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初期,日軍的主戰場一直侷限在亞洲。因此,他們在軍事裝備方面還是有很大優勢的,沒有感受到什麼壓力。這種情況下,日軍士兵扛著那支又長又重的“三八大蓋”,自認為很有面子,也很“威武”!
二戰日軍手裡的主流“破爛”
可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特別是在奪島陸戰中,日軍總算見識到了一把好步槍的重要性:美軍當時裝備的M1式加蘭德半自動步槍,不僅火力十足,而且精度和射程也不比日軍的三八式和九九式步槍差。
日軍士兵一直引以為傲的38式步槍,在M1加蘭德面前幾乎成了一支“燒火棍”。沒有面子還是小事,但因為這個原因而讓士兵傷亡巨大,就不得不讓日軍高層重視起來了:於是,他們後來“依葫蘆畫瓢”搞了個四式半自動步槍。
四式半自動步槍
雖然這款半自動步槍直至日軍戰敗都沒能裝備上,但由此可見:二戰時期,半自動步槍已經大有取代老式栓動步槍的趨勢。只是因為STG44這種突擊步槍的出現,才讓半自動步槍最終“半途而廢”!
其實當時除了美軍外,蘇德兩國也一直都在為自己的半自動步槍努力著!甚至還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奇怪現象:德國士兵對蘇聯的SVT半自動步槍“情有獨鍾”,而蘇聯人又一個勁地誇讚德國G43半自動步槍。
使用SVT半自動步槍的德軍士兵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希特勒(影視)
1941年時,德國軍工部門就曾經把Gewehr41型半自動步槍給希特勒看,希望未來能替代老式的毛瑟98K步槍。
不過,希特勒當時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而且他自己作為一名一戰老兵,對毛瑟98K步槍一直抱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於是,希特勒認為:既然已經有這麼一把完美的毛瑟步槍,就不用再去摻雜其它的步槍了!畢竟一款新式步槍列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要花大價錢去重新搞一條槍械和彈藥生產線,而且會影響到德軍士兵的體驗感。
再加上當時德國在半自動步槍的設計原理上,一直都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他們在自動方式上,一直糾結了很多年。所以,德軍自己也不認為G41型是一款“有效”的半自動步槍。
而蘇聯人的半自動步槍,其實起步也很早。他們於1938年定型的SVT38半自動槍,採用的是7.62毫米口徑,在蘇芬戰爭中就已經投入使用了。
不過,蘇軍對這款半自動步槍的評價並不高:故障率高,射擊時煙霧較大等。因此,蘇聯軍工人員後來又根據前線的反饋進行了一系列改進,這就是後來著名的:SVT-40半自動步槍。
與此同時,德軍那邊的G41半自動步槍定型以後,雖然沒有得到希特勒的欣賞。但還是給前線的德軍部隊少量列裝了一些。結果在實戰中,G41半自動步槍的表現確實沒有“辜負重望”:故障率奇高,德軍士兵調侃它“缺點比優點多”!
例如G41半自動步槍的自動方式是使用導氣方式,依靠槍口安裝了集氣裝置以實現自動循環射擊。它的這種集氣方式和中國的“劉將軍”半自動步槍很相似,也很落伍!這種設計的後果就是導致步槍的可靠性很差。
因此,使用過G41的德軍士兵對這款槍開始牴觸起來,並不斷抱怨:還不如用原來的毛瑟98K步槍順手。
於是,這款G41半自動步槍此後便沒有了下文。
蘇軍的SVT-40讓德華人嚐到了苦頭,沃爾特G43來了!
