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世子擊繼位,史稱魏武侯。作為魏文侯的長子,魏武侯也是很有作為的人,還是太子的時候,就有不少高光時刻。

公元前412年,魏擊領兵攻打秦國繁、龐二地,將當地百姓遷入魏國境內,打響魏國的秦國宣戰的第一槍。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以樂羊為統帥,領兵攻打中山國,魏擊隨軍出征。在吞併中山國後,魏擊被封為中山國君,由趙倉唐輔佐,坐鎮中山,安撫當地百姓,希望和平相處,這樣一個繼承人堪稱優秀。魏武侯繼位時的魏國也說不上多強,就是把鄰國都揍了一遍。魏國在李悝變法後,國力大大增強,為了獲得與之相對的國際地位,魏武侯開始行動。魏武侯三年,魏國討伐鄭國,在注地重創救援鄭國的秦軍。魏武侯五年,魏武侯聯合三晉聯軍,攻取楚國的榆關,打開魏國通往中原的門戶。

魏武侯七年,秦、魏爆發陰晉之戰,魏國大勝秦軍。也是在這一年,魏武侯與齊康公在濁澤會盟,幫田氏和周天子搭上線。魏武侯十年,魏武侯以趙國內亂為藉口,發兵攻打趙國。魏武侯十一年,魏武侯與秦國的庶長改聯合扶持公子連回國繼位。在離開魏國前,公子連承諾,只要魏武侯還活著,秦國就不會和魏國開戰。魏武侯十二年,魏國聯合趙國在靈丘大敗齊國。魏武侯十三年,魏國討伐趙國直達兔臺。魏武侯十四年,齊、魏聯軍再次攻打趙國,戰爭永遠是魏武侯時代的主旋律。

一個國家能夠常年發動戰爭,是其國力強大的表現。但魏武侯四面征戰的同時,危機也悄然埋下。魏國的危機有內外兩方面,內部魏國出現了嚴重的人才流失。平心而論,魏武侯也不是多麼刻薄的君主,田子方讓他當街破防,他還向對方認錯。在對待臣子和人才方面,他雖然沒有他爹的真誠與禮貌,但也不是剛愎自用的人。人才流失的問題不能全怪他,我們拿吳起舉個例子,在魏武侯執政初期,相國李悝不幸病逝,魏武侯根基未穩,他便任命親信田文為相國,這個舉動讓吳起十分不滿,畢竟從功勞上,從能力上,自己都能把田文碾成渣渣。吳起左想右想想不通,右想左想也想不通,就找到田文對線,結果直接被田文說得啞口無言。其實魏武侯也沒有忘記吳起,他親身前往西河郡視察,然後就被直男吳起給整破防了。隨後君臣就這樣尷尬的相處著,可是他們兩個就在公叔痤的挑撥下雙雙破防。魏武侯不再信任吳起,吳起也離開了魏國,並在未來繼續讓魏國破防。

吳起是很有代表性的士人,對功名的極端追求,對君主的高度要求,對歸屬的高度摒棄,對威脅地位的人極力摧殘。相對於安享人生,他們的常態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以及吃了上頓為下頓的幸福人生,也就是田子方口中的貧賤之人,當你給予時,我是你最鋒利的劍,但當你不再重視我時,我將是別人手中最鋒利的劍,這就是士,一怒而諸侯懼的士,他們的不忠誠讓君王憤怒,但他們的才能也讓君王垂涎三尺,這是士人群體的特質。另一點就是大環境的變化,你魏國招賢人搞變法,那我們也可以招賢人搞變法呀,畢竟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士人多的是。那些在魏國不受重用,或是被排擠的人就會到其他國家另謀高就。

