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59年,山東青島一女子在參觀山東博物館時,指著一件青銅器驚呼道:“這東西和我家的碗好像是一套的,連花紋都差不多。”工作人員轉頭看去,女子所指的青銅器是一件沒有蓋子的“簋”,乃西周晚期的文物,價值連城。

這件簋原本珍藏在膠東古物管理委員會黃縣文管分會。1954年,山東博物館建立,此簋隨膠東古物管理委員會的其他藏品,一起入藏山東省博物館。遺憾的是,此簋並不完整,缺少一個蓋子。為此,博館物苦苦搜尋,也沒能找到簋蓋的下落。

萬萬沒想到,一個來博物館參觀的普通女子,竟然說她家有盛米的碗和這件簋的花紋相似,難不成她所謂的“碗”,就是這件簋的蓋子?

女子叫張秀琳,家住青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她告訴專家,她家祖傳一件銅器,呈碗狀,“碗”內刻著看她不懂的字,碗身刻著漂亮花紋,與博物館的這件簋的花紋幾乎一模一樣!

說到這裡,張秀琳有點猶豫,見專家滿臉堆笑,她才吞吞吐吐道:“我也不知道那件銅器是幹啥用的,平常就用來盛放小米。”

專家聞言大吃一驚,連忙大聲問道:“有沒有損傷?”

張秀琳嚇一跳,急忙擺手道:“沒沒沒,好著呢。”

專家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而後,在徵得張秀琳的同意後,專家來到了張秀琳家中。當張秀琳將那件她口中的碗拿出來後,專家的神色頓時凝重起來。

這件銅器頂有圈形把手,倒放就像一個盤子,難怪張秀琳認為它是碗。銅器外飾橫條脊紋,內鑄十五行一百五十二字銘文,這些銘文篆刻工整秀麗,典雅規範,一看就出自大家之手。

專家仔細研究後,不由熱淚盈眶。原來,這些銘文和博物館那件簋的銘文一模一樣,這意味著,這個“碗”,正是失蹤多年的簋蓋!

那麼,如此珍貴的簋蓋,為何會在一個普通的農婦手中呢?

經過考證,專家終於查清了這件簋的“前世今生”。

據銘文記載,周王三年五月甲戌這一天,周王在京城康昭宮,親自為一個叫“頌”的人任命,掌管成周洛陽的倉庫等職務,並賜給他帶花邊的黑色絲質禮服、赤紅色的圍腰、拴著紅絲帶的玉璜,以及旗幟和馬具等。頌感激涕零,向周王行跪拜大禮,並獻上早就準備好的玉璋表示感謝,事後,頌特地鑄造了簋、鼎和壺,鑄銘文紀念此事,希望這份榮耀為後世子孫世代享用。

時光悠悠,轉瞬千年。2000多年後,這件青銅器在陝西出土,後轉輾來到北京,被著名金石學家劉喜海看中購得,並編入《清愛堂彝器款識》。

不久後,此簋又歸著名收藏家李宗岱,其後代又將其轉手給了黃縣丁氏“泰來”號的丁樹貞。丁樹楨是清朝著名的金石大家,家境殷實,人稱“丁百萬”,可花無百日紅,隨著丁家沒落,丁家兩兄弟開始分割家產。彼時,兩人都知道這件簋的珍貴,誰也不願意放棄簋,後為了公平起見,一人得了簋蓋,一人得了簋身,從此器蓋分藏。

20世紀40年代,簋身為膠東古物管理委員會黃縣文管分會收集,山東博物館建立後,又轉入山東省博物館,但簋蓋卻不知所終。

看到這裡,想必你也猜出來了,張秀琳的丈夫正是丁家後人。可這簋蓋傳到他那一代,早就不知道其價值幾何,因而被張秀琳拿來裝小米。直到1959年,張秀琳前去參觀山東博物館,這才有了文中開頭那一幕。

後來,張秀琳夫婦得知簋蓋的價值,欣然將其捐獻給了山東博物館,至此,蓋身才終於合二為一。而後,專家根據簋上的銘文,將其命名為“頌簋”。

頌簋通高30.1釐米,口徑24.2釐米,重13.2千克,隆蓋、圓腹、雙耳、三足。蓋、身皆飾有精美的花紋,繁簡呼應,疏密有致。簋蓋上的銘文和簋身上皆篆刻十五行一百五十二字銘文,記錄著頌的光輝時刻。頌簋造型精美,身姿優雅,向我們展示了高超的西周青銅鑄造技術。

那麼,這件頌簋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呢?說來你可能不信,張秀琳是真沒用錯它,這件頌簋,實際上就是用來盛飯的!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古人為了吃,著實發明瞭不少不少實用的工具。比如天子吃飯,要用九鼎八簋。其中的鼎我們再熟悉不過了,是用來煮肉的;簋作為鼎的最佳搭檔,則是用來盛放稻、黍、稷等食物。而簋蓋,翻過來就可以盛放熱飯。

除此之外,鼎和簋還是一種禮器,是古代貴族的專用品,其種類和數量的多寡直接代表了貴族等級的高低,比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所以說,張秀琳錯打錯著,正確地使用了頌簋蓋。當然,她估計也是最後一位使用頌簋蓋的人,因為這件頌簋早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了!現如今,這件造型莊重,鑄工精良、紋飾瑰麗的頌簋珍藏在山東博物館,是該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慈禧的“萬壽無疆”:每次大壽都與割地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