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始皇大一統後,封建制登上歷史舞臺,但在前進的途中,也曾遭遇過倒車,沒有生命力的分封制曾三次入侵,分別是西漢分封、西晉分封和明初分封。
值得一提的是,這三次分封也無一例外地引發了內亂,西漢分封引發七國之亂,西晉分封引發八王之亂,明初分封引發了靖難之役。這三次歷史教訓一次又一次地證明,分封制在封建歷史的進程中確實沒有機會了。
如果說西漢、西晉的分封還可以被視為對分封制的倚重,那麼在封建制運行了一千多年後,朱元璋再興分封,他又是出於何種考量呢?
一般被認為有三重因素:
其一,來自內部,實現“平民”對地主的管控
朱元璋和劉邦一樣,都是平民出身。一個平民要建立一個封建王朝,如果沒有封建地主的支持,幾乎是不可能實現夢想的。
元朝在中原的統治,重在掠財輕於治理,北方人口少也相對落後,南方經濟則相對發達。因此南方多地承擔起了為元朝輸送糧財的重要經濟通道,江南是元朝的稅收基地,糧食供應也主要來自江浙、江西、湖廣等地,外加河南、陝西、遼寧等地。
元朝又將人口進行了四等劃分,其中第三等為漢人,四等為南人。元朝的漢人意義有些特殊,是指原金朝統治下的漢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而南人則專指原南宋統治下的漢族和其他各族人。
元朝在人口等級上的劃分,也使得漢人,特別是南人,對北方的元朝統治在情感上更為憎恨,從而引發南北方在思想文化上的對立與隔閡。元末農民起義較為頻繁的地區也戲劇性地出現在南方,最後致使元大都、元軍都出現缺糧現象,釜底抽薪走向滅亡也正常。
儘管元朝對人口進行了等級劃分,抬高蒙古貴族地位,對漢人實行高壓政策,但這其中並不包括漢族的地主豪強在內。
早在蒙古滅金初期,漢族豪強地主就乘勢建立起自己的軍隊以自保,並很快向蒙古靠攏,成為了蒙古統治者的幫兇。對於早期投靠蒙古的漢族豪強,蒙古統治者給予的是與蒙古貴族同等的至高地位。
特別是在忽必烈主政中原後,他利用漢人文化進行治理,控制了北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並且在南征大理、吐蕃也取得了勝利之後,他的聲望在漢族地主階級中日漸上升,許多漢族豪強士紳向他靠攏,願意接受他的統治。比如劉秉忠、張文謙、許衡、姚樞、楊惟中、郝經、王文統等漢族地主知識分子,都是忽必烈的謀士,以及劉整、史天澤、張柔等一批武將。這些人為忽必烈攻滅南宋也奠定了基礎。
在忽必烈奪取汗位之前,他早已跳出了蒙古“黃金家族”的小圈子,逐漸成為懂得漢法的新的封建統治者。元朝滅宋時,忽必烈已建立起完備的封建統治秩序。
鑑於江南地區在財政上的重要性,元軍南下作戰時採用了較為溫和的手段,他們已經意識到注意保護江南財富,在取得江南後,也十分重用漢族地主,因此,南方的漢人地主在元朝也是受到優待的。
封建王朝本身就是一個地主階級的政權,元朝的統治同樣也是一樣。到元末時,元朝軍隊早已失去了元初時的勇猛彪悍,不論軍官還是士兵都早已腐化,元末的最後二十年基本都是地主階級武裝力量在戰鬥,而數量最多的也是漢人地主的武裝力量,特別是安徽、浙江地區的地主階級。
在朱元璋加入起義軍之前,儘管農民軍起義的面很廣,戰爭區域也很大,軍事力量發展也很快,但不論是劉福通,還是徐壽輝,均各自為政,互不配合,很難取得大得進展。
