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說起古代,很容易就會聯想起那些古代的帝王,他們的身份往往象徵著無盡的財富和至高無上的權力,可是這也並不是絕對的。

歷史上的孝靜帝元善見就一直被臣子打壓著,過得十分的憋屈,甚至這位大臣在喝酒的時候,都敢對他出言不遜,還直接令人動手毆打起來,實在是讓人顛覆了認知。

這個大臣,就是高澄,在他命人打完皇帝之後,他不僅沒有被處罰,反而在不久之後就堂而皇之的帶兵進入皇宮,質問孝靜帝元善見為什麼要造反,這倒打一耙的功夫也著實厲害,可以說這是最搞笑的“皇帝造反”了。

登基為帝,受制於人

元善見是什麼人?又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呢?其實他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孫,清河文宣王元亶的世子,他的母親是清河王妃胡氏,也就是靈太后的堂侄女。

而這個皇位原本會落到元亶頭上,可是因為元亶在手中的權力逐漸大起來之後,表現得太過驕傲自負,因此錯失了皇位,這才轉而落到了元善見的手中。

至於這一切事情的始作俑者——高歡,一個驍勇善戰的將軍,他在北魏末年局勢極端混亂的情況下,從河北起兵,一路誅除亂臣賊子,以強勁的作戰能力穩定了局勢。

在公元532年的時候,在高歡的精心挑選下,一個名叫元修的人被扶持登上了帝位,成為了北魏的皇帝,史稱孝武帝。

一開始,元修感念高歡一路浴血奮戰扶持之恩,在他當上皇帝之後,就封高歡為大丞相、大將軍、太師等要職,同時也給了他極大的權力,因此君臣二人相處也還算不錯。

但是,高歡作為扶立社稷之人,又官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難免有些飄飄然,更是時常做出一些越矩的事情來,有時候一些大事他也直接一人拍板,而這也就逐漸引發了他與元修之間的矛盾。

元修雖然感念高歡的功勞,但是他作為一個想好好為國家做事的人,卻十分不喜歡所有的大事都由這位丞相一人說了算,而且在朝堂之上,自然也有不少看不慣高歡平日行事的人。

另外還有一些想鞏固皇權的人,在他們的不斷進言下,皇帝和丞相之間也因此漸漸產生了嫌隙,猜疑也越來越大,最終二人更是發展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

於是,在北魏孝武帝公元534年,兩人之間的大戰徹底爆發了,高歡越過皇帝元修操控了所有人的生殺大權,於是元修以將伐南朝的名義,開始大肆調集兵馬,準備藉此討伐高歡,兩人也徹底決裂。

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場所謂的大戰卻是“雷聲大,雨點小”,雖然元修想要把握主權,容不下高歡那般的越權無矩的行事風格。

可是說到底,元修並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才幹,當他調集的隊伍與高歡的軍隊正面對峙時,他手下的兵也是毫無鬥志,當對方的士兵衝過來的時候,他們更是直接一鬨而散了。

元修也被這一幕嚇得傻眼了,雖然敗了,但是他也明白,經此一事,自己與高歡再無和好的可能,為保住自己的小命,他開始逃離洛陽,向西跑去,轉而就投靠了宇文泰。

在元修逃跑之後,高歡開始物色新的皇帝人選,最終看中了清河王元亶,之後便任命他為大司馬,並全權負責處理國家政務,有意將他推上皇位,做自己的傀儡。

可是在還沒即位的時候,元亶就已經飄了,除了在出行的時候清道,禁止行人,完全按照帝王的規格來之外,他還十分的剛愎自用,以自己為中心,覺得自己馬上就是皇帝了,大權在握,就開始絲毫不把高歡放在眼裡。

看到元亶的種種行事,高歡怎麼能容忍一個將要做傀儡皇帝的人不服自己管教,還想爬到自己的頭上來的人,於是二話沒說,就直接把元亶趕下了臺,開始重新物色人選。

最終,他看上了元亶的世子元善見,作為帝位的候選人,年僅十一歲的元善見就這樣在洛陽城登上帝位,稱之為孝靜帝,而此時因為新帝登基,舉國同慶,也開始大赦天下,同時改年號為天平。

高歡擁立元善見為帝之後,對他這個皇帝也算是恭恭敬敬的,也因此,孝靜帝也過了十幾年無憂無慮的日子,並且還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可以說是文武雙全。

