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的貨幣體系
銀兩是一種稱量貨幣,起源於漢代盛行於明清。銀元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是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外國銀元大約在明朝萬曆年間就有流入,清朝中後期外國銀元流入量越來越大,給清政府的經濟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繁雜的外國銀元在國內市場上大量流通。由於銀元便於交易,因此在許多商貿活動中取代了傳統的銀兩,在光緒時期的各類商貿活動中,外國銀元佔據了較大的比例。外國銀元與傳統銀兩的交易是不對稱的,銀元與銀兩在兌換過程中銀兩貼水嚴重,因此清政府發行銀元勢在必行。雖然光緒朝正式鑄造了銀元,並且鑄造量很大,但終究沒有廢除銀兩,市面上銀兩,銀元、銅元等機制幣和紙幣混雜流通。
新舊制度的較量——“圓兩之爭”
圓制派在光緒皇帝的支持下,以載澤為代表,建議貨幣以元為單位與國際接軌。兩制派主張以兩計價,在慈禧的支持下,以直隸總督袁世凱、湖廣總督張之洞為代表的晚清重臣,他們認為銀兩是祖宗成法,以前仿鑄洋元,乃一時權宜之計,不可作為定製。而以“圓”為單位,上損國體,下失民信,內便中飽,外長漏卮。
清代安徽“光緒年月 淮北釐局 匠玉聚源號”五十兩銀錠一枚,重量:1875.3克, 2021年北京誠軒1092500元
光緒二十九年戶部光緒元寶庫平一兩銀幣樣幣,日本大阪造幣局制模,北洋銀元局試鑄,是中國近代鑄幣史上尺寸最大的機制龍銀;當時因清政府的“圓兩之爭”,幣制懸而未定,最終並未發行。 2022年北京誠軒23000000元
光緒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銀幣庫平一兩,短暫發行後收回 2022年北京誠軒 RMB 4715000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丙午戶部大清銀幣“中”字壹兩樣幣,戶部天津造幣總廠試鑄,其時因“圓兩之爭”塵埃未定,僅試鑄,未發行 2022年北京誠軒8395000
中國銀幣之王“圓兩之爭”的產物:1903年癸卯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庫平銀一兩銀幣樣幣,彼時因“圓兩之爭”幣制未決,僅試鑄未發行,中國機制幣大珍之首。2022年北京誠軒46575000元
品種繁多的銀元、銅元
光緒朝發行的銀元、銅元是清朝最複雜的兩大貨幣體系。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局銅元在其正面標註省名。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在中國近代機器鑄幣史上屬一個大系列,鑄造時間很長,從光緒22年—光緒34年,幣模幾經更替。其中七錢三分銀圓最具特色,本意是用優質銀元抵制外國銀元,因此比外國銀元重一分。但事與願違,因分量稍重反而被囤積私毀。
廣東省造七三反版七錢三分銀幣 2020年北京誠軒1552500
光緒二十二年北洋機器局造壹圓銀幣,是中國最早以“圓”為面額單位的銀幣,鑄行時間短暫,存世稀少,北洋機器局約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底開制銀元,根據海關報告記載,該年份所造銀幣“計壹圓3000枚。
由於澆鑄幣的成本太高,錢局虧損嚴重,為了緩解流通壓力,清政府不得不開鑄銅圓。大清最早的銅元由兩廣總督張之洞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奏準創建廣東造幣廠,光緒十五年(1889年)開始正式生產,銅元的誕生標誌著銅錢勢必退出歷史舞臺。
1900年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壹分銅幣一枚,鑄打極為深峻,字口圖案清晰異常,版底帶有潤澤原光,PCGS MS65RB,目前為該公司RB級評級紀錄第二名
紛雜的光緒朝紙幣
清代的紙幣,除政府印發的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之外,清末官私銀錢行號和私營銀錢店也在印發鈔票。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批准了戶部的奏議,確定以美京國立印刷局的規模和水平建設中國的官方印刷局。光緒紙幣的品種非常齊全,有兌換銅錢、銀兩、銀元、銅元的四大類紙幣。
光緒廿九年山東官銀號貳千文一枚,加蓋村記地名,則字第六拾伍號,正背面共有十條雲龍,約160多個“貳”字,最為難得的是背面的一幅清代山東省城地圖,上海泓盛2011春拍-中國紙幣專場,成交價:成交價: RMB 2070000。
清 光緒二十九年吉月吉日 江南裕蘇官銀錢局第一版“龍圓”壹元,九品,票面完整,圖文清晰。上印雙龍戲珠圖,背印錢幣古文,此鈔為清代紙鈔之頂級大珍,迄今為止,仍為海內孤品。2022年安徽鄧通920000元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豫泉官錢局伍百文,此面值為目前僅見此一枚,極為珍罕,七五成新,美國華裔實業家王士平先生舊藏。中國嘉德2011年秋拍-王士平收藏 紙鈔專場,成交價: RMB 1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