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此,楊帆在社交平臺上調侃自己是“不著名主持人”。
不僅如此,他曾經在主持節目中,調侃自己有一個外號叫“楊一句”。
別的主持人,總是要想盡辦法證明自己有多厲害,有多受重視。
結果到了楊帆這兒,他坦然接受了自己“不紅”的事實,還把這件事變成了一個梗,為節目增加了不少笑料。
也正是因為他這種敢於“自黑”的精神,讓他逐漸被更多人所熟知。
這位“不著名主持人”終於藏不住了。
1
1981年,楊帆出生在遼寧鐵嶺。
他的父親是交響樂團的大提琴手,母親是鐵嶺廣播電臺的播音員。
這種配置一看,就知道家裡的藝術氛圍濃厚。
父母看著寶貝兒子,下定決心要讓他子承父業,好好學習大提琴。
楊帆倒是也沒讓父母失望,從小就表現出了對藝術的濃厚興趣。
只不過,他感興趣的東西和父母的期望有那麼一點小出入。
在耳濡目染中,楊帆對小號產生了興趣。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楊帆對小號的的興趣有增無減,還將中央音樂學院作為自己的目標院校,以此來激勵自己。
在他努力練習小號的同時,比他大兩歲,遠在山西陽泉的張蕾也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從他們的目標來看,如果兩人都實現了, 那可能這輩子就沒有認識的機會了。
所以,這時候,命運轉彎了。
苦練小號的楊帆在考試前夕才得知,那一年,音樂學院沒有小號的招生名額。
他要是想考,就得再等一年。
但一年的時間,可能發生的意外太多了, 楊帆不想賭。
這時,母親看著夢想折戟的兒子,說道:“我覺得你嗓音條件也挺不錯的, 要不你試試廣播學院吧。”
楊帆仔細想了想,還是答應了。
他覺得以後要是做一名主持人,小號還是能用得上的。
雖然他是突擊學習播音的,但他本身條件不錯,再加上母親的指導,楊帆居然有驚無險地考上了廣播學院。
和他一起考試的,還有自己的青梅竹馬李松奇,可惜的是,李松奇最終因差三十多分無緣北京廣播學院。
2
進了廣播學院後,深知自己是突擊考進的楊帆非常努力,把自己和同學間的差距縮到最小。
與此同時,他還到處找機會實踐。
大三那年,他主持了一個新浪風采頻道推出的“召集令”,正式開始了自己的主持生涯。
雖然當時他只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大學生,但憑著帥氣的外形和幽默的颱風,他依然收穫了不少粉絲。
也正是因為這次主持經歷,讓他被家鄉遼寧電視臺看中,在別的同學為畢業去向愁眉苦臉時,遼寧臺已經向他拋來了橄欖枝。
剛踏上工作崗位,他就成了《Sunny嘉年華》這檔節目的主持人。
很快,在他幽默風趣的加持下,這檔節目的收視率節節升高。
接著,他又被安排主持了《興隆大家庭》這檔在當地老百姓心中有極高地位的節目。
看著兒子的臉出現在電視上,父母特別驕傲。
尤其是跟鄰居嘮嗑時,鄰居指著電視上的楊帆問道:“哎,這不是你兒子嗎?”
每當這時,父母總會謙虛地表示:“沒什麼沒什麼,一個普通的主持人而已。”
其實心裡自豪得不行。
但父母不知道的是,此時的楊帆內心也很掙扎。
他想挑戰更大的舞臺。
另一方面,他又很猶豫。
現在的自己有名氣有地位,收入也不差,要是貿然外出闖蕩,萬一失敗了,連現在的工作也搞丟了。
聽到消息的楊帆激動不已,覺得這個節目簡直就是為自己準備的。
但他還是想試試。
巧合的是,張蕾也參加了這檔節目。
而兩人的緣分從節目初始就開始了。
第一場,兩人就被分到了同一組,搭檔主持節目。
結果,兩個之前完全不認識的人卻意外地默契,配合的天衣無縫,跟競爭對手拉開了不小的差距。
就連他們本人也覺得奇怪,好像他們已經認識了很久一樣。
只要對方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另外一方就知道要做什麼。
就連評委都說,他們在臺上,簡直是一對金童玉女。
接下來的幾場比賽,兩人也都不約而同地選了對方做搭檔。
要知道,找到一個好的搭檔是非常不容易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好多雙人組合,其中一方離開後,無論後來人多麼努力,都很難再回到巔峰。
楊帆和張蕾卻幸運地碰到了。
不過,雖然是搭檔, 在總決賽的舞臺上也會變成競爭對手。
總決賽時,張蕾突然有些緊張,彩排的時候卡了好幾次殼。
因為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剛一下臺,她就忍不住哭了。
楊帆趕緊安慰她說:“沒關係,咱倆無論誰得了第一都是好事,不過,你要是得了第一,那可得請我吃飯。”
有了好友的鼓勵,張蕾似乎也不那麼緊張了,全身心地為接下來的決賽做準備。
結果,張蕾得了第一名,而楊帆卻只拿了亞軍。
不過,就像楊帆說的那樣,無論他們誰拿了冠軍,都是值得慶祝的。
相比之下, 楊帆的發展則要坎坷許多。
這是一檔挑戰類節目,選手比賽的時候,臺下的觀眾一個個屏息凝神,比選手本人還緊張。
楊帆作為主持人,為了活躍氣氛,經常會講一些搞笑的事情來安撫大家緊張的情緒。
大多數觀眾都很喜歡這種形式,節目的收視率也有所增長。