可是在高歡死後,他的兒子高澄當上了大丞相、大將軍,孝靜帝的日子就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得十分難過。

公元547年,高歡去世後,由他的兒子高澄承襲他的職位,並繼續把持著朝政,而高澄的野心比他的父親更大,並不滿足於僅僅做一個背後的掌權人,他認為,這天下是靠著他們高家才打下來的,那這個皇位自然也應該由高家的人來坐。

而他最真實的目的,就是想要取而代之,自己當皇帝。

為了進一步控制孝靜帝,高澄開始安插人手在孝靜帝的身邊,將自己的心腹崔季舒提拔為黃門侍郎,以此來監視孝靜帝日常的一舉一動,並隨時向他彙報,此後,孝靜帝就開始過起了時時被監視的日子,處處受到高澄的約束。

公元549年4月,高澄趁著梁朝武裝叛亂事件的發生,趁機攻陷了不少城池。

在高澄的攜功求賞下,孝靜帝只能無奈將他封為相國,還給了他可以攜帶武器上殿等諸多特權,而立了大功,得了封賞的高澄,野心也越來越大了,同時也更加不把孝靜帝放在眼裡,開始更加肆無忌憚的欺辱他。

即便是孝靜帝在外狩獵,不干涉高澄的行為,也不能肆意而為,當他在鄴東狩獵,乘快馬追趕獵物時,高澄安排在他身邊,負責監視他的人就從後面大喊,叫他千萬不要從馬上掉下來,大將軍高澄在後面盯著他,這裡面嘲笑的意味十足。

還有一次,高澄陪在孝靜帝身邊一起飲酒,沒一會就舉起酒杯,開始勸孝靜帝喝酒,可是語氣極其傲慢不屑。

這讓孝靜帝非常氣憤,便反駁了幾句,可是高澄在聽到元善見反駁自己,還自稱為朕,心裡很是不服氣,之後就直接生起氣,撒起潑來,開始直接罵他,說:“朕,朕,狗腳朕!”

還更加過分的他還直接派崔季舒打了孝靜帝三拳,然後才拂袖而出,孝靜帝一下子就懵了,面對此等羞辱,瞬間委屈羞憤不已,感覺自尊都被踐踏了。

一國之君,竟然被迫“造反”

雖然孝靜帝時常被高澄欺壓,但他也不是毫無血性,儘管他深知自己只是一個傀儡皇帝,但也抱著寧願亡國,也不願接受小人擺佈的決心和勇氣,面對酒後的辱罵以及他人的拳打腳踢,孝靜帝也不由心生感慨。

於是,忍受不了這種侮辱的孝靜帝,開始和支持他的那部分大臣一起商量,除掉高澄。

畢竟高澄既然有那的狼子野心,敢肆無忌憚的對他辱罵動手,他遲早會沒有活路,因為高澄住的地方離皇宮很久,於是,在眾人的商量下,最終決定直接從皇宮裡挖一條地道,直到高澄的家裡,再派人通過密道偷偷將他殺掉。

可是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在地道才剛挖了一半的時候,發出的動靜就被守門人聽到了,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高澄那裡,秘密就此洩露,挖地道刺殺的計劃也就此夭折,而在眾人被抓之後,氣憤無比的高澄就直接帶兵入宮逼問孝靜帝。

質問他為什麼要造反,自己父子兩代忠心可鑑,有什麼地方對不起他,更是直接認定他是被身邊的侍衛和嬪妃慫恿了,所以才反抗,想對他下手,之後便想派人去殺掉與孝靜帝親近的妃子。

聽到高澄這番話,孝靜帝也是氣憤得不行,被他氣得頭腦發昏,畢竟自古以來,只聽說過有臣子背叛君王,而從來沒有停過說是君王背叛臣子,高澄這倒打一耙,顛倒主次關係的說辭,也讓孝靜帝忘記了隱忍,直接懟了回去。

直說是高澄他自己想要謀反,才用此藉口,而且自己不殺他,國家就難以安定,並表明已經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了,如果他想弒君造反的話,就看他自己想什麼時候上位。

高澄被孝靜帝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連忙跪地磕頭,大哭起來,說是自己的罪過,並且連夜擺上酒席向孝靜帝謝罪。

雖然孝靜帝所說的話讓高澄一時之間停下了暴行,但還是沒能阻擋高澄的想要篡位的想法,三天後,高澄就開始了行動,直接把孝靜帝囚禁了起來,還把之前挖地道的人都一起烹殺於市。

