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後宮和外朝的一系列鬥爭,武則天終於如願當上了皇后。聰明的武氏,極力向世人展現自己母儀天下的形象——先是效法長孫皇后寫了一篇《內訓》,然後又召集一批筆桿子為其撰寫了一批訓誡婦女、太子、親王的書籍。作為一個農業社會,歷代王朝都十分重視農業,因此典禮中有皇帝親耕,皇后先蠶之禮(指祭拜蠶神嫘祖、並採桑喂蠶,以鼓勵華人勤於紡織的禮儀)。王皇后出身貴族,從未行“先蠶禮”,而武則天成為皇后以後,曾五次舉行“先蠶禮”,以為天下婦女榜樣。如果不出意外,她將以賢妻嚴母的形象被歷史寫入“皇后傳”。
還有一點很關鍵,那就是李治一直覺得李弘像自己,所以決定把帝位傳給他。如果廢掉武氏,不但李弘太子位不保,其另外三個兒子也不可能當上太子。
至於李治害怕武則天專權,那純屬無稽之談!其實他更害怕的是自己一旦駕崩,大唐將面臨主少國疑的局面,而作為太后的武氏沒有權威鎮住大臣們。
所以,李治是在用上官儀的人頭提升武氏權威,同時敲打一下武氏,讓她不要亂來。上官儀死後不久,李治夫婦並稱“二聖”,每次上朝武氏都要垂簾於後,這意味著她的權威進一步加強了。
由於篇幅有限,後續我們將繼續連載更新相關內容,有興趣的可以關注。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