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伐齊可謂是戰國紛爭中頗為戲劇性的一幕。此前,齊國往往積極與各國合縱攻秦,然而齊湣王的過度擴張卻導致各國政策突然轉向,與秦國共同攻齊,幾乎將其滅國。這一事件對戰國時期的國際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自此以後,齊國對合縱制衡秦國的態度轉為消極,秦國擴張阻力大為減少。
為何會出現五國伐齊呢?究其關鍵在於齊國四處擴張,導致各國恐懼,最終招致制衡。
公元前288年,魏冉想使秦昭襄王稱帝,為避免秦國被孤立,魏冉建議秦昭襄王勸齊湣王稱帝,齊為東帝,秦為西帝。這一舉動表明,當時齊、秦兩國都具備稱霸的實力,若按現代說法,當時可被稱為兩極。後來,在蘇代的遊說之下,齊湣王取消帝號,藉機孤立秦國,轉移諸侯視線,準備討伐宋國。
公元前287年,五國合縱攻秦,齊兵與魏兵共同屯紮於滎陽、成皋之間,但齊兵卻沒有進攻秦國,而是移主力攻宋。公元前286年,齊湣王“與魏、楚伐宋,殺王偃,遂滅宋而三分其地”。宋國被滅事件震動各國,當時,“齊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以並周室,為天子。泗上諸侯鄒魯之君皆稱臣,諸侯恐懼”。
隨後,秦昭襄王藉機發難,對齊國的舉動表示憤怒:“吾愛宋與愛新城、陽晉同。韓聶與吾友也,而攻吾所愛,何也?”燕王也乘機派樂毅使趙、魏,策劃各國合縱攻齊。公元前284年,燕王赴邯鄲會見趙王,確定共同攻齊。
為何燕王如此賣力?蓋燕國與齊國矛盾已久。公元前314年,齊國乘燕國子之內亂的機會出兵伐燕,齊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但齊國在獲勝後試圖吞併燕國,遭到各國反對。孟子對齊國政策批評道,“若殺其父兄,繫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迫於諸侯壓力及燕華人民的反抗,齊國不久後從燕國撤兵,但齊、燕之間就此結下大仇。
燕昭王即位後, 齊燕之間曾爆發過一場戰爭,結果燕國戰敗,齊國“覆三軍獲二將”,燕國“十萬之眾盡”。燕國對齊國愈發仇恨。燕國為了報仇,聯合趙、魏、楚等國伐齊。三晉距離宋國較近,齊國滅宋行為的確對三晉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此外,彼時的齊國不斷擴張,導致四處樹敵,其曾於垂沙之戰大敗楚國,又曾將秦國堵在函谷關內不得東出,故秦國也一直致力於削弱齊國,甚至成為此次合縱攻齊的盟主。
公元前284年,秦、韓、趙、魏、燕五國共同伐齊,齊軍大敗,齊湣王身死,齊國幾近滅國。直至公元前279年,田單收復城池,齊國終於復國。但此後,齊國元氣大傷,退出了與秦國爭霸的舞臺。
作為當時的東西兩帝,秦國經受住了多次合縱,而齊國僅僅受到一次制衡就被擊垮。表面上看,秦與齊、魏的地理區別是重要因素— —秦國有函谷關天險,易守難攻;而齊國四周主要是平原,容易被敵國突入國內。正如顧祖禹所指出的:“(齊)以自守則易弱以亡,以攻人則足以自強而集事。齊桓公南征北伐,用霸諸侯。孝公以後,齊僅為自守之國。”但是,誠如吳起所言,“在德不在險”,地緣政治在戰爭時影響了齊、秦的攻防能力,但各國為何選擇極力制衡齊國而對秦國的制衡並未竭盡全力呢?
筆者認為,其背後的深層邏輯在於,齊國滅燕和滅宋挑戰了各國的底線,從而招致各國的極力制衡。戰國時期,“六國諸侯,豁異谷別,水絕山隔,各自治其境內,守其分地,握其權柄,擅其政令。下無方伯,上無天子。力征爭權,勝者為右。”國家數量由春秋時的數百個減少到戰國時的七強以及幾個中等國家,若一國消滅了另一大國或中等國家,則該國實力將大漲並遠超其他各國,國際格局就會變為一超多強,其他國家的生存安全都會受到重大威脅:
若一國在戰爭中選擇滅國而非僅僅攻佔城池,則這個國家傳遞給其他各國的信號是,若對之不加以遏制,則可能會殃及本國。這就可以解釋魏國試圖滅趙、韓兩國時受到齊國的極力制衡,齊國滅宋以後受到秦、燕和三晉的制衡以及秦國在長平之戰後試圖滅趙時受到各國的強力制衡。可見,在戰國末期,國際規範底線是可以割地但不能滅國,這一點直到秦“獨佔天下之半”時才有所改變。
總之,聯合各國攻齊是秦國戰略的重大成功,但秦國在此過程中並未表現出滅國野心,使其他各國沒有感受到來自秦國的嚴重威脅,甚至使各國與之合作共同遏制齊國。至此,具備與秦國爭霸實力的強國齊國被削弱,秦國在戰國列強中處於獨霸的地位,勝利的天平開始向秦國大幅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