解決完其他人之後,高澄就準備動手殺死孝靜帝,自己上位,可就在這個時候,事情卻迎來了轉機,高澄居然死了,死於刺殺。

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孝靜帝高興不已,以為這是天意,他終於可以掌權了,可是高澄一死,他的弟弟高洋就立馬跳了出來,繼承了高澄的權勢,與之相比,高洋的兇殘程度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公元551年,孝靜帝屈服於高洋的手段之下,最終告別了帝位,禪位給高洋。

高洋登上帝位之初,也是做足了樣子,因為害怕人心不穩,對孝靜帝也是諸多優待,將他封為中山王,准許他享有萬名農戶的賦稅,在封地裡面依舊可以用天子年號,並且文書可以不稱臣,另外還享有很多的特權,他的三個兒子也都封官食邑。

除此之外,高洋還給了他絹帛三萬匹,錢一千萬,糧食二萬石,另外還賞賜了奴婢三百人,良田百頃,莊園一所,並且讓他在中山國建起宗廟。

在封地裡面,孝靜帝整日無事可幹,他既不用上朝批閱奏摺,也不用時刻想著高澄什麼時候會篡位,自己什麼時候會喪命,所以此時的他放鬆不已,每日就和家人一起喝喝酒,談談詩詞歌賦,來打發時間,日子也過得十分的自在。

可是,安定的生活也不過都是表象而已,都只是暫時的,這一切都是高洋為贏得支持而做的政治文章,在高洋上位一年之後,他的根基也已經相當牢固,而此時已經毫無用處的孝靜帝,就成為了他心中的一根刺,欲除之而後快。

公元552年,高洋最終還是伸出了毒手,這天他設宴款待孝靜帝時,偷偷在杯中下了毒,而元善見不知是已經認命了,還是說沒有防備,直接就喝了下去,結果中毒而亡。

在那之後,元善見的三個兒子也沒能倖免於難,全都被被高洋殺害了,這個被“反向造反”的皇帝也終是落下了帷幕。

“造反”的皇帝們

在中華歷史的進程裡,朝代更迭,也因此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皇帝,而皇帝本應是權力和財富的代表,可是歷史上,卻出現了一些因各種原因而“造反”的皇帝,而除了孝靜帝元善見被倒打一耙說成是造反之外,在歷史的長河裡也確實有這麼幾個例子,皇帝被逼造反。

在秦二世末年,秦國趙高見秦朝逐漸走向下坡路,就動了心思,發動了政變,殺死了秦二世,轉而推舉子嬰成為秦王,趙高叫子嬰齋戒幾天,然後到太廟來領玉璽,再正式立為皇帝。

卻沒想到子嬰外貌沉厚,心性卻機靈,他對兩個兒子說:趙高這廝跟我玩的是引蛇出洞的把戲,想把我騙到太廟去殺掉啊,我們不如給他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吧!

於是,齋戒完了之後,子嬰不去太廟,趙高見他不去,就自己來催,結果,被早準備好的子嬰及其兒子殺死在齋宮裡。

一個名義上擁有最高權力的君主,卻不能名正言順地下令罷免或殺掉宰相,而只能靠陰謀詭計來除掉宰相,這也算是開創了“皇帝造反”的先河。

而除了秦王子嬰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漢桓帝劉志。

劉志本來是沒有希望當皇帝的,但當時秉持朝政的大將軍梁冀見他年幼木訥,堅決要立他,好將他當做傀儡,於是,15歲的劉志當上了皇帝。

劉志當了15年的皇帝,這15年中,梁冀的權勢也越來越大,也因此越來越目中無人,越矩無度,其他國家送來的進貢的物品,也是先送到梁冀的府上,等他挑選一番之後,才能送去朝廷,劉志這個皇帝就如同擺設一般,梁冀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裡。

可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已經正值壯年,意氣風發的劉志,又怎麼甘心就這樣一直被梁冀壓在腳下,隨意擺佈呢?

