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公元478年,遭遇了一次極其倒黴的事情,他的弟子子路就這樣死去了,並且被活活剁碎了。子路也算得上是高手了,他被劈得粉身碎骨,那是孔子傳授給他的招式。這是怎麼回事?
(子路)
在孔子的諸多門生之中,子路是最年老的一個,但他最不象一個學者。他性格豪爽,嫉惡如仇,好戰,是一個很粗魯的人。但是,孔子並不討厭子路。
子路二十多歲就成為孔子的學生,他的年紀要比孔子大九歲,而且年紀最大,所以他既要照顧自己的徒弟,也要保護孔子。
孔子四十四年出使四方,而子路四十五,仍在當政。但是,當他聽到孔子要去旅行的時候,他果斷地辭去了自己的工作,跟隨孔子,在14年的時間裡,他竭盡全力地維護了孔子的生命。孔子也感慨,有子路在旁,再無人敢說他。
子路追隨孔子最久,只有他敢於批判孔子。
孔子曾去過一次,與衛靈公的妻子南子會面。
按照禮節,去拜會一位君王的妻子,孔子自然不會反對。
最重要的是,南子這是個道德淪喪的女子,誰不知道她在結婚之前就有過不正當的行為,結婚之後還會有很大的問題,所以流言很多。
於是,南子幾次想要拜會孔子,但孔子都沒有答應。
最終,孔子終於見到了南子。
(孔子與南子的對話)
子路後來勃然大怒,痛斥孔子。
孔子深知子路性情粗魯,無法和他講理,於是向上天起誓,若他做了違背禮儀的事,就讓上天來制裁他。
又一次,子路推薦子羔為衛國效力。
孔子說這樣會影響到子羔的學業。子路又問道:“有百姓,有土地,有糧食,何必要看書?”
孔子被這個問題弄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他憤憤地說:“我最恨能言善辯的人。”
子路於公元前481年成為衛國公孔悝的邑宰相。
衛出公在任十二年後,一直在外面的奎明王偷偷溜到了魏國,想要奪取王座。
衛出公之父,便是蒯聵。他原本是魏靈王的兒子。衛靈公生前是王儲。因為南子與衛靈公的妻子有矛盾,所以他試圖暗算南子,但最終還是失敗了。他害怕被魏靈王懲罰,所以逃往了宋國,最後投靠了晉國的趙簡子。
衛靈公臨終之前,原本是想立南子之子公子郢登上王座的,可是他拒絕了,提出要讓他的長子長子嬴政登基。所以,少時就登基為衛。
那年,蒯聵得知衛靈公已逝,就帶著晉兵前來接任王爵。但衛國的子民們卻不這麼想,甚至自發的組織起了反抗的隊伍。無奈之下,蒯聵只好返回晉國。
(奎因之亂)
可是,對皇帝垂涎三尺的奎子卻沒有放棄,他與妹妹的愛人渾良夫達成了協議,說如果能讓他登上王座,他不但認可了兩人的婚事,還放過了他的妻子,讓他在臨終前穿上紫衣、佩劍和長袍。
商議妥當後,蒯聵在渾良福的庇護下,偷偷回到了衛國的孔軻家,迫使孔悝罷免衛出公,並將他封為皇帝。
子路聞訊之後,第一時間趕到了城中。
在城門處遇見了他推薦的兒子。子羔告訴他,衛出公早已逃脫。事情到了這一步,你就別再往前走了,免得惹禍上身。
但子路說,吃了它的人,就不會逃避它。說著他就衝進了孔氏的府邸,想要將這件事給攔下來。
但是,子路如何能夠攔得住他?反倒是蒯聵,一看有人不同意,就派了兩名勇士去殺了他。
結果子路在和兩個戰士戰鬥的時候,砍掉了他的帽子。子路覺得,人要有頭有臉,於是按照禮儀,停下腳步,戴上頭盔,做好戰鬥的準備。這樣的禮儀,應該是孔子的授業之道。
但他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禮貌,反而抓住了這個機會,將他斬殺,然後大卸八塊。
後來,蒯聵成為了衛莊公爵。
孔子得知魏國的叛亂後,心中總是忐忑不安,認為像心子路這樣正直的人會在這場變故中死去。事後,子路果然被人殺了,變成了一攤碎肉。這個噩耗,讓孔來大吃一驚,他早就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但他的眼淚卻止不住地流了下來,讓人扔下屋子裡的調料,以免自己看到。
孔子傷心欲絕,躺在了病床上一動不動。孔子的悲哀,大概不止是傷心子路之亡,更多的是他在當時的政治上的失策。孔子在堅持了六個月之後,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