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2007年4月2日,邵華、毛新宇、李敏、李訥等人出現在北京八寶山公墓禮堂,追悼已於上個月23日逝世的毛岸青。

毛岸青身穿老舊的軍裝,戴著帶有五角星的帽子,身上覆蓋著紅豔豔的黨旗,安靜地躺在殯儀館裡。

作為毛主席最小的兒子,他走完了“默默無聞”的一生。

邵華見到他們後泣不成聲,含淚向他們講述毛岸青的遺言,傳達毛岸青對他們以及家鄉人的思念。

毛岸青臨終前說了什麼?毛岸平、章庭傑與毛岸青之間又有怎樣的故事?

回顧往昔,情深義重

2007年3月28日,也就是毛岸青逝世的第六天,妻子邵華在毛岸青的靈堂裡,翻看相冊,向大家講解毛岸青的過往。

相冊是一年前毛岸青病重時,邵華收集整理的。

80多張照片,涵蓋了毛岸青從咿呀學語到風華正茂,從出國求學到潛心工作,從結婚生子到晚年盡享天倫之樂……

沒想到,這竟是我送給岸青的最後禮物。”

邵華小心翼翼地撫摸著一張張凝固著丈夫人生的相片。

面對毛岸平和章庭傑兩個湖南人,邵華很誠懇地說道,“岸青愛故鄉愛父母愛哥哥”。

相冊中最多的照片是他與父母和哥哥有關的合影。

“這張照片是他和媽媽最早的合影,那時候他才剛剛學走路。”

只見照片中,楊開慧抱著毛岸青,哥哥毛岸英站在身旁。根據時間推算,這張照片有8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照片上沒有任何破損和汙漬,保存得非常好。

而講到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的合照時,邵華講了一個細節,兩兄弟去蘇聯之前,“在上海街頭流浪好幾年。”

這段經歷太辛酸了,毛岸青就是在這個時候被外國巡捕毆打,因為沒有錢去醫院看病,也沒人管他的死活,沒能得到及時救治,導致毛岸青的腦神經出現了問題,終身未能治癒。

毛岸英曾回憶過,“我和岸青除了沒偷東西,沒給有錢人當乾兒子,別的都跟<三毛流浪記>中的‘三毛’一樣。”

哥哥毛岸英28歲就犧牲在了北韓戰場上,也成了毛岸青不願回憶年少歲月的一個重要原因。

毛岸英犧牲後,安葬在位於北韓平安南道的華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沒辦法做到每年都去祭拜,只能對著照片睹物思人。

“但是每年9月9日和12月26日,他都會帶著我們去毛主席紀念堂緬懷父親。

相冊中有好多照片記錄了毛岸青在毛主席紀念堂向毛家後人講述父親的事蹟,緬懷父親的同時,更希望後人能繼承和發揚父親身上的優秀品質。

翻到母親楊開慧的照片時,邵華臉上寫滿了遺憾,“建國後,他多次回湖南清泰鄉板倉(現在的開慧鎮開慧村)祭拜母親”。

一旁的章庭傑受到邵華的感染,也回憶起了與自己有關的過往,“我曾經主持過紀念楊開慧同志的誕辰週年活動。”

邵華再次表示感謝,同時還想他講述一件事:“章先生,岸青臨終前有交代,他去世的消息一定要告訴您。他說您幫他圓了好多夢。”

相識於工作,結交成為摯友

毛岸青和章庭傑的交往,是在1990至1993年,章擔任他的秘書。

在毛岸青逝世的幾個月前,章庭傑還曾專門去北京看望他,當時毛岸青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太好了。

“雖然早知道老郭病危住院,可是邵華同志打電話告訴我他逝世的時候,我依然不敢相信。”

章庭傑口中的“老郭”就是指毛岸青。

原來,毛岸青的家人和熟悉的朋友都這樣稱呼他。章庭傑解釋了其中原因,“毛岸青同志在蘇聯留學的時候曾經用過‘郭良’這個名字。

由此可見,章庭傑和毛岸青的關係非常親近,而兩人最初相識,純屬巧合。

章庭傑從師範學校畢業後,正好趕上“上山下鄉”,他回了老家,參加農村勞作。

後來,在民辦學校當老師,1979年縣文化館招人,經人推薦,成為文化館的一名普通員工。

有次,毛岸青、邵華來文化館參觀,負責擔任講解員的正是章庭傑。當時,章庭傑非常緊張,害怕自己在講解的過程中出現錯誤。

“他們都勸我不要緊張,跟平時一樣。”