於是,他經過一番觀察,找到了幾個自己最信任的太監,和他們一起商量除掉梁冀,所有人都知道此事攸關性命,很可能一不小心,小命就玩沒了,於是,幾人互相歃血為盟,以示誠心,皇帝劉志更是親自咬破自己手臂出血,以此來表示六人同生共死,誓死除掉梁冀。

公元159年8月的一個晚上,在劉志的安排下,這5個太監帶著提前安排好的1000餘名宮廷侍衛,一舉衝出皇宮,包圍了梁冀的府第,梁冀夫妻反抗不及,雙雙自殺。

有成功的例子,自然也就有失敗的了,曹髦的運氣就沒有那麼好了。

他是魏文帝曹丕的孫子,曹魏王朝自從曹爽謀誅司馬懿不成反而被其殺害之後,大權就落在司馬氏一家手中,曹氏皇帝如同當年曹操手中的漢獻帝一樣,基本成了傀儡,公元254年,14歲的曹髦被立為皇帝。

曹髦當了7年皇帝,年歲漸長,就開始對自己這種雖為皇帝卻無權無勢,一切都得聽命於司馬昭的生活感到十分不滿。

公元260年,司馬昭逼曹髦下詔封自己為相國,曹髦心裡十分清楚,司馬昭如此做法,下一步十有八九就是要直接當皇帝了,可是曹髦並不想幹等著司馬昭找上門來,而是下定決心,拼上性命賭一次。

於是,他召來幾個自己信任的大臣,要他們和自己一起去討伐司馬昭,可是這些人聽完之後,瞬間就嚇傻了,十分害怕會因為這件事情而牽連到自己,就趕緊跑去通知司馬昭。

曹髦見此情形,十分生氣,握著手中的寶劍,趕緊聚集起了自己所有的護衛和殿中宿衛,還有宮中的一些願意跟隨他的奴僕等,可是所有的加一起也不過三百人左右,無奈之下,曹髦指揮著這支隊伍,開始一起向皇宮外面衝去。

可是,他還沒來得及踏出宮門,司馬昭手下的大批軍隊就已經趕到了,雙方廝殺過程中,曹髦就這樣死去了。

天子冢,水聲之謎

孝靜皇帝元善見死後,被埋葬於位於河北省磁縣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朝墓群中一座高大的陵墓裡面,當地俗稱“天子冢”,是如今國家的一級重點保護文物。

陵墓原有的城牆,只剩下了殘垣斷壁,北牆個別處殘存0.8米,南北的長度更是達到了1400多米,東西寬為1140多米,之後被建為東魏西陵公園,還用青磚一一堆砌了通向頂部的臺階,臺階兩旁還有欄牆,牆上細緻的雕刻著具有時代風格的圖案,讓人能體會到歷史的厚重感。

這座“天子冢”,除了有著巨大的規模之外,還充滿著神秘色彩,每次人沿北坡臺階上下,就可以聽到清脆悅耳的“丁冬”水滴聲,如果在臺階上燃放鞭炮,聽到的水聲也會越大。

而水聲臺階的現象一出,一下子就在當地引起了轟動,十里八鄉的村民紛紛跑來看這會“唱歌”的臺階,引得很多不遠千里的遊客也都紛紛慕名前來。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對於這種現象也出現了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主要是說由於人在臺階行走造成的動靜,通過墓地空洞反饋回來,或者說是上臺階的動靜使墓底的水聲返上來,但是這些說法都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學依據,因此不被認可。

後來,河北工程大學的一些專家教授多次親臨現場考察,最終發現,所謂的水聲之謎,最為奇特的地方是在臺階,因為水聲臺階與地面的角度呈50度角,而且臺階的表面並不光滑,所以形成了類似於琴鍵的等距均勻凹槽。

因此,形成了多個均勻的聲波反射和折射面,獨特的建築結構。

也由此構成了聲波能重複反射、折射的奇特環境,也因此使得臺階上的腳步聲在傳輸過程中產生多種聲波的合成,形成高頻和聲,遂使低頻的腳步聲深化為高頻的水滴聲,也因此出現了上臺階時出現不同程度水聲的景象。

在眾多的專家確認之後,也大都確認出現水聲是因為聲音的反射造成的,這屬於聲音的一種物理現象,但是形成這種效果的因素非常複雜,有很多細節性的問題還有待探究。

《磁縣--天子冢》:磁縣人民政府網

《歷史上的“皇帝造反”:魏靜帝挖地道除奸被發現》:中國新聞網

《河北北朝墓群“天子冢”臺階會“唱歌”之謎待解》:中國新聞網

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李隆基賜姑姑自盡,太平公主憤恨不平,兒子一番話卻讓她拔劍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