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1年,趙匡胤設宴請來朝中諸位將領。酒過三巡,趙匡胤突然長嘆一聲道:今日雖人人歡樂,但我有一塊心病。將領們面面相覷,忙追問病因?沒想到趙匡胤卻說:我的心病,就是你們。
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開國將領,趙匡胤為什麼說他們是自己的心病呢?
這事還得從“陳橋兵變”說起。
宋太祖趙匡胤自從“陳橋兵變”,在孤兒寡母手上取得帝位之後,以趙普為樞密學士,凡國家大事都與他商量。當時禁軍(駐守京師的隊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等都是趙匡胤親信,導演過“黃袍加身”,擁趙為帝的人物,在軍中有很大潛勢力。
趙普鑑於這幾位將領的勢力太大,怕會危及帝位,便對趙匡胤說及其中利害,勸削了他們兵權。
趙匡胤說:“這些人是我的心腹,決不會背叛我的,你放心好了。”
“我相信他們是忠心耿耿的,只擔心他的部下,一旦起野心的時候,恐怕連他們自己也做不得主!”
趙匡胤即刻醒悟,想起了自己的皇帝是怎樣來的,而且歷史上有過很多反客奪主例子,但怎樣才能把這班共患難過的親密戰友的兵權奪回呢?
他真不愧一個老謀深算的人物,不想學劉邦那樣以快刀斬亂麻的手法去排除心腹隱患,他要皇權鞏固,也要寫幾段漂亮的歷史,反正自己手上握著生殺大權,對這班籠裡雞,目的不外要他們把兵權交出來,要生還是要死還不過這麼回事。
他懂得捉蒼蠅用糖好過毒汁,文鬥勝於武鬥,於是來一個先禮後兵,不吃甜頭的時候,再磨刀霍霍未遲。
七月的某一個晚上,趙匡胤特別邀石守信、王審琦等禁軍將領,正在酒酣耳熱、談笑風生的時候,趙匡胤忽有所感地停杯嘆了口氣,說:“今天我們大家高高興興地在一塊兒飲酒作樂,可是,誰又知將來還有沒有這種機會聚首言歡?”
石守信覺得奇怪,便問這番話的意思。
趙匡胤說:"唉!你們不知道做皇帝的苦處,整日提心吊膽,寢食不安,時時刻刻擔心有人要奪取帝位,怎比得上你們這樣能過無拘無束、放蕩不羈的生活啊!”
石守信說:“今天天下大勢已定,難道還有誰敢圖謀不軌,自取滅亡嗎?”
趙匡胤皮笑肉不笑的說:“我很相信你們對我的忠誠,可是萬一你們的部下貪圖富貴,硬要擁戴你們做皇帝,一旦黃袍加身,就由不得你們自己了。”
這一番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話,語氣很平常,但在各人聽來,卻如五雷轟頂,倉惶失色,慌忙不約而同地跪下來,向趙匡胤叩頭請示:“:臣等太過愚蠢,不知如何是好,自問忠心耿耿為國,從無越軌行為,陛下可否看在多年追隨的份上,指示臣等今後一條明路。”
趙匡胤看見這般情形,也滿心歡喜,卻裝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態度對他們說:“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而為國家建功立業,名垂史冊吧,各位都以實現了,總算不負此生。今後歲月,只要能安享富貴,平靜過日子,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說到這裡,故意向大家掃一眼,見各人都象泥佛一樣待著,又擺出貓哭老鼠的臉孔繼續說下去:“唉!我坐這位子上,已無法脫身,雖為一國之君,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因此不希望大家再幹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
趙匡胤接著說:“各位如果把公事放下,退居林下,可以睡到日上山巔,不必五更三點穿朝服,這種與世無爭的寧靜生活,世間難得。各位如果願意,我會給大家大量錢財,解職歸田,安享下輩子的清福。以後和各位雖不能時常見面,但只要大家能享福,頤養天年,我也覺得快樂了,各位認為怎樣?”
這班擁有兵權正在顯赫的將領們,聽了這一番話,深知弦外之音,軟裡帶硬,不問就知怎麼回事了,心裡雖一萬個不願意,但此時此地,鑑於趙匡胤過去那種作風,和歷史上過河拆橋的教訓,不得不三呼萬歲,叩頭謝恩了。
大家都知道,只要保得住腦袋光榮退休,已經是難得的了。
第二天,便紛紛遞表請求解甲歸田,告老還鄉。因此,趙匡胤一日之間就把兵權奪回手上,帝位更加鞏固,可以高枕無憂了。
這就是“杯酒釋兵權”的滑稽故事。
“杯酒釋兵權”是宋朝加強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反映,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卻使用和平手段,不傷君臣和氣就解除了大臣的軍權威脅,成功地防止了軍隊的政變,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安內方略。但是其歷史影響卻遠遠不止於此。
參考資料:司馬光《涑水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