,自此在蜀國崛起。

也就是說街亭之戰時,姜維前前後後加入蜀漢集團不過寥寥數日而已,在蜀軍中沒有任何的威望,更得不到蜀軍的信任,別說去鎮守街亭了,連實際的兵馬都不可能給他。

言歸正傳,歷史已然發生且無法改變,那麼假設當時諸葛亮若是派姜維鎮守街亭,他能守得住嗎?

姜維能守住街亭嗎?

在諸葛亮、趙雲等大臣相繼離世,蜀漢出現了無人可用的危機,姜維頂住了壓力將蜀漢的命運生生延長了數年,要不是因為劉禪主動投降,估計姜維還可以繼續阻擋魏軍。

除了這件事外,姜維在洮西地界大敗王經,在據守劍閣時阻擋住了鍾會的大軍,可以說是一位打阻擊戰的好手。姜維既然有如此才能,那諸葛亮要是派他去守街亭,不敢說是萬無一失,但是肯定不會將街亭輕易丟失。

更何況姜維十分敬重諸葛亮,在守街亭一事上必然會按照諸葛亮的計劃去佈置,他久經沙場磨礪,更不會和馬謖一樣在曹軍的攻擊下自亂陣腳。

上書提到,鎮守街亭的第一、第二人選最佳是趙雲和魏延,有兩件事情都可以證明姜維的才華不輸給此二人。

初到天水時,諸葛亮派趙雲偷襲姜維,但姜維卻反其道而行之,預料了諸葛亮的預料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事後,趙雲對姜維的溢美之詞毫不吝嗇,說他與別人不同,如此諸葛亮才有了收服姜維的心。

如何才能收服姜維呢?諸葛亮心生一計讓魏延去攻打冀縣,姜維是一個孝子而他的母親又在冀縣,冀縣的長官則直接逃了,以至於當地兵力空虛。

可及時在這樣的情況下,姜維依然與魏延大戰了兩場,後者屢屢詐而逃,可前者就是不去追、拒關而受。《三國演義》記載:“延詐敗奔走。維入城閉門,率兵守護,拜見老母,並不出戰......”

後期還是因為冀縣物資打光了,姜維為了城中軍民和老母親才投靠了諸葛亮,從與趙雲、魏延的交戰過程來看,姜維的武功、謀略都表現的遊刃有餘,完全有能力勝任保護街亭的重任,甚至於比二人更合適。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馬謖鎮守街亭一事,魏延等將在一次交談中曾評價過他。簡單來講,就是馬謖剛愎自用、紙上談兵,從來只是說得好聽,做起來可就成了另一回事。

姜維則與馬謖恰恰相反,他從小也熟讀理論知識,但在隨同父親保家衛國的過程中,理論知識經過一次次的打磨,早已經與實踐結合到了一起,比趙雲、魏延都強何況張郃之流。

諸葛亮為何會重用馬謖?一方面是因為馬謖的理論知識很多,有意當做繼承人來培養。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馬謖的哥哥馬亮是多年的至交,馬亮後來又為蜀國戰死,所以諸葛亮才多加照顧馬謖。

但諸葛亮始終沒料到,自己的小心思居然需要花費那麼大的代價,一失足成千古恨,可悲可嘆。

總而言之一句話,姜維是打阻擊戰的好手,後期藉助蜀漢地利力拼曹魏11次就可看出來(11次北伐),守街亭不成問題。

對於姜維是否能守住街亭,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朱元璋搶了陳友諒的妃子,並生下2個兒子,多年後朱元璋悔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