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有一句話叫“視為知己者死”,現代的人也經常會引用這句話,但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恐怕不多,因為這句話確實很要命。
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著名俠客叫豫讓,他最初是在範氏和中行氏手下效力,但是卻並沒有受到重視。後來範、中行氏被知伯所滅,豫讓又投靠了知伯,受到了知伯的重用。
再後來,趙、魏、韓三家瓜擊敗了知伯,並且瓜分了他的領地。其中趙氏的趙襄子最痛恨知伯,把他的頭蓋骨拿來當酒杯,豫讓知道這件事後,發誓一定要為知伯報仇。
豫讓為了完成自己的復仇計劃,先是偽裝成受過刑的人,潛伏在趙襄子的王宮裡當了一名打掃廁所的僕從,伺機刺殺趙襄子。有一日,趙襄子前去如廁,突然感到一陣心悸,就命人把打掃廁所的人叫過來詢問,豫讓的偽裝也隨之暴露。
趙襄子得知豫讓要行刺自己的目的之後,非但沒有怪罪豫讓,反而認為豫讓是一個很講義氣的人,下令手下將豫讓釋放出宮。可是豫讓並沒有領情,他堅信“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堅持要為知伯報仇。
因為自己的容貌已經被趙襄子看見,為了能夠再次潛伏接近趙襄子,豫讓把自己徹底毀容,身上塗滿了油漆,剃光了自己的鬍鬚和眉毛,將自己偽裝成一個乞丐。雖然豫讓的容貌已經變化了,但是他的嗓音還是沒變,因此被自己的妻子認出來了。
豫讓為了改變自己的聲帶,不得不吞食了大量木炭。豫讓的朋友得知後就對他說,既然先前趙襄子已經很欣賞你了,你為何不借此機會留在他身邊?等獲取信任後再行刺他,這樣你的復仇計劃才能成功。
豫讓說,你這樣的方法不可取,怎麼能為了老朋友去刺殺新朋友呢?更不能為了老君主去刺殺新君主。我為知伯報仇,是因為知伯以國士待我,倘若我真投靠了趙襄子的話,再暗中謀劃刺殺他,這不是義士所為。
過了一段時間後,趙襄子騎馬外出巡查,經過豫讓埋伏的地方時,他胯下騎乘的戰馬突然嘶鳴起來。趙襄子對衛兵說,這一定又是豫讓埋伏在附近,然後果然把豫讓搜捕了出來。
趙襄子就責備豫讓說,你先前也曾侍奉範、中行氏,後來知伯滅了他們,也沒見你為他們報仇,反而還投靠了知伯。如今知伯已經死去很久,也沒有留下子孫後代,你何苦還要替他們報仇呢?先前已經放過你一次了,這次是無論如何不能再釋放你了。
豫讓回答說,範、中行氏把我當普通人看待,那我只能以普通人的態度對他們,知伯把我當成知己,那我粉身碎骨也要為他報仇雪恨。趙襄子聞言嘆息一聲說,你能夠這樣報答知伯,已經是忠臣義士的典範了,但是我依舊不能放過你。
豫讓笑了笑說,賢臣不阻擋忠義之行,忠臣為表明自己的志氣不憐惜自己的生命,大王以前就寬恕過我一次,這讓天下人都讚揚大王的仁義。今天我再次行刺您,您按理是應該將我處死,但是我希望大王能夠脫下身上的王袍,讓我在上面刺上幾劍,這樣我就沒有遺憾了。
趙襄子欣賞豫讓的忠義,於是同意了這個請求,將自己的王袍脫掉命人遞給了豫讓。豫讓拔出佩劍在袍子上刺了幾劍,然後就拔劍自刎了。趙國的忠臣義士聽說了豫讓的舉動,都忍不住留下了惋惜的眼淚。
對於講究氣節的古人來說,“視為知己者死”是一種巨大的榮耀,同時也是一種催命符。正所謂無功不受祿,倘若無端端受了別人的恩惠,那隻能用性命來報答了。用現代人的話說,“視為知己者”死,其實也是一種謀略,只不過人家用的是讓人無法拒絕的陽謀罷了。
比如說古代的名將,他們除了能征善戰,深諳兵法之外,為了讓手下士兵甘願效力,也非常善於籠絡軍心。例如戰國初期的名將吳起,有一次他巡營時,發現一名士兵腿上生了膿瘡,但是仍然一瘸一拐地堅持巡邏。
吳起當即叫來醫生為小兵治療,並且親口為小兵吸膿瘡,見到這一幕的士兵無不動容。然而,當這名士兵的母親聽說了這件事後,卻難過地痛哭了起來。她傷心地對家人說,他這分明是要兒子的命啊!
吳起一生“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他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戰績,除了因為他兵法謀略高深之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麾下的士卒願意為他盡忠效命。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吳起為小兵吸膿瘡的舉動,讓他贏得了這些士兵的信任,可是這種恩惠對於地位卑微的士兵們來說,恐怕就只能用性命來償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