在朱元璋加入起義軍之後,他出身農民,痛恨地主是肯定的,但隨著軍事鬥爭的不斷升級,他發現單單只是打擊地主、消滅地主,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對地主的打擊只會激發他們的頑強抵抗,但如果要想建立一個政權 ,沒有地主階級的支持是不行的。所以,只有聯合地主階級,與他們合作,取得他們的支持,起義軍才有可能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而這些地主階級看到元朝政府不行了,轉頭支持朱元璋也不失為一種上策。於是很快,在朱元璋的陣營裡出現了劉基、李善長、馮國用、宋濂、章溢、葉琛等,這些人都陽浙江、安徽地區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在地方上很有威望,也都有自己的武裝力量。
由此可見,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既有群眾基礎,也有地主階級的擁護。那麼對於北方,特別是蒙古政權還未完全消滅之際,如何加強對北方的管控,特別是對那些被元朝統治過的漢族豪強的控制,這是他要考慮的問題,實行藩王分封,讓軍隊進駐進行威懾,在當時情況來看,也不失為一種上策。
相比西漢的分封,明初的藩王權力有限。西漢時的諸侯在自己的地盤上是完全自治的,有調兵權、使節權、官員任免權。這些權力在文景帝時期才逐漸被收回。而明朝的封藩區域,官員任免權、治權都是通過中央的官僚系統運作。
朱元璋對兒子們的分封,只給予了兵權,沒有給予治權。所以,明朝分封的藩王,從本質上來看,僅是就藩於邊境一線,對內可以震懾北方漢族地主豪強,對外又可抵禦外部勢力入侵,是擁有精銳重兵的監軍塞王。
其二,來自外部,對蒙元殘餘勢力的忌憚。
1368年,朱元璋的軍隊拿下了北京,但元順帝跑了,跑到了蒙古。元順帝雖然捨棄了北京,但他的軍事力量依舊強大,並且仍然保持著完整的政治機構。所以,朱元璋拿下北京並不代表著元朝統治的結束,元統治者只是跑到了蒙古繼續執政。1402年之前國號以“大元”為主,史稱北元;1402年之後國號則以“蒙古”為主,成為明朝的強硬的外敵。
所以,在明初洪武年間,明朝與北元政權有過幾次激烈的戰爭。比如太原之戰、嶺北之戰、沈兒峪之戰,捕魚兒海之戰。甚至到了朱棣篡位之後,在永樂年間也進行了三次大戰,比如克魯倫河之戰、兀兒古納河之戰、忽蘭忽失溫之戰。再往後還有土木堡之戰、北京保衛戰等。可以說,北邊蒙元勢力一直“伴隨”著明朝的統治。
對於明朝所面臨的外部局勢,朱元璋也瞭如指掌,從明朝的東北到西北,再到西域,相繼被北元、東察合臺汗國、帖木兒帝國等蒙古勢力包圍和佔據。他們對於明朝的江山虎視眈眈,隨時想著要重返中原,明朝的外部局勢並不樂觀。
在面對外患的形勢下,為了加強北邊的防禦,防止蒙元勢力的反攻,在北方設立防禦系統派駐重兵就成為一種必然。那麼把軍隊交給誰呢?交給部將,朱元璋不放心,一旦部將叛變,就會給老朱家造成不小的麻煩。只有交給自己人,他才放心,於是就實行了分封,將軍權交到自己的兒子手上。
藩王府都設有自己的軍隊,同時如果接到皇帝的命令後,還可以指揮當地的軍隊。在有軍事行動的時候,地方軍都要接受藩王的指揮。這樣一來,就把每一個邊防地區的軍隊基本都直接控制在了中央指揮之下了。
由此可見,朱元璋的分封制私心很重。那麼他有沒有想過藩王不聽話的情況呢?從他分封的佈局來看,實際他也考慮了。
明初分封有講究,北部的遼、寧、燕、谷、代、晉、慶、肅,以及南部的蜀、岷、靖江,為最外圍,主要負責守衛邊疆,直面外患。而秦、周、魯、齊、湘、楚,則在內部拉開一圈五百公里外的內部屏障。
朱元璋這樣的設計是有用意的。如果外圍的藩王要叛亂,那麼必須要經過內圍藩王的屬地,這樣,內圍藩王與中央就形成了一股與之對抗的力量。如果內圍的藩王要叛亂,同樣,外圍藩王與中央也可形成夾擊之勢。總之,中央的統治是有保障的。