不過,也有一些觀眾對楊帆提出了批評。
甚至還有些激進的觀眾,諷刺楊帆“上不了檯面”,“回到地方臺去”。
這些言論讓楊帆非常難受,甚至開始反思起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差勁,為此,他還特意主動請纓,去一些短場節目中磨練自己。
直到2018年,楊帆憑藉著《旋轉吧假期》等節目才強勢迴歸。
這一次,觀眾對他的主持風格接受程度高多了,觀眾都很喜歡他幽默搞怪的主持風格。
之後他還主持了《巔峰音樂匯》《直通春晚》等節目。
除了自己的事業發展得比較好以外,還常常和張蕾一起以搭檔的形式出現。
兩人的配合依舊親密無間,楊帆曾經說:“我習慣了我一轉頭看見的就是張蕾,要是換成別人的話,我容易緊張。”
或許也是兩人太默契了,很多人甚至誤以為他們是一對。
但其實他們只是好朋友而已。
也許是覺得他們不在一起有點遺憾,很多觀眾都很意難平,甚至還腦補出了楊帆暗戀張蕾8年無果的劇情。
觀眾的這種錯覺大概也和張蕾曾經說過的話有關。
張蕾曾經說:“楊帆這個人大家是知道的,沒個正形,但他確實我爸媽最滿意的女婿類型。”
但張蕾是以朋友的身份說這種話的,畢竟,也不是父母滿意自己就一定要嫁的呀。
雖然觀眾意難平,卻一點也沒影響兩人的友誼。
楊帆習慣了一抬頭就是張蕾,張蕾也說過:“我跟楊帆的事情無關風月,但只要他有需要,我就會第一時間趕到他身邊。”
之前,只有27歲的楊帆患上了膽管炎,醫院下了好幾次病危通知書。
張蕾知道後,火速趕往醫院照顧他。
好在這種病來得快去得也快,再加上楊帆體質也不錯,很快就康復了。
出院的時候,張蕾送了他一個特別的禮物——一套保暖睡衣。
張蕾的想法是:楊帆剛剛出院,肯定需要好好保養,送這個,既保暖又實用。
可以說是相當貼心了。
對於兩人關係,楊帆的妻子和張蕾的丈夫都非常開明,並且為對方能有這樣一位朋友而感到幸福。
之前很多人都謠傳她嫁給了一個大二十歲的富商。
其實這些都是捕風捉影的謠言,張蕾曾經也說過,丈夫就是一個普通的生意人。
被很多人誤會單身的楊帆其實也早早就結了婚。
他的妻子不是別人,正是他的青梅竹馬李松奇。
只是,作為公眾人物,為了保護家人,楊帆一直沒有在工作中聊自己的家事。
不過,後來,各種社交平臺興起,楊帆也忍不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
楊帆平時工作比較忙,妻子就在家操持家務,照顧女兒。
楊帆也知道妻子的付出,因此,只要有時間,他就會主動包攬所有家務,讓妻子休息。
在一些生活瑣事上,楊帆也樂呵呵地主動當起了“妻管嚴”。
有一次,他本來跟妻子約好了要去外邊辦事。
上班前,他再三向妻子保證,一定會準時到達約定地點,絕不遲到。
結果,就這麼巧,快下班的時候,正好有一個同事臨時有事,讓他代班。
楊帆只好給妻子發短信,說自己可能要遲到二十分鐘,二十分鐘後保證趕到。
但他實在太樂觀了,二十分鐘後活還沒幹完,他肯定也不能走。
只好再次給妻子發短信:“媳婦,我還得二十分鐘,你放心,二十分鐘後,你一抬頭,我肯定出現在你面前。”
結果只換來媳婦一個字:“滾”。
連續被放兩次鴿子。妻子本來是有點生氣的,但看到楊帆耍寶般的短信,又忍不住笑了。
不僅對妻子,對女兒,楊帆也是十足地寵愛。
都說女兒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但楊帆的這件“棉襖”恐怕有點漏風。
都知道小孩的好奇心重,楊帆的女兒也不例外,常常問楊帆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
楊帆雖然回答不上來,但心裡卻很得意,他想,女兒問的問題這麼奇怪,說明她的思維跟一般人不一樣,一定是個天才。
於是他就抱著“女兒是天才,長大上清華”的想法來培養她,甚至女兒用的草稿紙上都印著“清華大學”四個大字。
然而,等女兒上了小學,他的美夢就破滅了。
有一次,楊帆去給女兒開家長會,結束以後,別的家長都回家了,就他一個被老師留了下來。
接受了一頓思想教育的楊帆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中,跟媳婦說:“下次開家長會你去吧,咱倆輪著來,要不然總是一個人容易崩潰。”
看來家長會給楊帆留下不小的心裡陰影。
眼看著女兒的學習成績沒救了,楊帆又想,不如培養一下女兒的藝術細胞吧。
於是,夫妻倆斥巨資,給女兒買了架鋼琴,女兒練琴時夫妻倆還輪流在旁邊看著。
結果女兒根本坐不住,練了不到十分鐘就煩了,吵著鬧著要出去玩。
過了幾天,楊帆也放棄了,直接給女兒請了個專業的陪練。
不過,別看女兒平時是個漏風的棉襖,真的貼心起來連楊帆也招架不住。
有一年楊帆過生日時,正趕上《越戰越勇》節目的錄製。
節目組精心為他準備了驚喜,送完蛋糕後,推上了一個巨大的禮物盒子。
楊帆還奇怪什麼禮物這麼巨大,結果一打開,女兒蹦蹦跳跳地從裡面竄了出來。
楊帆一臉驚喜和感動,緊緊抱住女兒。
生活裡不可能全是溫馨,也不可能全是雞飛狗跳,楊帆的家庭生活正是大多數人生活的縮影。
正因為他把酸甜苦辣都分享了出來,所以才顯得更加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