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春秋中期,晉楚兩大國爭霸。雙方都還算謹慎,輕易不敢開戰,爭霸百年,真正的大戰,也就打了三回。楚莊王時代的邲之戰,是楚國唯一獲勝的一次。

楚國就有大夫建議說,咱們應該把失敗的晉軍的屍體,堆積成一個小山丘,這叫“京觀”。是對我們偉大勝利的記錄,也是告訴子孫後代,“無忘武功”。

楚莊王否定了這個建議,並發表了長篇演說。

他先拿“武”字的寫法破題,止戈為武,戈是武器,止是停止,意思是,能夠停止使用武器,也就是能夠消除戰爭的人,才是真的武。

於是楚莊王回顧了周武王伐紂,還引用了好幾段《詩經》。像周武王那麼大的德行,除掉的是商紂那樣的暴君,滅商之後就武器入庫了,從此天下人民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了,這種情況下,建個京觀,那是合理的。言下之意是,我比不了周武王那麼偉大,眼前的晉軍將士,也絕不像商紂那麼邪惡,他們“盡忠以死君命”,是為國英勇犧牲的,我們對他們應該保持一點敬意。拿他們當京觀的建築材料,過分了。

楚莊王進一步展開,要稱得上“武”,要滿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這七項標準。他自我批判,認為自己一項也沒達到。

最終,楚莊王“作先君宮,告成事而還。”建了一個臨時性的宗廟,把歷代楚王的神主都放進去,彙報了一下成功。京觀是給所有人看的,沒什麼好炫耀的;祭祀宗廟是給楚華人看的,關起門來還是要好好開心一下的。

楚莊王的這段演說,算什麼水平?

文字學者很容易挑出毛病來。止戈為武是一個明顯錯誤的解釋,武字裡這個止,不是停止是腳趾。一隻腳,一杆戈,就是表現的一個手持武器的戰士。武的涵義就是好勇鬥狠的,沒有楚莊王講的那個高大上的內涵。

歷史學家大概也不佩服。因為他扯什麼周武王伐紂,也不是真實的歷史。什麼周武王伐紂之後就天下太平了?那後面還有周公東征幹嘛!

邏輯學家聽了那個“武有七德”,則可能感覺這個一二三四五六七,排列得根本沒邏輯啊。

但當時演講的效果,大概是很好的。

楚莊王這番話,是說給楚國的大臣們聽的。當時楚國的大臣分兩派,有好戰的少壯派,這時候意氣風發,才會提出建京觀的建議來。楚莊王這麼說,是提醒他們不要打了勝仗就翹尾巴拎不清。另一派包括著名的賢相孫叔敖在內,開始都是反戰的,這話對他們則是安撫:雖然如果聽了你們的建議,就沒有這次偉大的勝利,但是我並不認為你們錯了。武有七德,這麼些年來輔佐我,讓我能夠比較接近這個標準的,不是好戰分子,而是你孫叔敖,所以你們的功績,我也還是充分認可的。

另外這話也是說給中原諸侯國聽的。這麼些年楚國被中原華夏鄙視作蠻夷,這番話傳遞的信息,卻是對西周以來的華夏傳統文明的認同,而且表達了一種尊重生命,反對戰爭的觀念。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信奉的是同一種價值觀。所以認我做霸主,不但從利益上說,我比晉國靠譜;從文化觀念上說,也沒有什麼障礙。

所以楚莊王這個演講,含蓄地敲打了主戰派,防止盲目樂觀;體貼地安撫了主和派,肯定工作成績;宣揚了華夏的普世價值,對中原各國表示了友好;但最後的儀式,是祭拜宗廟,強化楚華人的凝聚力……可以說各方面的利益和情緒,都照顧到了。而如果說他這個演講,要在文字學、歷史學、邏輯學上,展示更高的學術造詣,這些效果恐怕反而沒有了。止戈為武是一個多麼精彩的解釋,一下子就能把大家的情緒都調動起來了。面對公眾的演講,好像很有文化,效果是好的;真的很有文化,反而容易砸鍋。

所以專家學者和政治家,特別容易互相不理解。因為大家要利用同樣的文化資源,但是目的不一樣,評價標準也就不一樣。學者看政治家,容易覺得你好像在引經據典,其實是胡說八道;政治家看學者,用後來漢宣帝的一句話說,叫“俗儒不達時宜”,你們這些書呆子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時代所需要的東西。這種事當然不能簡單說誰對誰錯,只是很多悲劇,確實也就是這麼發生的。

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王昭君的畫像被還原,其長相一言難盡,看上去還真有點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