那麼,為什麼朱棣叛亂成功了呢?一是太子朱標過早去世,無形之中改變了很多局勢;二則是朱元璋對開國功臣的殺戮太過龐大,動則幾萬人。朱棣起兵時,明朝的戰將都是二三流角色,軍事優勢已然喪失;再者,由於功臣集團與帝王在利益上的一體性,如果他們還在,勢必會全力擁護建文帝的統治。但遺憾的是,功臣集團覆滅了,隨之建立起的是一支官僚體系。對於做官的人,朱棣叛亂就是皇家內部事務,沒有改朝換代的風險,從利益上來看,和他們關係不大,誰當了皇帝,他們還一樣當官。所以,這些官僚大多呈觀望態度,不會盡力去為建文帝服務。其三,李景隆確實是一大敗筆,空耗了五十萬大軍,最後還大開城門迎接朱棣,讓朱棣很快收到了“擒賊先擒王”的效果。最終,分封制又一次宣告失敗。
其三,來自都城。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建都南京,也有著他的考量。國家是建立了,中央政權也有了,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吃飯問題。
國家的官員和軍隊靠什麼吃飯呢?此時南京的地理位置優勢就顯現出來了。江蘇、浙江、安徽這些地方經濟發達,是糧食和棉花的產區。這樣的地理條件為朱元璋建都南京提供了食物和穿衣的保證。
那麼以往朝代建都洛陽、開封、西安時,他們靠什麼呢?這就涉及到中國歷史發展中經濟重心轉移的問題。在漢唐時,有絲綢之路,邊境貿易,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基本是一體化的。到了唐中期後,由於西北政局長期動盪,中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在宋朝之前,國家的政治中心長期在關中和洛陽,到了宋代之後,經濟重心與政治中心出現了分離,經濟重心轉移到了東南沿海地區。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戰亂,歷史中的戰亂基本發生在北方,戰亂也是誘發人口遷徙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以往古都不會有吃不上飯穿不上衣的情況,但到了朱元璋時代,如果再回到北方,就會面臨這種尷尬的問題。
其次,朱元璋的勢力也是以南京為基地發展起來的,地理位置也算險要。但南京偏安江左,對北部邊防鞭長莫及。但此前在南京建都的宋、齊、梁、陳,都是短命王朝,這也令朱元璋很是糾結,他甚至還想過回鳳陽建都呢。
所以,朱元璋最終建都南京,是對自身實力以及南京優越的地理位置雙重考慮的結果。那麼到了朱棣為什麼要遷到北京呢?
其一,北京是朱棣的肇興之地,本身地理位置也險要,此前遼、金、元在此經營過,也有著一定的建都基礎。其二,從政治需要來看,明初北方的蒙古貴族不斷南下襲擾,為了有效抵禦蒙古貴族的入侵,加強北邊防務,將北京作為政治中心,也比南京更為合適。其三,在永樂時期,在東北、西北地區的開發經營有了一定的成績,國土面積也進一步擴大,加強對邊疆地區的控制和管理,建都北京也比南京更為有利。其四,京杭大運河的疏通,有效解決了南糧北運的問題,北京也沒有了後勤保障的困擾。因此,朱棣遷都北京是明智的選擇。
朱元璋建都南京有自己的理由,朱棣遷都北京也有著成熟的條件,從一國統治的大角度上講,沒有什麼問題。但從對邊疆統治上來看,建都北京更有利於對周邊的管控。
朱元璋當然也意識到南京建都的利弊,更加看到北邊蒙元勢力的兇猛,所以,分封制的出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為彌補建都南京不足之處的一個補充辦法。
綜上所述,以上三個因素,最終導致了朱元璋再行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