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從“白登之圍”說起: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春,劉邦認為韓王信雄壯勇武,封地潁川,後來擔心韓王信日後或會構成威脅,便以防禦北方胡人為名,把韓王信封地遷至太原郡,都晉陽。韓王信與匈奴交戰,敗多勝少。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秋季,冒頓單于親率軍隊,以10萬鐵騎圍攻馬邑,韓王信只得多次派使者與匈奴求和。劉邦懷疑韓王信暗通匈奴,致書責備韓王信,韓王信擔心會被誅,便與匈奴約定共同攻漢,以馬邑之地請降。隨後韓王信與匈奴揮師南下,進入雁門關,攻下太原郡。

漢高祖七年(前200年)初,劉邦親自帶領三十二萬大軍,陳平、樊噲、周勃、夏侯嬰等謀臣猛將隨行。先在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平城,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長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繫。後來,劉邦採納陳平之計,重賂匈奴閼氏,在閼氏勸說下,冒頓解圍之一角,漢軍乃得突圍,至平城與主力會合。匈奴引兵北去,漢亦罷兵,派劉敬與匈奴結和親之約。

客觀上來講,劉邦確實碰到了一個很厲害的對手,冒頓單于,這個匈奴族雄才大略的軍事家、軍事統帥。於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殺父而自立。東討西伐,統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了東到遼河,西到蔥嶺,北到貝加爾湖,南到陰山這樣一個超級大版圖的強大帝國。冒頓使用誘敵深入的計策,先假裝失敗逃跑,引誘漢軍。劉邦棄大軍率部分輕騎向北追擊匈奴。劉邦到達平城時,漢朝的大軍還未全到,冒頓指揮他的四十萬精銳騎兵,在白登山把劉邦包圍起來。

主觀上來講,劉邦低估了對手冒頓單于的軍事才能,用人不當。劉邦打項羽那會兒,所有大將們謀士們都一起參與打項羽,包括頂級謀士張良以及被稱為兵仙的韓信。自從做了皇帝,封了異姓王以後,劉邦就一直惴惴不安,害怕諸侯們起來造反。所以他總是在找機會要收拾異姓王們。這一點,他和那些異姓王之間是心照不宣的。公元前201年才收拾過韓信,把韓信降為淮陰侯。其他人劉邦也在陸續收拾之中。包括劉邦之所以會和匈奴打起來,還不是因為劉邦要收拾韓王信,韓王信在冒頓和劉邦之間兩頭受氣,才幹脆選擇投靠冒頓。劉邦不會相信任何一個異姓王,不會相信任何一個將領,除了自己親自領兵打仗,別無它法。

韓信,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被劉邦評價為麾下三位人傑之一,後世以此稱之“漢初三傑”,古代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後人奉為“兵仙”。

“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人們對他的評價。作為統帥,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作為軍事理論家,聯合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可惜後來在諸呂之亂中遺失,我們再也看不到這部可能超越“孫子”的曠世兵書。

韓信生於公元前231年,卒於公元前196年,也就是說,白登之圍時,韓信還在世。漢朝第一次出擊匈奴,如此重大的戰役,劉邦為啥放著這樣的戰神不用,非要自己上?結果差點丟掉老命。

白登之圍時,韓信就在京城。但此時劉邦以鍾離昧曾勸韓信自立為藉口,對他滿是猜忌,不可能再用韓信。如果讓韓信帶兵去征討匈奴,冒頓會被團滅,大漢歷史上最屈辱的漢匈和親也就不會發生。

《孫子兵法·謀攻篇》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將帥是國君的臂膀,如果將帥輔佐國君縝密周詳,那麼國家必然走向強大。如果將帥輔佐國君之間有嫌隙,不能盡職,那麼國家必然會衰敗。

國君對軍隊造成的危害有三種情況:不知道軍隊在什麼條件下可戰而使其出擊,不瞭解軍隊在什麼情況下可退而使其撤退,這就束縛了軍隊的手腳。不通詳三軍內務,而插手三軍的政事,就會使部隊將士不知所從。不瞭解軍中的權變之謀而參與軍隊的指揮,就會使將士們疑慮重重。軍隊既迷惑又疑慮,諸侯國軍隊乘機而進攻,災難就降臨到頭上,這就是自亂其軍而喪失了勝利。

公元前196年,漢朝大將陳豨謀反,韓信被莫名其妙捲入其中,在長樂宮鍾室遇害。一代名將英雄夢至此成空。

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漢朝的奴隸交易比周朝多得多,為何說漢朝不是奴隸制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