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楊楠身體不適,常常頭暈目眩的,請假回老家休養,婆婆憑藉自己的經驗判斷是懷孕了,這可是大喜事,她趕緊把兒媳婦請到炕上坐好,然後好吃好喝伺候著。

楊楠一開始也以為是懷孕,但她身體上的不適卻越來越強烈。雖然每天吃得好,又什麼都不用做,但她還是越來越消瘦,整個人疲憊不堪。

直到她的身體不堪重負,暈倒休克,一家人才知道真相。

誰能想到,年紀不過30多歲的楊楠,竟然會是疑似肝癌晚期。

這個結果太令人震驚了,公公婆婆看到情況如此嚴重,趕緊通知還在國外留學的兒子張海,回國來解決這個事情。

看著原本青春靚麗的妻子,如今骨瘦如柴,飽受病痛的折磨,張海十分心疼,他對楊楠保證,無論如何,他一定會想辦法給楊楠治病的,讓楊楠不要多想,一定要好好養病。

張海和楊楠是在讀博士的期間認識的,2012年,楊楠考上了上海的大學,她的博士導師還帶著別的博士生,其中一個就是比她大兩歲的學長張海。

兩個人是同專業,又同時是農村孩子奮鬥出來的,對於未來,二人的構想也是相同的,於是在不停地接觸中,他們越走越近,談戀愛、結婚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還記得二人攜手走入婚姻殿堂的時候,一眾同學朋友都非常羨慕,說是神仙眷侶也不為過了。

婚後,張海也沒有大男子主義,他體諒楊楠和自己一樣工作學習的辛苦,總是主動分擔家務,平時的相處中也總是溫柔包容,莫說其他朋友羨慕他倆,楊楠自己都覺得,嫁給張海,她是撿到寶了。

2013年,張海決定去日本工作,而楊楠還要繼續讀博士,但是距離沒有給二人的感情造成隔閡,他們每週都要用整整一天的時間來開視頻,雖然物理距離沒辦法改變,但同時視頻的方式,就好像兩個人在一起待了一整天。

他們也不會沒有話聊,說完了生活還可以說學習和工作,尤其是張海已經可以對楊楠進行一些指導了,在張海的幫助下,楊楠還獲得了學校的二等獎學金。

兩人也不是一直都不見面,只要有假期,張海就會帶著楊楠去世界各地旅行,或者一起回家探望父母。

二人還約定,等楊楠畢業後,工作在哪裡,他們就定居哪裡,然後再生兩個寶寶。

但楊楠在博士畢業前,就被診斷出身患重疾,雖然聽起來是普普通通的肝硬化,但是由於她自身的免疫機能紊亂導致的,也就是說,楊楠的免疫系統有了問題。

這就意味著,這個病可能是終身性的,並且一輩子都離不開藥。如果拖著不治的話,下一步這個病就會嚴重到成為肝癌。

楊楠自己是博士,她知道理智上她該接受這個結果,然後配合醫生的治療,但是情緒上她卻十分崩潰,不明白這個病為什麼會找上她呢?

還好,丈夫第一時間的支持和安慰,讓她很快就鼓起勇氣,要和病魔抗爭下去。

張海覺得,這兩年陪伴妻子的時間也少,這次回國後,他先沒有考慮工作的事情,每天都陪著楊楠,鼓勵她一定要樂觀起來。

還好二人還有一定的積蓄,他帶著妻子輾轉各大醫院求醫,找能夠治療這種病的醫生。

看病是一種高消費,很快,二人的積蓄就所剩無幾了。

兩家的父母見到年輕人的感情,也不忍心旁觀,把棺材本都全部拿了出來,可這些錢在楊楠的病情面前,幾乎沒有翻起來什麼水花,就一分不剩了。

張海也沒有放棄,等妻子稍微恢復了一些可以出院的時候,他趕緊在重慶找了一份工作,楊楠就回到河南老家,由兩邊的老人幫忙照顧一下。

這期間,楊楠的藥還是沒有停的,張海的工資不夠的時候,老兩口就開始去賣大蒜,打零工;還差得多,就只能去找親朋好友借,很快所有親戚幾乎都借遍了,楊楠的病情不見好轉,反而在惡化,小便裡有血,腹部開始出現積水。

家裡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最嚴重的時候,楊楠也幾乎失去了行動力,整天只能躺在床上。

公公婆婆看到楊楠越來越虛弱的樣子,從心裡就開始打了退堂鼓,他們覺得花再多的錢,也救不回楊楠了,但他們的兒子還年輕,不能把下半輩子都搭進去。

他們從楊楠生病以來,一直都在到處借錢,不是完全不給治,所以就算現在不拿錢出來治了,那他們也問心無愧。

而楊楠一邊痛恨命運的不公,一邊又愧疚於自己身體的不爭氣,為什麼就不能慢慢好起來呢?

在長期病痛和失望的拉扯下,她開始變得多疑又易怒,懷疑家裡人嫌棄她了,覺得她是個病人,伺候她已經伺候煩了。

而這些情緒她也只能向最親近的丈夫訴說。

但其實張海的思想變化也很大。

如果說,一直以來的付出,妻子的病能稍微有點起色,那至少算是高投入,低迴報,起碼是能看到希望的。

但如今這個狀況,妻子的病就是一個無底洞,理智告訴他應該及時止損,只不過他心中有著對妻子愛和眷念,所以不願意放棄最後一點希望。

人心卻是最善變的,愛也是最容易被消磨的,在無數個疲憊工作後還要忍受妻子抱怨的深夜,張海都想問一問自己,你還能堅持多久,你這樣的堅持到底是不是有意義的?

