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蒙古鐵騎橫行無忌,鐵蹄踏遍歐亞大陸,各國軍隊在蒙古鐵騎面前都毫無還手之力,南宋當然也是如此。蒙古人先後滅掉西夏、金國,然後又攻破南宋,順利入主中原,建立了強大無比的元朝。
不過,無論多麼強大的封建王朝都逃脫不了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勢,沒有哪個朝代能長盛不衰,元朝自然也是如此,在延續九十多年後,這個昔日強大的王朝驟然崩塌,被明朝所取代。
導致元朝滅亡的因素有很多,而起主導作用的則是皇帝昏庸無道,國內奸臣當道,甚至到了生死存亡的時期,國內大臣們仍舊在爭權奪利,互相爭鬥。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使在元末時期,元朝仍舊存在不少能征善戰的將領,比如孛羅帖木兒。
子承父業,聲名鵲起
孛羅帖木兒出生於蒙古貴族家庭,其父答失八都魯是元朝名將,官至四川行省左丞相。元末,由於元廷的腐敗以及統治者的昏庸無道,天下陷入到農民起義的烽火中,其中以劉福通的紅巾軍勢力最為強大,他率領農民軍與元軍作戰,取得多次勝利。
元順帝聽到消息後大驚失色,不敢相信自己強大的軍隊會被一群農民打敗,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他派遣在襄樊防禦的答失八都魯到河南同劉福通作戰,而孛羅帖木兒同樣在父親軍中征戰,在父子齊心合力下,劉福通被打得節節敗退,起義軍聲勢受到嚴重打壓。
至正十七年,答失八都魯中紅巾軍離間計被劉福通打敗,之後在征戰失利的陰影中憂憤而死,在父親去世後,孛羅帖木兒受元順帝命令接管了父親的軍隊:
是月,詔答失八都魯子孛羅帖木兒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總領其父元管軍馬。
孛羅帖木兒不僅繼承了父親的勇猛,在軍事謀略上還要更勝一籌,先是在衛輝擊敗劉福通,收復濮州,隨後又在彭城擊敗沙劉等紅巾軍,在曹州之戰中,孛羅帖木兒率領大軍從北門突入,擒獲紅巾軍任命的宰相、知樞密院等重要將領,繳獲其印信、金牌等。
紅巾軍見不是孛羅帖木兒的對手,於是調整作戰計劃,轉而繞過河南直接進攻元大都,這種調整的確出人意料,元順帝趕忙命孛羅帖木兒領兵鎮守大同,防禦紅巾軍的進攻,經過數日交戰後,孛羅帖木兒成為拯救大都的英雄,受到元順帝的重用。
元朝內部爭鬥加劇
至正十九年,也就是孛羅帖木兒鎮守大同期間,與察罕帖木兒發生了爭執,兩人為了搶奪晉、冀兩地發生了武力爭鬥,由此兩人之間不斷髮生摩擦。
至正二十二年,察罕帖木兒被紅巾軍王士誠所害,其子擴廓帖木兒(王保保)繼承父親的職位後,與孛羅帖木兒之間的仇恨有增無減,元順帝多次派人調解兩人之間的矛盾,但都無功而返。
當時,元朝內部權力鬥爭正值白熱化階段,朝中大臣分成兩派,一派支持元順帝,另一派則支持太子愛猷識理答臘。元順帝以御史大夫老的沙、知樞密院事禿堅帖木兒以及孛羅帖木兒等為外援,而太子則主要依靠皇后奇氏、丞相搠思監以及大將王保保,兩者爭鬥不絕。
太子在皇后以及丞相的支持下,逐漸把持朝政,這引起朝堂上下的不滿,於是老的沙想要藉助元順帝的名義誅殺對手,結果沒有成功,反而遭到太子的追殺,老的沙、禿堅帖木兒等人無奈逃到孛羅帖木兒處躲藏起來。
太子數次向孛羅帖木兒索要老的沙等人都被其拒絕,於是太子向元順帝施加壓力,元順帝迫於威脅只好下令剝奪孛羅帖木兒的官爵並削其兵權,孛羅帖木兒拒不奉詔:
辛卯,詔以孛羅帖木兒匿老的沙,謀為悖逆,解其兵權,削其官爵,候道路開通,許還四川田裡。孛羅帖木兒拒命不受。
此後,孛羅帖木兒直接起兵圍住了大都,太子見勢不妙逃亡,而元順帝在脅迫下又下旨恢復孛羅帖木兒的職位,由此可見,元順帝在當時已經失去了手中的權力,成為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而元朝最後的實力也是在內鬥中被消磨殆盡的。
幽禁皇后,索要皇帝寵妃
至正二十四年八月,孛羅帖木兒在攻入大都後被元順帝封為中書右丞相,總領天下兵馬,在登上相位之後,孛羅帖木兒也志於恢復元朝強盛,制定了很多政策維護元朝的統治,可這些挽救措施對於岌岌可危的元朝來說已經無濟於事。
而在權力的腐化下,孛羅帖木兒也逐漸變得驕奢淫逸起來,好色之名更是傳遍朝野。
至正二十五年三月,孛羅帖木兒矯詔將元順帝皇后奇氏幽禁在宮外,並命令手下嚴加看守,五月,奇皇后被放回宮,按照《庚申外史》的說法,奇皇后之所以能夠回宮是因為她與孛羅帖木兒曾經共處一夜:
祁後初出厚載門外,居造作提舉司局中。或言孛羅因夜巡警,至後所留宿,故後復得入宮。
奇皇后為了安撫孛羅帖木兒還不間斷地給他送美女,甚至還答應將女兒嫁給他,不過這並非奇皇后本意,而是孛羅帖木兒強迫,所以每當孛羅帖木兒催促成婚時,奇皇后總以嫁妝尚未準備充足為由拖延時間。
孛羅帖木兒可沒有那麼多耐心,他看出奇皇后並非真心將女兒嫁給他,為了提早“享受”公主,他直接在約定婚期的前兩日將公主接入府中,此時他還不忘通知奇皇后別忘了將嫁妝送到他府上。
不僅如此,孛羅帖木兒還看上了元順帝的寵妃,強行向元順帝索要妃子:
七月,孛羅索帝所愛女子,帝曰:“欺我至此耶!”
即使元順帝再大度也不會輕易讓出自己的女人,他不願意再忍受孛羅帖木兒的囂張跋扈,於是派人刺殺孛羅帖木兒,至此,權傾一時的名將孛羅帖木兒走完了他荒唐的一生。
結語
元朝內部無休止的內耗為朱元璋崛起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他採取先是兼併各路起義軍,逐步蠶食他們的地盤以擴充實力,然後與元朝決一雌雄的策略逐漸壯大。
正當朱元璋聲勢浩大之際,元廷仍然沒有放棄內耗,元順帝對元朝僅剩的柱石王保保起了疑心,不斷削弱王保保的實力,這也難怪元朝會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