1943年下半年時,德華人卻驚訝地發現:蘇軍步兵的火力越來越猛!之前德軍和蘇軍步兵對抗時能打出1:3的戰損比。蘇軍裝備上了SVT-40半自動步槍以後,德軍的毛瑟98K步槍在對抗中完全處於下風。
由於SVT-40的火力優勢很大,直接讓蘇德雙方步兵的損耗比幾乎持平了。當時,蘇軍的一些前線部隊的一個班裡已經裝備上了兩把SVT-40。
在這種情況下,德軍也希望自己能儘快換裝上新式的半自動步槍。德軍高層為了亡羊補牢,又想起了那款G41半自動步槍。可是這款槍畢竟還有很多缺陷,子彈裝填設計也必須進行改進。
1943年末,沃爾特設計公司終於拿出了自己的“彈匣改進版”半自動步槍:沃爾特G43。
該槍可拆卸的彈匣容量是10發,可以用五發彈夾供彈。它的口徑採用德式統一的7.92毫米口徑,子彈殺傷力雖然較大,但它的後座力卻不是很大。
相比較於G41,G43各方面的性能已經得到了大大提升。它的可靠性甚至不輸美軍的M1加蘭德,在東線那種寒冷的戰場上正常使用沒有任何問題。
作為二戰時期最優秀的半自動步槍之一,G43率先裝備給了王牌黨衛軍部隊,主要配發給了那些精銳狙擊手和士官。
當時德軍狙擊手最愛使用這款步槍,他們終於可以不用擊發一次就拉一次槍栓了,從而大大降低了自己暴露的幾率。
而且,在700米內G43的威力和精度也是十分出色的。一名德軍王牌狙擊手在西線戰鬥中,就曾經使用沃爾特G43殺傷了近50名盟軍士兵,他的最遠擊殺記錄是在700米左右。
戰爭後期,東線的德軍部隊也獲得了大量的G43半自動步槍,一些部隊的步兵班裡會有兩至三支。
蘇聯人誇G43,德華人誇SVT40,卻都逃不過“曇花一現”的命運!
蘇聯的SVT,德國的G43,它們其實一開始都有替代老式步槍的趨勢。不過在戰爭結束後,它們都只是扮演了一個“曇花一現”的小角色。
首先,蘇聯士兵其實不是很喜歡SVT半自動步槍。因為它的結構太複雜,保養難度很高。因為它的槍彈使用的發射藥有腐蝕性,蘇軍士兵平時要很勤快地擦拭和保養,稍不注意就會發出故障。
再加上蘇聯軍工生產線的問題:在前線戰局十分危急的情況下,蘇軍必須在短時間內生產大量槍支,以滿足前線的巨大需求,而這些只有莫辛納甘能做到,生產工藝複雜的SVT很難勝任。
其次,SVT系列半自動步槍又長又重,全槍長達1.226米,空槍重3.85公斤。再配上一隻10發彈匣,它的重量就超過了4公斤。和莫辛納甘相比,蘇軍士兵們機動時感覺不是很輕便。
後來蘇軍大量列裝上了波波沙衝鋒,他們認為“莫辛納甘+波波沙”才是步兵最佳的火力組合。因此,SVT半自動步槍剛出道不久,也就被逐漸打入冷宮了。
不過,當時德軍繳獲到了不少SVT-40半自動步槍。他們卻對這款蘇式半自動步槍愛不釋手,甚至有人拿著它一直使用到戰爭結束。
畢竟,德軍士兵的文化程度要比蘇軍稍高一些,他們對槍械的保養更有心得。因此,在德華人手裡,SVT-40反而成了“搶手貨”。
而另一方面,蘇軍繳獲到了德華人的G43半自動步槍後,他們也是連聲稱讚!當時蘇軍還把G43和自己的SVT-40半自動步槍進行測試對比,結果他們得出一個結論:G43要比SVT-40性能更好。
這就很有意思了:蘇德兩大死對頭,居然在這方面都變得謙虛起來,一個勁地誇對方的半自動步槍好!
而G43半自動步槍之所以沒能全面取代毛瑟98K,並不是因為它自身的問題,而是由於一個新的“競爭者”:STG44突擊步槍。
STG44突擊步槍
其實這款半自動步槍德軍自己一直是很認可的,但是STG44突擊步槍卻要更好:既有衝鋒槍的火力,又有步槍的精度和威力。
再加上戰爭後期德國資源匱乏的原因,他們必須捨棄一些雞肋武器的生產,包括G43半自動步槍。
G43半自動步槍雖然在戰爭中沒有正式停產,但它還是在無聲無息中“壽終正寢”了。無獨有偶,戰爭結束後蘇聯人的SVT40半自動步槍,也很快退出了歷史舞臺!因為他們很快就擁有有了更好的選擇:AK47。
結語
從1943年末到1945年,德國沃爾特G43型半自動步槍一共生產了40萬左右。如今,它已經是世界軍迷們十分鐘愛的收藏品,一支品相較好的G43原版步槍,可以賣到很高的價錢。
而蘇聯的SVT系列在戰爭中的產量要比G43高很多:SVT-38大約生產了10萬把左右,後來生產的SVT-38都被送回工廠重新改裝成SVT-40。二戰結束時,SVT-40半自動步槍的產量超過了100萬支。
這兩款優秀的半自動步槍,雖然來自於兩個不同的敵對國家,但它們卻有著很相似的命運:生不逢時,無疾而終!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