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聽從大夫士蒍(讀尾wěi)的計謀,將曾祖父曲沃桓叔名下的宗族公子全部殺死,並逼死太子申生,逼得兒子重耳、夷吾四處逃亡,只留下王后驪姬之子奚齊和王妃少姬之子卓子,隨後經晉文公重耳整飭,但終究因宗族勢單力薄,公元前376年,六卿中的三卿魏﹑韓﹑趙瓜分了晉國王室,建立了三個諸侯國。
他就是晉獻公姬詭諸,晉武公的兒子、晉文公的父親,春秋時期晉國第19位國王。他因為擔心被宗親家門奪去了自己的王位,便聽信他人,將自己家門公子全部斬殺,以致把江山拱手送給了外姓之人。今天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一步步將江山送給外姓韓、趙、魏的。
他殺光宗親。公元前677年,晉武公去世,他的兒子姬詭諸繼位,即晉獻公。晉獻公非常擔心曾祖父曲沃桓叔、祖父曲沃莊伯的家族勢力對他王位造成的威脅,便聽從了大夫士蒍的計策,採取使他們內鬥的辦法,先後殺掉了宗族權威人物公孫富子和遊氏二子,並誅殺遊氏家族,這些人看起來姓姬、姓公孫、姓遊,其實是同宗之人,只是以封地取名。殺了富子和遊氏二子,宗族的各輩公子們就失去了主心骨,只能聽從晉獻公的擺佈。公元前669年,晉獻公在聚這個地方修建了一座城池,讓宗親公子們全部搬到這座新建的城池裡居住。這年的冬天,晉獻公突然下令軍隊包圍聚城,並將城內居住的宗親公子全部斬殺。
他逼死太子申生。晉獻公攻打驪戎,得到了驪姬和她妹妹少姬,晉獻公對她們姐妹二人十分寵愛,就分別納為王后和王妃,驪姬生下一子奚齊,少姬生下一子卓子。驪姬想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為太子,就向晉獻公吹起枕邊風,於是晉獻公就讓太子申生住在曲沃,重耳住在蒲地,夷吾住在屈地,其他兒子也住到邊境,只有驪姬和她妹妹的兒子在都城。然後驪姬又下毒陷害申生,逼迫太子申生在新城曲沃自殺。
他逼得兒子重耳、夷吾四處逃亡。公子重耳和夷吾聽到太子申生遭人陷害而自殺的消息後非常害怕,重耳逃到蒲邑,夷吾逃到屈邑,晉獻公聽說兒子不辭而別,認為他們有謀反的意思,就派兵討伐,重耳又出奔到翟國,夷吾也逃往梁國。
重耳繼位,即晉文公。重耳因驪姬之亂被迫流亡在外19年,公元前636年春,他繼任晉國第22位國王,他在內任用賢德之人,實行通商寬農等保護商業和農業的清明政策,使晉國國力大增;對外他聯合秦、齊等國,伐曹攻衛、救宋服鄭,並平定周王室之亂,受到周天子的賞賜。公元前632年,與楚國在城濮舉行會戰,以少勝多,大敗楚軍,成為春秋第二位霸主。公元前628年,重耳逝世,在位僅有9年。
六卿爭權,晉分三國。在晉國,由於公族宗族在晉獻公時,遭到滅門性屠殺,家族宗親所剩很少,執掌大權更是寥寥無幾,晉國公室勢單力薄,說話無人響應,整個晉國的軍政大權一直由六卿把握著,到晉平公時,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卿相互傾軋。趙把範、中行氏兩家滅掉後,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王室,分別建立了魏國、南韓、趙國,均成為“戰國七雄”成員。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古代家天下的前提下,同姓宗族中的競爭畢竟是家族內部的事情,真正的威脅是外姓勢力。晉獻公不用同姓宗族,並且趕盡殺絕;相信外姓臣子,並且言聽計從,必然給後世子孫留下毀滅性的災難。
#動態創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