被魏國迫害最深的秦、趙、楚三國也先後開始改革,人才流失是魏國衰敗的內因,外因就是時代變了,在魏國四面擴張的同時,其他國家也在擴張。南邊的楚國在和越國一起搞死吳國後,開始持續性的小摩擦,在和越國兄友弟攻的同時,楚國也在向北擴張,奪取了不少鄭國的土地,由此與三晉產生摩擦。西邊的秦國雖然被魏國暴打,但天下很大呀,西邊的小戎狄們,南邊的蜀國,還有旁邊的南韓,我幹不過魏國,還打不了你們,秦國就開始找他們麻煩。而東邊的齊國雖然經歷了田氏代齊,但沒有掀起動亂,隨後便開始給三晉搗亂,今天跑到趙國去劫掠,明天找找魏國的麻煩。此時三晉內部也出現分裂的趨勢,南韓作為魏國的老牌盟友,在魏國擴張的同時也開始行動起來。鄭國,作為天下中心之地,它肥沃的土地與稠密的人口足以讓任何國家眼饞。

南韓就開始了行動,從公元452年韓虎謀取陳皋開始,到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正式滅亡鄭國,南韓耗盡六代國君,還險些被鄭國反撲,才吞下這塊肥肉。為了穩定鄭華人民,韓哀候還將都城定在鄭國舊址,改稱新鄭,南韓也由此步入強國之中。另一位趙國則是直接和魏國開火。公元前386年,趙烈侯去世,趙敬侯繼位,公子朝覺得自己也有能力繼位,就想造個反,可是連個水花都沒濺起來。造反失敗的公子朝逃往魏國,魏武侯也想管管趙國,就幫助公子朝一起攻打趙國新都邯鄲。這件事直接造成趙、魏決裂。公元前383年,趙國發兵討伐魏國的附庸衛國,魏國大怒,聯合齊國在兔臺大敗趙軍。公元前382年,趙國再次攻打衛國,衛國急忙找到老爹魏國幫忙,眼見兒子被欺負,魏武侯親自披甲上陣,聯合齊國向趙國發兵,導致趙國戰敗,魏國趁機奪取了剛平,一路打到中牟。

公元前381年,趙國攻打魏國,準備奪回失地,魏武侯也發兵討伐趙國,但這次趙國學聰明瞭,他選擇與向楚國聯合,經歷吳起變法的楚國也想找魏國敘敘舊,便命吳起馳援趙國。楚軍跨過黃河,深入魏國地界,在州地擊敗魏軍後,將軍隊駐紮在林中,切斷了魏國河內與首都安邑的聯繫,魏國被迫回師救援,趙敬侯趁機奪取魏國的刺蒲,又在第二年奪取魏國的黃城。公元前380年,齊國發兵攻打燕國,攻佔桑丘,燕簡公向趙敬侯求救,三晉組織聯軍大敗齊軍。公元前378年,齊國再次出兵攻打燕國,燕簡公再次向趙敬侯求救,三晉再次組織聯軍大敗齊國。三晉聯軍攻入齊國本土,直至靈丘。就在魏國四面開戰的時候,中山國趁機復國,趙國眼冒綠光先後兩年討伐中山國,並與韓魏瓜分了晉國國君最後的一點土地。

這便是戰國,一切只為了利益與生存,沒有任何猶豫。兼併戰爭的規模擴大與環境的急速惡化,從根本上剷除虛偽的信任與多餘的道德貴族戰爭的時代結束了。

公元前370年好戰的魏武侯去世,他的兒子公子緩和公子瑩爭奪君位,趙韓兩國趁機干涉,趙國想殺掉公子瑩,割取魏地,而南韓則是想把魏國一分為二,以此來削弱魏國,但趙國沒同意,南韓就退兵了,公子瑩這才得以集中軍隊擊潰趙國和公子緩的軍隊。公子瑩就是我們熟知的大魏王,不過歷史上他叫魏惠王,魏惠王接手的魏國,國力依然強盛,軍隊依然強大,但面對開始改革的列國,已不再是碾壓的態勢,所有的國家都已壓上戰爭的砝碼,身處天下之中的魏國已經陷入了四面為敵的危險局面。

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1982年,蕭芸寫的一封信,改變8000萬知青命運,自己卻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