章庭傑這才感受到毛岸青夫婦非常平易近人,因此,放下顧慮,認真講解。

那時的章庭傑也沒想到,正是因為負責這次講解工作,他的人生也發生了改變。

1990年,毛岸青的母親楊開慧同志犧牲60週年,毛岸青和當地政府準備組織紀念活動,需要有人把控整個活動,這個人既要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找了好久,一直沒找到合適的人。

縣文化館的同志提出可以讓章庭傑來負責。

毛岸青還記得曾為自己做過講解工作的章庭傑,當即同意由他來負責這項工作。

紀念活動圓滿完成,毛岸青對章庭傑非常滿意,為此,向縣文化提出,讓他當自己秘書。

章庭傑沒有辜負毛岸青夫婦的期待。1991年,楊開慧同志誕辰90週年;1993年,毛主席誕辰100週年……每次章庭傑都能夠圓滿完成毛岸青安排的工作。

這些專門為毛主席、楊開慧舉辦的紀念活動,正是邵華向章庭傑轉述毛岸青對他的感激之情,“幫他圓了好多夢”。

章庭傑還回憶起自己首次去毛岸青家裡的情況。

“沒有去之前,總覺得應該是個非常神秘的地方。”

毛岸青的家在北京西山,據章庭傑回憶,“毛家小院,一家人住了幾十年了,遠離鬧市,樸實無華,並非秦磚漢瓦,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院,屋內的擺設也很簡單。”

毛岸青一家生活非常儉樸,廚房裡擺了好多罈子,裡面都是醃製的各種菜。

早餐很簡單,一般就是稀飯、鹹菜。

“他們一家人都偏愛湘菜,毛岸青最喜歡吃湖南的臭豆腐。”

廚師考慮到毛岸青的健康問題,一般不會把味道做得那麼重,臭豆腐是個例外,“吃的就是那個味兒。”

章庭傑每次從湖南返回北京時,總會給毛岸青一家人帶一些湖南的特產,讓他們嚐嚐家鄉的味道。

除了飲食上,一家人還保持著湖南人的習慣,說話表達也沒變。

“毛岸青講的是長沙話,我們溝通就講長沙話,他讀毛主席寫的文章,也是用長沙話。”

據章庭傑講,毛岸青身體一直不好,晚年的時候非常重視修養,護士出身的邵華還專門為他編了一套健身操。

沒事的時候,他在家基本上就是看電視、下棋還有讀書。

“毛岸青基本上每天都會閱讀俄文版的<毛澤東選集>”,書封面已經磨破,書頁已經泛黃了,他還在繼續閱讀。

回憶起給毛岸青當秘書的那幾年,章庭傑總是有好多事要講,另外,他也會講道毛岸青童年時期過得非常艱辛。

因此,章庭傑驚聞毛岸青去世的消息後,為了表達哀悼,寫了四副對聯,其中一副總結了毛岸青的一生:

 岸上松高/革命多艱豈顧身/母飲彈/子流浪/賴他手足相親/才經過風雨/死別生離/慘絕人寰傷地獄;

青中柏老/畢生無故何來病/弟夭折/兄獻身/憑我夫妻互愛/方課子弄孫/黨恩民惠/優逾家父樂天倫

……

情繫家鄉,多次回鄉

除了章庭傑,毛岸平也是邵華專門打電話從湖南請來的。

她告訴毛岸平,“岸青說每次回去,都是由您照顧,給您添麻煩了。他讓我把你喊來,是因為他到了最後還想見見老家的親人。”

毛岸平是毛澤連的兒子,毛澤連是毛主席的堂弟,因此,毛岸平一家人是毛主席在韶山最親的親戚。

在接到邵華電話裡告知毛岸青去世的消息之前,毛岸平就知道毛岸青身體不好,只是沒想到事情來得這麼快。

多年以後,毛岸平接受採訪時仍是無限感慨:毛岸青第一次回到韶山沖探親,是在1952年。

“毛岸青一個人騎著馬,從湘潭趕到韶山沖,在毛主席故居參觀了一圈之後,又去了他們家在韶山的老屋。”

