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白酒香型“三巨頭”,清香、濃香、醬香,哪一種香型有望成為第四

縱觀白酒幾千年的發展歷史,有源源不斷的白酒被釀造了出來。同時,人們為了方便白酒的歸類,在這些白酒上延伸了很多香型。

直到現在,中國的白酒已經被分成了12種香型,這些香型都有很多白酒在裡面,這些香型分別是:醬香型,米香型,清香型,鳳香型,芝麻香型,特香型,馥郁香型,豉香型,濃香型,兼香型,藥香型和老白乾香型。

在以前白酒沒有香型的規範,因為當時不管是鑑定技術還是釀造工藝以及各方面的加工都比較落後,而且那時候的還是散酒居多,這些散酒大多數都被以高粱酒,包穀酒來進行命名。

那麼是什麼時候開始白酒的規範劃分呢?

這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第三屆國家評酒會,評酒的專家根據色,香,味,包括外觀等幾個要素來進行對白酒香型的劃分,把一款酒與一款酒直接的差距用香型來區分開,一開始是隻有4種香型,那就是米香型,清香型,醬香型和濃香型。

來隨著越來越多的白酒出現,這些白酒都很別具一格,慢慢地,就有了現在的12種香型的劃分。

白酒的香型從一開始的劃分到現在已經有40多年的時間了,在這段時間裡,白酒的香型大部分都被清香型、濃香型和醬香型所佔據著,所以說這3種香型被稱為“香型三巨頭”,那麼如果有第四個巨頭,這又是哪種香型呢?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這“三巨頭”都是在什麼時候最輝煌的

巨頭1:清香型白酒

清香型白酒最輝煌的時候是在1985年,它憑藉著極高的產量佔據了市場上大部分的白酒份額。而在所有的清香型白酒中,大部分的產量又被山西產的汾酒佔據著。因此,汾酒自然也就成為了清香型白酒的代表。

那時候的汾酒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存在,所以說它也舒舒服服當了十幾年的“老大”。

巨頭2:濃香型白酒

隨著市場經濟時期的到來,各種企業都開始走自我發展的路線,白酒企業也不例外,開始大力發展。

就在這個時候,五糧液就抓住了發展的機會,大力廣告。一時間它的名氣就超過的汾酒,最主要的是五糧液開創了高端品牌,高端白酒的新概念,也就是這樣,白酒市場從清香型的時代變成了以五糧液為代表的濃香型時代。

濃香型白酒的產量也從原來的不到10萬噸之間發展到了20多噸。自此濃香型白酒也開始了將近20年的市場統治,直到現在濃香型的市場份額也有驚人的70%。

第三巨頭:醬香型白酒

21世紀初,作為醬香型代表的茅臺酒走進了大家的視野中。五糧液的大火,市場上就出現了很多五糧液的貼牌酒,比如說大家熟悉的五糧春,還有奇葩的三糧液等等,這些貼牌酒的出現,給了五糧液一次重創。

同時也給茅臺酒了一次發展機會,茅臺也抓住了“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一直在開發高端產品,並且以年份在市場站穩了腳跟,後來又經過一系列的營銷,最終被大家所認知。

雖然人們都喜歡喝醬香型白酒,但奈何醬香型白酒普遍都很貴,這個門檻就把很多人擋在了外面。所以說現在很多酒企都在大力發展一些親民的醬香型白酒,這些酒企只賺著微薄的利潤,就只想讓大家喝上一口便宜正宗的醬香型白酒。

這些白酒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是“老百姓的醬香酒”,這款“蒸臺坤沙酒”就是如此,它和茅臺出自同一個地方,與茅酒廠甚至只有一河之隔。

釀造的原料小紅糧和12987大麴工藝茅臺也在用,釀出的白酒品質口感不比茅臺差多少,但是價格卻不到茅臺的10/1,是一款名副其實的親民醬香酒,很多喝過它的人都說很值得。

這款酒給人的感覺就是醬香和陳香都很飽滿,酒體很厚重,喝著醇厚感十足,優雅細膩,下嚥順暢舒服,還有糧食香和花果香伴隨著,直到喝完都有糧食的香氣和舒服的回甘。

酒企害怕酒友們不夠喝,還專門把這款酒設計成了1000ml容量的設計,可以說酒企基本上不賺錢,真的很良心。

那麼說完三巨頭,我們來聊聊哪一款酒能成為第四巨頭。

在我看來,剩下的9大香型都有希望,特別是鳳香型的汾酒是很有希望的,畢竟現在汾酒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歡,但是要成為第四巨頭的時間還要很長很長,因為這三巨頭香型發展得如日中天,每一款酒的發展勢頭都很好。

同時他們也佔據了市場97%的份額,剩下3%的份額有9種香型的白酒去競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站隊小能手濟爾哈朗,“叔王”常青樹是如何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