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口為何從7千萬迅速增到4億?”
問題本身,似乎有些“不夠精準”——公元1600年,那年清兵還沒“進關”,當時中國的“估計人口”,就已經達到2億。
這一數字,是曾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的葛劍雄先生長期研究後得出的結果。
葛先生,師從中國歷史地理奠基人和開拓者譚其驤,是非常著名的華人口歷史學者,著有《華人口發展史》《華人口史》《中國移民史》等極有影響的著作。
他指出,歷史上的世界人口數量很大程度上也屬於“估計的結果”。但是,中國除了正處於人口低谷的東漢末年,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可能略低於10%以外,其餘階段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根據葛先生提供的數據,1600年的世界人口在5.45億-5.79億之間,華人口占世界人口34.54%-36.70%。
還是根據他的數據,清朝人口高峰是1850年(道光三十年)前後,“估計人口”為4.30億。當時的世界人口為10.91億-14.01億之間,華人口占世界人口30.69%-39.41%。
可知,在這250年間,並非只是華人口在增長,世界人口也在同步增長,而且增長速率大致相當,華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也維持“常數”。
美國學者羅威廉等認為,15-16世紀開始的歐亞大陸“人口密度的增加”,“部分是因為引進新大陸的耐旱糧食作物,如馬鈴薯、甘薯與花生等。這些不受季節循環影響的作物,在優先糧食作物(如稻米與小麥)歉收時,可用來防止飢荒。”
羅威廉舉例說,晚明至清,在官府參與下,上述耐旱糧食作物擴散到了中大陸陸。
葛劍雄先生,列出了影響人口的數個條件,包括——自然地理環境、農業生產、戰爭、政.治制度、傳統思想和習慣(比如溺.殺.女嬰)等等。
清朝初期,曾出現過人口驟降的情況。1700年,當時中國的估計人口為1.5億,比1600年驟減5000千萬,佔世界人口22.09%-24.59%。這是明末的嚴重自然災害和滿明持續戰亂所造成的結果。
從17世紀後半期開始,隨著清朝政局逐漸穩定,加之各方面的“政策”實施,人口也就迎來了大增長的高潮。
除去前面說到的“耐旱作物”的引進和推廣之外,其他方面具體來說——
第一是戰略性移民。
滿族原來所在的東北,地廣人稀。1668年,清廷推動遼東移民;70-80年代,又送一些內地人去了吉林和黑龍江。在此影響下,民間有更多的人自發去了東北一帶,以致康熙擔心影響到女真人的“根基”,遂宣佈不得將各部自己的土地租與漢人,但後來這一法令終被撤銷,“闖關東”遂成熱潮。
17世紀中期清朝平定新疆後,乾隆大力推行了對新疆的農業移民,規模相當大。
明代,規定民眾只得居住於平原、河谷地區,而不準居於“高地”。此法令在清朝逐漸被廢除,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大量原來居於平原、河谷的民眾遷移到了西、西南等“高地”地區。
第二是開墾土地。
來到東北的內地民眾,新開墾了大片農田。
新疆移民,至18世紀中葉,開墾出超過360萬畝的定居耕作性農田。
遷徙到“高地”地區的移民,不僅開闢了大量農田,還興起了銅、鉛等金屬礦藏的開發熱潮。
移民到華中、華南交界“高地”的移民,則砍伐森林,闢為農田,實行輪耕,被稱為住在山上的“棚民”。
第三是減免稅賦、鼓勵農耕。
鑑於人口增長明顯,且開闢農田的熱潮不可遏制,1712年康熙頒詔“永不加賦”;1723年,雍正實行“攤丁入畝”,後來又宣佈新開墾土地免除五至十年稅賦;1735年乾隆繼位後,一方面清查虛報新墾土地、處置作假官員,另一方面繼續鼓勵開墾土地,並給予新墾小塊土地永久減免稅賦。
第四是醫療條件有限改善,溺嬰現象相對減少。
隨著大陸局勢穩定,新開墾土地增加,稅賦減輕,民眾生活水平相對提高,相應的醫療條件也較之前有所改善。綜合以上種種,從17世紀晚期開始,民間溺嬰現象也相比減少了。
以上各方面因素疊加,便使人口出現了迅速增長的局面。
這不是哪一個人,也不是哪一個單項措施,就可以“畢其功於一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