講到這裡,毛岸平還補充一件事。

毛岸青在去韶山的老屋路上,路過一段農田,毛岸青和迎面走過來的運木柴的馬車僵持住了,田埂太小,容不下兩人同時行走。毛岸青則主動給馬車讓道,誰知沒有掌握好,“他連人帶馬一起掉到了農田裡。”

之後,毛岸青又回韶山大概有六七次

“1986年2月份回來一次,那時候正好趕上新年。”

毛岸青的家人也一同回到韶山,祭拜毛氏祖先,拜訪家族成員,他們還到毛主席曾居住過的滴水洞看看。

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喜歡游泳的他來到位於滴水洞的韶山水庫游泳。

遊得非常盡興,他跟時任湖南省委書記的周小舟說,“在這個山溝裡修幾個茅草房,我老了來住一住。”

這是表面的話,實際上還有大用處。

周小舟明瞭主席的言外之意,因此,1960年在滴水洞修建房屋的時候,周小舟安排建築設計師參照了中南海的房屋結構。

6年後,毛主席再次回韶山視察,在這裡的一號樓住了11天。在那11天裡,他究竟經歷了什麼,沒有人知道。

一個月後,在武漢考察時,他在信中用“西方的一個山洞”來指代滴水洞,可見這個地方對他而言至關重要。到了1970年,又在樓房的後面修建了長達100米的防空洞,還配套修建了防震室、指揮室等軍事設施。

這個“西方山洞”一直對外保密,管理極其嚴格,甚至很少有人知道。在毛岸青家人參觀後的那年秋天,經有關部門批准,才對外開放。

毛岸青用中、俄兩種文字為滴水洞題寫了“我酷愛韶山”五個大字。後來被景區管理人員拿去拓在岩石上。

2007年,當毛岸青逝世的消息在韶山老家傳開了,好多人到這塊石碑前寄託哀思,有村民表示,“雖然不能去北京,來這裡看看也算是一種追悼。”

毛岸青的妻子邵華見到此情此景想起了毛主席,寫詩以致懷念:元宵佳節故園行,重返韶山探鄉鄰。團聚一堂敘深情,滴水洞中憶親人。

毛岸平最後一次見到毛岸青是在1997年,當時一起回韶山的還有邵華和兒子毛新宇。

“那時他的身體已差了很多,走路不太行,也不太愛講話,一直沉默寡言。”

與毛岸平一起負責曾接待工作的郭新民也看出來毛岸青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了,“身體不怎麼好,但是他還堅持回來看看。毛岸青和邵華是主席的子女中回韶山的次數最多的”。

正因為毛岸青生前經常回韶山,因此那裡的人對他有很深的情感,得知他去世後,以多種方式悼念他。

毛岸青去世的消息傳開後,好多人找到毛岸平,希望他能代為轉達哀思。

毛岸平能理解大家的心情,請大家放心,“毛岸青是我們韶山人,我這次去有兩個目的:一、參加毛岸青的追悼大會;二、代表韶山親人慰問他的家人。

毛岸平告訴邵華,家鄉的父老鄉親對毛岸青的思念,得知他逝世的消息後以各種形勢追悼他。

毛岸平是毛家本家人,他自當願意幫助毛岸青實現臨終遺願,之後還多次與邵華和兒子毛新宇商量具體的安葬事宜。

只是誰都沒想到,在毛岸青逝世後的第二年夏天,邵華也去世了。邵華追隨丈夫的遺願,向兒子毛新宇交代,她要與毛岸青一起安葬在楊開慧的墓旁。

邵華去世半年後,2008年12月21日,夫妻二人的骨灰在兒子毛新宇、兒媳劉濱、孫子毛東東等人的護送下,安葬於長沙縣楊開慧烈士陵園

結尾

毛岸青生前太低調了,因此,他有了一個“凡人”的稱號。

在他去世之後,有媒體給予這位“凡人”很高的評價——“默默無聞,但也顯出偉大”。

回顧他這一生,雖然身為主席之子,但是毛岸青並沒有利用特權為己謀私利,少時歷盡艱辛,四處流浪,成年後平易近人,不忘故土,正是延續了毛主席的“低調親民”的品質。

1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新石器時代的髮飾,有笄、梳、束髮器、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