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元年,湖北荊襄兩地,一個叫劉通的河南人,稱漢王,帶頭搞了一個非常大的起義,很快被白圭平定。沒幾年,還是在湖北,又出現了稱太平王的李原;這次聲勢浩大。幾年之內,湖北加河南、西安的流民迅速的聚集,竟然達到了90萬的起義大軍,連連攻城伐地。看起有撼動政權的危險了。
成化六年,憲宗派出都御史項忠總督河南、湖廣兩地的軍務。這個項忠一向很機靈。幾個月就平底了內亂。
90大軍,幾個月內平定,是項忠太厲害?
是,也不是。說是,是項忠用對了方法,說不是,是因為所謂的起義大軍,不過是明朝百多年來,一代代的被政策歧視流傳下來的流民。
朱元璋開國後,感覺到湖北西部是個麻煩的地方,叛亂多,雖然地方大,田多,但是租少。他也一時間,找不出像沐英這種值得信任的人去當地搞奴隸制。於是聽從了平叛大將鄧愈的建議。把湖北這個麻煩的地方直接用軍事圈了起來。不許人進出。搞了個野人特區。
然後就形成了,裡邊的人想出來,畢竟誰也不想做野人,外邊的人想進去,外邊受盤剝太嚴重,裡邊的土地不要錢。陝西、河南和湖北的失地農民想擠進去。當時,在北方的流民開墾土地,是不用交稅的,秦楚豫的失地農民也希望獲得這個政策。
所謂的起義就是因為這樣長期的供求矛盾而反覆引發的。
項忠看明白了問題,手段也很簡單。殺一批典型,打兩場勝戰,豎起旗幟,招撫流民。依附的流民竟然很快達到50萬。所以,哪兒有什麼起義軍,只是活下去的訴求而也。
原傑是一位至今都被湖北西部人民懷念的歷史人物。他主要是給湖北、西安、河南的流民以正式的國民身份。他安置了11萬3000戶的新居民。並制定了極低的田賦。他還朝縱深的西部山區,開發了新的首府,鄖陽府。下轄鄖縣、上津、竹山、房縣等七縣;他算是近代第一個搞西部開發的傑出先行者,也是儒家齊民之術的典型體現。經過原傑後,湖北西部的社會格局基本安定,一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