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湧現出許多令人記憶深刻的皇帝,而在眾多皇帝中其中各個王朝的開國皇帝尤為優秀。
在歷史上有兩位草根皇帝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其實之前並沒有什麼背景,一路上靠著自己超凡的領導力一步步走向皇位。
這兩個草根皇帝,一個是開創大漢四百年江山的漢高祖劉邦,另外一個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明太祖朱元璋了。
這兩個皇帝有著很多相同的地方,例如出身都很卑微,身旁也有許多能臣猛將甘願為自己衝鋒陷陣以及鞍前馬後。
但如果這兩位一相比較的話,朱元璋的出身其實是更低的,這是因為漢高祖劉邦在起事之前還是一個泗水亭亭長。
他能夠實現從一個放牛娃到一國之君的蛻變,除了離不開他個人較為出眾的才能,還離不開為他每次在戰場上浴血拼殺的那一幫好兄弟們。
在明朝剛開國朱元璋御封的”開國六公“當中,徐達被封為魏國公,常遇春的兒子常茂被封為鄭國公,兩人都是由於戰功累累才被封爵。
但我們都知道,常遇春和徐達兩位名將的出身和他們的領袖朱元璋一樣都是非常低賤的,那為何草根出身的他們卻能在戰場上大放光彩呢?
徐達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在元朝末年由於統治者的橫徵暴斂,那些強加在普通百姓農民上的賦稅將人們壓得抬不起腰。
徐達家也是如此,在各地元朝官員的壓迫之下,徐達小小的就家破人亡,無奈之下只得在路邊乞討為生。
由於元朝的暴政,全國各地早就已經揭竿而起,一時間全國出現了許多反抗元朝的義軍,離徐達最近的一支義軍就是郭子興一部。
朱元璋親自帶領著徐達,在那時候朱元璋就對著徐達讚歎:動靜語默,悉超群英。朱元璋隨即將自己的軍權交給了徐達掌管。
直到這時,徐達才正式開始了他這波瀾壯闊的沙場戎馬生涯,他的輝煌戰績也開始一件件出現在了歷史舞臺上。
朱元璋之前就評價過徐達:徐達無論是謀略以及勇猛程度都是精妙絕倫,無人能比的,所以他才能夠遏制暴亂,削弱其他諸侯的力量。
那麼乞丐出身的徐達,為何就能得到朱元璋如此之高的評價,他的那些引人注目的戰功誰又能想到是他創造的呢?
對於徐達來說,朱元璋就是給了他一個發揮自己才能的平臺和機會,這之後的征戰完全就是靠他自己的指揮來進行的。
出身草根卻精通兵法的原因不僅僅只是他的天賦所致,還有在不斷征戰中所積累下的經驗為他能夠在戰場上獲取勝利奠定了基礎。
剛開始的時候,徐達手底下只有二十多個人,在跟隨朱元璋四處擴張自己的地盤時,就慢慢地學會了如何治軍。
後來他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將軍之後,它更是總結了自己以前作戰中失敗的經驗以及各個敵軍被攻滅的原因。
在此過程中他就積累下了寶貴的經驗,而且他治軍嚴明,底下的士兵都格外打心底裡尊敬,佩服徐達這個統兵者。
所以在戰場上徐達才能做到政令合一,士兵們在戰鬥的時候也是異常勇猛,這才創下了徐達那耀眼的戰功牆。
常遇春此人可以說是一個天降將星,天生就是一個打仗的料,自從跟隨朱元璋之後就開始了他的傳奇之路。
若要說幫助朱元璋鼎定天下的那些名將們處在一片璀璨的星空,毫不誇張地說常遇春一定就是最為耀眼的那一顆明星。
常遇春一生的戰績,從太平之戰開始,到遠征大漠結束自己的戎馬生涯為止,無論是指揮能力還是衝殺能力都稱得上是第一先鋒。
常遇春小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貧窮,但是他從小就天生神力,臂力過人。這也為他後來在戰場上成為讓敵人膽寒的將軍奠定了基礎。
常遇春為生活所迫只能去幫當地的富戶放牛,但從小就胸懷大志的他不甘心就這樣放牛浪費自己的時間。
因而常遇春在聽說朱元璋起事之後就直接去投奔他,常遇春人高馬大,目光如炬的形象讓朱元璋對他好感倍增。
而且常遇春剛來就要求朱元璋給他一個先鋒的職位,朱元璋閱人無數,隨便來一個人想要先鋒朱元璋肯定是不會給的。
但在隨後發生的采石之戰中,朱元璋率領的水軍兵船由於敵軍攻勢過猛,遲遲無法讓士兵們登陸,朱元璋一時間也慌了神。
但沒想到,後邊待命的常遇春見此狀況,直接就逆流而上率領著兵船一馬當先衝了上去,一下子就擊垮了岸邊的敵軍。
朱元璋後邊的士兵們瞬間士氣大振,大軍如排山倒海之勢就全部登了岸,元軍逃跑不及全軍覆沒,此戰也隨即宣告勝利。
此戰過後朱元璋也發現了常遇春身上那股子別人沒有的狠勁,他在戰場上就彷彿項羽,呂布在世一樣,如雄獅般勇猛。
朱元璋也發現常遇春只知道衝鋒陷陣而不知道排兵佈陣,所以朱元璋就經常在戰後教導常遇春要學會總結。
常遇春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在後來的龍灣之戰的時候,面對陳友諒來勢洶洶的數十萬大軍來襲,常遇春也沒有驚慌。
他兵分五路設下埋伏,將陳友諒來犯的各路軍隊各個擊破,充分地展現了他的軍事指揮才能,也讓全軍對他刮目相看。
再後來明朝開國以後,朱元璋回憶起常遇春的累累戰功,評價他說:”如果把我們平定天下,開創明朝的功勞分為十份,常遇春一個人就佔了八份。“
可見常遇春在明朝開國六公里的戰功是無人可以比擬的,雖然後來過早的病逝,但依舊淹沒不了他的耀眼戰功。
總的來看,雖然徐達和常遇春的起點非常低,但他們所創下的令人驚豔的戰功不單單是有他人的幫助。
更多的還是他們兩個自身本來就有一種向上進取的心,能夠在每次失敗中總結經驗,以此來為後續的戰鬥作勝利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