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個夏天,天氣比現在還熱,不到半個月便死了11400人。
當時處於乾隆統治時期,作為心懷天下的年輕皇帝,乾隆面對如此酷熱的季節,他該如何處理?這一年夏天的溫度到底有多高?
實際上,面對炎熱的天氣,古人是有解決辦法的。
通常而言,大多數古人都會前往比較涼爽的地方,但他們無法像現代一樣乘坐便利的交通工具,只能到附近一些陰涼地帶避暑。
通常,會往山上跑,加上山裡普遍會有寺廟道觀,他們生活上還是比較方便的。
其實有不少百姓會在家中或者附近的山中挖一個可以歇息的石洞出來,在夏天炎熱的時候,全家人就會搬進去居住一段時間,等氣溫降低到合適溫度時再出來。
當然,山洞肯定是要比外面要涼快很多的,稍微富裕的百姓通常會在家裡面做一番改造,這樣也能涼快很多。
比如,在家裡修一個大河塘,中間搭建涼亭之類,再或者弄個小水池等,也能起到降溫的作用。
從住宅環境上來看,這樣也會更加的舒適放鬆。
還有一些房間在古人的精心改造下,也能達到降溫的作用。
除此之外,古人還會在衣著方面也會做細心研究,通常會選用一些透氣的衣服穿在身上。
不少現代人都認為古人通常穿的粗衣麻布,實際上古代紡織業還是比較發達的,比如綢緞,布紗等,種類繁多。
在史書記載當中,唐朝的時候有人穿七八件衣服,別人站在三米開外都能看到對方肩膀上的痣,這說明當時的衣服還是比較輕薄的,那這樣薄的衣服透氣效果肯定非常好,在夏天穿行的也會是比較舒服。
封建王朝的古人面對高溫天氣,他們會採取哪些降溫方式?真的能夠有效降溫嗎?
古人會用工具降溫,比如通常皇帝如果熱得受不了,他們就會派人送些冰塊擱置在身側,當然了,這種方式只有富貴人家才享受得起,普通人家根本沒有機會享受時間。
來到宋朝的時候,很多大街小巷會賣冰塊,也會製作一些冰飲,這些冰飲吃起來不僅解暑,也是很多人能消費起的。
還有一種降暑工具較為常見,那就是扇子,這是多數古人會選擇的一種解熱方式,到現在也有很多人使用,不過作用並不是很大。
如果天氣真的太熱了,手搖扇子也只是給心理一種安慰而已。
因此,真的遇到高溫天氣,對平民老百姓來講,簡直是一場要命的災難。
恰好這場災難降臨在了乾隆八年,當時有很多地方都處於高溫狀態,其中就包括了天津,山西,山東,武漢以及北京等48處省市。
這個夏天平均下午的氣溫直超過了40度,在氣象學當中,一般一天的最高氣溫達到35或者超過35就已經算是高溫了。
如果多天高於35攝氏度,被稱為熱浪,屬於氣象災害。
古人常把這種熱浪又叫作熱該。
要知道,人的體溫通常在36到37攝氏度左右,超過這個溫度範圍,那說明身體出現了某種不適,而當時居然高達44.4攝氏度,許多人肯定會有脫水而死的風險。
據當時的統計調查,清朝京城以及周邊的郊區,在七月份中旬至下旬階段,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11400人相繼死亡。
實際人數,肯定是要超出官方統計的數據,只是未被確切記載出來而已。
在清朝,地方限制也出現了這種熱死人的情況。
有這樣的一段記載,五月的夏天過於炎熱,道路上走的人都有突然倒在地上死去的情況。
京都更為嚴重,很多販賣商品的小販兒熱得直接暈死。
福山縣是如今的山西臨汾,可見山西當時到底有多炎熱。
河北的高邑縣誌當中也有關於這年夏天的記載,5月28號至六月初六,太陽刺烤著大地。
地下被遮擋的陰暗處都像是被火燒了一般,有些稀製成的產物直接被熱化,室內器具熱得滾燙,許多向西南方生長的樹木全部枯死。
六月份的時候再來看看關於天津炎熱的記載,五月份過於炎熱,土地和石頭都被曬焦了,很多百姓從天津南府、武定府出逃,路上很多人倒地不起,從這些記載當中可以明顯地看到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熱。
古代高溫天氣熱死人,上位者如何處理的?
此時的乾隆皇帝尚且年輕,對於國家大事很是上心,但這種天氣災害他根本無計可施,最終只能下罪己詔,將責任全部攬到了自己的身上。
在聖旨當中,他是這樣寫的,從五月份開始,京城一帶地區比以往要熱得多。沉思良久,認為有可能是自己的過錯,沒有處理好政務才導致的。
這封罪己詔下達天下。
雖說給了百姓交代,但是酷熱的天氣依舊是讓人備受折磨。
身在皇宮的乾隆感受得到炎熱,他享受著內務府送來的冰塊兒,心中對這樣的天氣忍不住吟詩一首,大致意思就是表達自己享受冰塊帶來的涼爽,心裡邊兒一就是煩悶,因為他牽掛著還在被酷暑折磨的百姓,這其實可以看出來剛上位沒幾年的乾隆,他還沒有像晚年那樣昏庸,還懂得為黎明眾生考慮。
這位皇帝在自我反省的過程當中,還派許多人到城門口發放降暑的草藥和羰基,同時,還打壓了囤積糧食和水源的奸商。
在天氣炎熱的情況下,水比油貴上好幾倍,不少商人把水全部囤起來,這也是讓很多底層百姓死去的原因。
而土地也因為受天氣影響糧食。
為了防止引發旱災,乾隆讓朝廷拿出了救濟糧,幫助百姓們度過這次難關。
除此之外,他還參加了求雨儀式,雖說沒多少用處,但至少儀式上是給足老百姓安全感的。
可惜的是,不管乾隆做哪種方式,還是有大批量的百姓因為太熱死去,只有王公貴族保全性命,因為他們不愁喝水。
如果高溫天氣來臨,他們最多隻會折損更多的錢財,買冰塊兒或者精修院子之類即可。
底層百姓的沒有金錢上的支撐,無法躲避高達44.4攝氏度的高溫,那麼只能活生生被熱死了,這在當時是無可奈何的,同樣也讓我們見證到自然災害對人類造成的影響。
如今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失去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讓溫度快速上升,全球氣候不斷變暖。
總結:如今不少地區的氣溫早就高於44.4攝氏度的乾隆八年,我們為了降暑,會變得更加依賴空調、風扇等產品,而全球變暖則會繼續加重,所以現在我們應該重視。
關於氣候、溫度等方面的自然災害問題,多進行綠化種植,節能減排,用更環保的方式結束,才能減輕地球的負擔,未來也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