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秦始皇陵兵馬俑,對於大家來說都不陌生,它不光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更是歷史上以陶為俑殉葬制度的典型。
從真人殉葬到以陶殉葬
殉葬從奴隸制社會就開始了,只是相對來說很殘忍,他們認為奴隸只是一個工具而已,生前屬於他們,為他們服務,死後也要為其主子陪葬,在奴隸主眼中不過是破費了一個“工具”、“附屬品”而已,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這就是以人殉葬的開始。人殉制度在歷史上是一直存在的,最興盛的時期是春秋及先秦殷商時期,商代的貴族大墓中都有真人殉葬。在安陽的殷墟王陵內,已發掘出的十幾座大墓之中發現被活生生殉葬、殺殉的多達5千餘人。
到周王朝時期吸取了這些教訓,覺得過於殘忍,強調“明德保民”。《周禮》的推行,就嚴格規定了取消真人殉葬的制度,轉而用草來裝飾成人的形狀,成為草人進行陪葬。使得人殉現象有很大程度的抑制,但並未根絕。
到了春秋時期,隨著青銅器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所以官僚階級已經不滿足用成本低廉的草人來進行陪葬活動了,就選擇了用造價更昂貴的陶俑做成人形用來祭祀。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裡記載,秦獻公元年(前381年)宣佈“止從死” ,這個時期正式廢止以人殉葬制度,使殉葬方式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現在的秦始皇兵馬俑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雖然到後來變成了以俑殉葬的形式,但其實這種陋習一直到清代都是沒有完全消失的,總而言之,還是因為在古代是一個皇權專制的社會。
孔子言論的由來
雖說陶俑殉葬不是真人殉葬,沒有那麼殘忍,但是有人不這麼認為。孟子有一次在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的時候,說到孔子反對人俑——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他為何會有這樣的言論呢,還要從一部經典的儒家著作《周禮》說起,《周禮》是西周的開國功臣周公旦所創作的,規範了一些當時社會的禮儀制度,對後世以及現世的禮儀制度發展也是有著重要的意義和深遠影響的。
他所信奉的是儒家“厚養薄葬”的思想,在老人還活著的時候,應該極盡孝道,但是到了老人去世之後,就應該“薄葬”,不應該有太多鋪張浪費的現象。而陶俑陪葬則與孔子的想法背道而馳,陶俑的造價是較為昂貴的。
孔子行事只要求的是實質性,雖然以陶為俑代替了真人殉葬,沒有那麼殘忍了,但是背後的實質性還是人殉。
因為在儒家的思想中,這種以真人的塑像來代替真人殉葬,其實還是輕賤人、奴役人的表現,都是不人道的行為,只要有這樣一種形式在,就還是出現人殉死灰復燃。
因為這是暫時被壓制的一種慾望,哪天如果有認為陶俑不夠誠心的話就還是會施行人殉,這就是孔子所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原因。
再舉一個相對簡單的例子,比如說一個人要用刀子去刺別人,這是他發洩自己情緒的一種方式,但是在被人阻止後讓他去刺玩偶或別的東西,雖然不會再傷到人了,但是這個人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所在,只是阻止這樣的行為。
他心裡想要發洩的慾望只是被一時壓制了,只是允許他這樣經常性地去砍別的物體並不代表他今後就滿足這樣了,哪一天如果突然砍傷別人了你一定不覺得奇怪,會立刻想到他平時看別的東西的情景。
所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原意應該是:“第一個用俑陪葬的人,大概後世子孫的福分難保!”但在現代社會“始作俑者”發展成一個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惡劣風氣的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