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春秋戰國時代的文化、學派異常繁盛,有幾十上百種之多,號稱“百家爭鳴”,而在那個百家爭鳴的時代,開設在齊國的稷下學宮可以說是賽場的中心,不僅是齊國繁榮昌盛的見證,更是齊國的人才培養基地,是齊人的脊樑與自信,二者可謂是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既損。
自田氏代齊以來,齊國的王位傳到齊威王已經是第四代國君了,齊威王與春秋時的楚莊王有點類似,都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位初期沉迷歌舞聲樂,荒誕政事,後得鄒忌與淳于鬢勸諫,幡然醒悟,遠離聲樂酒色,廣招賢能,操練兵馬,納諫用能。內政治國用鄒忌,對外攻伐用田忌、孫臏,於是齊國一時間吏治清明,政通人和,而在軍事上經過桂陵、馬陵兩戰,更是終結了魏國的霸主地位,開始稱雄於諸侯,並禮賢下士,在國都臨淄稷門外修稷下學宮,廣招天下有才之人議政講學,使齊國一舉成為當時的文化中心。
雖然齊威王建稷下學宮的初衷,有著為田氏代齊尋找政治統治的合法性的考慮,但學宮成立所帶來的附屬價值卻遠遠不止於此,它聚集天下大部分的賢才,等於是齊舉一國之力取天下賢能並用,而且學宮內諸多學派碰撞、交流所產生的思想上的火花,為齊國帶來了大量的人才,塑造了齊國國民精神上的自信。
齊國因地理位置優越,漁鹽便利,所以商業極其發達,如果沒有稷下學宮的存在,很可能齊國在諸侯國中的評價要低上一個檔次,淪為“商賈之國”,而有了稷下學宮,齊人的文化素養上去了,不僅在經濟上領先各國,也在文化上碾壓其他諸侯國。經濟的發達,文化的昌盛,加上齊威王的君主才華,用賢任能,才能一舉擊潰魏國,成為戰國的第二代霸主。
到齊宣王繼位,齊國的國力進一步發展,在位期間更是差點將燕國滅國,提前結束戰國七雄的格局。齊宣王為稷下學者提供優厚的物質與政治待遇。物質上,賜給他們府邸住宅,修“高門大屋”;政治上,授“上大夫”之號,享受大夫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待遇,允許他們著書立學,鼓勵他們參政、議政的熱情和積極性,吸納他們有關治國的建議和看法。因此,稷下學宮的學者逐漸多了起來,各派的大家、祖師、中流砥柱、優秀學者、天下賢士皆彙集於此,稷下學宮的發展與聲勢更是達到鼎盛,齊國的威勢也達到頂峰,甚至於秦昭襄王欲自立為帝時,都要考慮齊國的意見,想與齊湣王號東西二帝。如果齊湣王能繼續齊宣王時代齊國的威勢,幾代下來,統一各諸侯國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這種大好的局面最終葬送在齊湣王手裡,他將浩大的學宮解散,驅散士人,不許百姓議政,一意孤行,言路閉塞,偏聽偏信,被蘇秦所騙,雖然征服了宋國,但軍力大損的齊國也因此被燕昭王的五國聯軍攻伐,不僅將偌大的齊國給敗沒了,自己也死得相當悽慘。要說帝王史上論死狀悽慘的,齊湣王應該也能排得上前幾位。
雖然最後在田單的帶領下,齊國成功復國,收復了丟失的領土,也重開了稷下學宮,但是曾經萬象更新的氣象一去不回,沒有了百家爭鳴,只剩下老子無為,也因此在戰國後期,五國與秦國打得火熱,但是齊國始終置身事外,不休兵備,無為而治,我想齊國最後的滅亡,除了被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所麻痺,本身選取的治國方略也大有問題。在這大爭之世,風雲變幻之際,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一味地追求無為而治,這跟自殺有什麼區別?
從百家爭鳴到一家獨大,稷下學宮名存實亡;從廣開言語到偏聽偏信,齊國君主的眼界愈發變得狹小。齊威王始建稷下學宮,學宮興盛,賢才輩出,齊國蒸蒸日上;齊宣王承上啟下,尚賢崇士,稷下學宮的發展也隨之達到鼎盛,齊國的國力也走向巔峰;到齊湣王覺得士人空談誤國,關閉稷下學宮,驅趕士人,學宮衰落,齊國也隨之衰落,齊湣王自己也落得個被扒皮抽筋的下場;再到齊襄王的短暫中興,雖然重開學宮,但大勢已去,齊國已然無力迴天;最後是齊王建的投降,齊亡,稷下學宮也隨之泯滅於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