公公婆婆有了放棄的想法後,他們更加心疼兒子張海,於是他們開始悄悄勸說張海,已經盡到責任就行了,不要投入太多,反正是收不回來的。

再者說,我們作為公婆,你作為丈夫,一直也沒有虧待過她,到現在這一步,也已經足夠了。

退一萬步說,就算再欠幾十萬,把楊楠的病治好了,那你們還能要孩子嗎,孩子會健康嗎?那時候又拿什麼生活?不如你和楊楠就都到這裡,離婚算了。

也許沒有父母的這番話,張海還要糾結很久;但現在自己的後半生、父母的萬年幸福和一個病懨懨時日無多的妻子比起來,張海覺得自己是該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畢竟,愛情是人生的一部分,他可以付出,卻沒有必要讓已經白髮蒼蒼的父母到了垂暮之年,還要為了他奔波操勞。

而一旦這種想法開始出現之後,張海就開始有意識地迴避楊楠,接得越來越少的電話,和給得越來越遲的錢。

只不過,他還是無法最終開口提離婚,畢竟楊楠此刻正躺在病床上,而自己,似乎是她生存的唯一支柱了。

很快春節到了,一件小事情成了離婚爆發的導火索。

農村人講究大年初一一定要精精神神,和和氣氣,給未來一年求個好兆頭。

而且初一一般會有客人到家裡來,如果主人家睡著不起,是對客人的不尊重。這一天,張家人很早就起來準備迎接客人了,楊楠沒有起大家也沒有強求,快到中午11點了,婆婆覺得楊楠應該起床了,雖然不用幫忙做家務,但至少要露個面。

她就去叫楊楠起床,說初一就一直躺著,不吉利。

楊楠卻覺得自己身體不適,不想起。婆婆覺得楊楠不給自己面子,生氣地嘮叨了幾句。

楊楠不服,二人開始拌嘴,最後竟然發展成了大吵大鬧。

楊楠還鬧著要回孃家,說婆家她一分鐘都待不下去了。張海不想開年第一天就把關係鬧僵,勸楊楠不要任性。

楊楠堅持要走,張海最後也妥協了,親自開車送楊楠回孃家。

只不過張海心中也有氣,在車上,他忍不住開始質問楊楠,非要大年初一回孃家,是不是想要他父母遭受非議,讓別人議論是公婆虐待兒媳婦?楊楠表示自己並沒有這樣的想法。

在外地的地址也不告訴楊楠,楊楠懷疑他是不是另有新歡,張海否認了,他說自己40歲了,想離婚是因為還想給自己留個後。如果楊楠拖著不離,他後半生只會更恨楊楠。

而楊楠除了自己的父母以外,張海就是她的支柱,無論是經濟上的還是精神上的。

所以楊楠不會鬆口同意離婚,她給張海的信息都是抱怨沒錢了,張海沒有陪她,也不接她的電話等等。

而這隻會讓張海覺得厭煩,他甚至對楊楠說,我現在看你就像一個陌生人,我還去看你做什麼呢?

楊楠的病就這樣斷斷續續拖了5年,2020年的時候,醫生告訴她,她現在只有通過換肝手術來治療了,沒有別的辦法了。

而換肝,前後的費用加起來需要至少80萬,而且還需要有合適的肝臟才可以。

楊楠只得僅僅抓住張海這根救命稻草,告訴他自己在住院,獨自在醫院一個多月了,生活都不能自理了。

張海的回覆非常無情,他讓楊楠趕緊去死、死不要臉的。

還渴望著活下去的楊楠見實在無法和張海好好溝通,她只能求助於媒體,希望大家可以幫幫她。

多方努力下,張海終於答應和楊楠見一面。

這一天,楊楠早早地等在一個小賓館的房間裡,張海推門進來之後,一直一言不發。

楊楠一開始還能保持理智,體面地問候張海,可面對張海的冷漠,她很快也變得歇斯底里,質問張海為什麼不守承諾,結婚時發過的誓言都被狗吃了嗎?

張海有了一絲愧疚,但他自覺已經仁至義盡,雖然他現在不管楊楠了,但他也已經被楊楠的病情掏空了,他也是一無所有。

而他不僅要考慮楊楠,他還不得不顧及自己的父母。而楊楠則堅持認為,自己就是想要活下去而已,這有錯嗎?這次見面以兩個人各不相讓地爭吵結束。

第二次,楊楠再託人約了張海,說就是希望有個好結果。

張海來了,這一次,他主動走向了楊楠,楊楠正覺得是不是張海回心轉意的時候,張海卻一下子跪到了楊楠面前,他求楊楠答應離婚,並且承諾,只要離了婚,他就會全力幫助楊楠治病。

楊楠也很心疼張海,但她失去了張海,還能有什麼呢?

二人各自痛哭,等楊楠發洩夠了,她終於對等待已久的張海說出了同意離婚的話。

不過條件是,她之前治病已經欠了60萬,這筆債務要張海承擔。

張海表示為了感謝楊楠的理解和成全,他願意承擔30萬。這30萬他也是要到處借的,再多他也無法承受了。

楊楠這次沒有心軟,她把張海告到了法庭上,由法官判決這筆錢該由誰出。

最終,法院判張海每個月出2000元,直到30萬付完為止。

而之前張海為了讓楊楠離婚而說的繼續幫助楊楠的話,隨著一張離婚證而煙消雲散。

這個故事實在無法說清楚誰對誰錯,站在不同的立場,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

1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王國華律師: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何種使用他人作品不構成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