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張柬之的死實在憋屈,神龍政變成功後,他在第二年就被針對死了。

在發動神龍政變的前一年,張柬之步入耄耋之年,但他依舊精神抖擻,意氣風發。

除了老張之外,還有一個人,更是被權力和愛情滋養得容光煥發,整個人進入了第二春,她便是武則天。

武則天比張柬之還大一歲,但給人的感覺卻是“不覺其老”,她自73歲那年,找了找了兩個長相清秀的美少年(張易之、張宗昌),之後就沉浸溫柔鄉,整日在臥榻尋歡作樂。

公元704年,武則天的身體開始吃不消,她重病在身,一副隨時駕鶴西去的樣子。但她卻只允許張易之、張宗昌這兩位男寵服侍,朝中大臣對武則天的狀況一概未知。

在這種情況下,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袁恕、敬暉這五位老臣便聚到了一起,作為心向李家的大忠臣,他們實在不願看到李唐的傳位出現么蛾子。

於是,五位老臣找到了太子李顯,說是想去武則天住處一探究竟,順便殺掉張易之、張宗昌那兩個男寵。

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當年秦始皇就是被李斯、趙高這兩個奸臣鑽了空子改了聖旨,導致大秦帝國走向了衰落。若是武則天死了,她身邊的兩個男寵再將遺囑給篡改了,那李唐也就完了。

李顯一聽,覺得甚是有理,這血淋淋的歷史教訓,可不能再重蹈覆轍啊!

於是,公元705年正月二十二,太子李顯帶著兵甲,去看望他的老母親去了。

此時的武則天正在臥榻酣睡,還沒等她反應過來,張易之、張宗昌這兩人就被處決了。

待武則天緩過神來,才發現自己已經被裡三層外三層包圍得水洩不通,兩個男寵的屍身倒在臥榻之下,她的兒子李顯持著劍站在她面前。

武則天不愧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她十分淡定地對李顯說:“原來是你啊,事情辦完了就趕緊回你的太子東宮去吧!”

在此之前,李顯設想了武則天各種驚慌反應,但他沒料到母后依舊氣場十足。這場面,顯得50多歲的太子像個無理取鬧的孩子。

眼瞅著場面陷入尷尬僵局,大臣恆彥範趕緊跳了出來,對武則天說道:

“太子恐怕不能回東宮了,當年先帝以愛子年幼為由將江山託辭給陛下,如今太子的歲數不小了,陛下是時候把皇位傳給太子了。”

桓彥範臨時加的這場戲,把張柬之等人都給弄懵了。不過,大家都是久經官場的人物,既然有人帶頭,乾脆就順水推舟,來個水到渠成吧。

於是,其他擁立李顯的大臣們也都挨個站了出來。

氣氛都烘托到這兒了,武則天也不好再繼續端坐著,她緩緩站起身,用眼睛掃了一圈後,然後便挨個點名似地說道:

“張柬之、崔玄暐、敬暉、袁恕己,你們都在啊……”

武則天的低沉有力的語氣讓大臣們毛骨悚然,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走出了這一步,就沒法再停止了。

就這樣,武則天在李顯一派的壓力下,被迫退休,這就是史上著名的神龍政變。

這場“稀裡糊塗”的政變其實超出了李顯的預想。之所以說稀裡糊塗,那是因為大家主要看兩個小白臉不順眼,同時也為了防止武則天靜悄悄去世,並沒有想到立即逼武則天退位。

政變後的第三天,武則天宣佈禪位,李顯再次登基為帝。

李顯心中自然是十分驚喜,為了表彰有功之臣,他就封了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袁恕、敬暉五人為王。

大唐江山重回李家,一切看起來都那麼和諧。張柬之意氣風發,準備擼起袖子,大展一番拳腳。

但令張柬之等人想不到的是,他們低估了武則天背後的勢力。最終,他們也在武家集團的手裡栽了大跟頭。

最主要的,是他們低估了武則天這個老太婆復仇的力量,以及李顯的盲目仁慈。

話說李顯復位後,他並沒有殺掉母親武則天,而是將她軟禁於上陽宮。

而且,每隔10日,李顯都要來看望母親,每次前來,他都會給武則天帶上許多“壞消息”。

比如,武氏的祖廟被剝奪了“太廟”的資格,武家的爵位也被取消了!

再比如,武則天一手建立的周朝又變成了唐朝,所有的旗幟、徽章、官銜、官衙都恢復到高宗初年的模樣。

武則天把洛陽命為“神都”,如今又恢復了東都原名,就連武則天最恨的兩個女人——王皇后和蕭淑妃也被恢復了本姓……

李顯帶來的這些消息,都像重拳一般揮在武則天的胸口。樁樁件件,無不在提醒著她:武則天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了。

經過數十個輾轉難眠的夜晚,武則天醞釀出了一個大計劃。

一日,李顯來到上陽宮,他看到母親衰老疲態的樣子,不由得心疼問道:

“數日不見,母后怎麼衰弱成這樣了?”

武則天終於等到了這句話,她見兒子開始心疼自己,便眼眶一紅,將早就準備好的委屈一股腦地倒了出來:

“當年我聽從狄仁傑的建議,把你接回神都,本來就準備把天下託付給你,但是張柬之、崔玄暐、恆彥範、敬暉和袁恕五個老賊,貪求從龍之功,讓我們母子兵戎相見,把我趕到這裡,我如何能不難過呢?”

武則天這話,可謂大有深意。

武則天的第一目標,就是要感化李顯,激起母子深情。

她這話意思是:就算你不逼宮,我也早就有計劃將天下給你。咱們娘倆誰跟誰啊,我的就是你的。

這第二次意思嘛,就是將尖刀利刃甩給了崔玄暐、張柬之、恆彥範、敬暉和袁恕己這五個人。

也不知道武則天昧著良心說話,胸口會不會疼。她當時考慮的把皇位傳給自己的侄子武三思和武承嗣,但沒想到武三思不堪大用,在公元689年突厥人侵略唐朝邊境的時候,武三思連個兵馬都招不來。

那時候,狄仁傑就跟武則天建議,讓廬陵王李顯來幫幫忙。

武則天也別無他法,就讓李顯回來,結果李顯振臂一揮,瞬間就集結了五萬人馬,狄仁傑帶著這五萬人就去打仗,趕跑了突厥人。

後來武則天琢磨立儲之事,就找狄仁傑商議,狄仁傑就用這件事兒來勸她:“老百姓還是愛戴李唐的,從武三思跟廬陵王兩人招兵這件事就足以看出端倪了。”

狄仁傑說得直言不諱,武則天心裡自然是十分不爽,但她也沒有反駁。

狄仁傑又不傻,他繼續說道:

“陛下關心的是後人祭祀的事兒,你看哪個侄子會祭祀自己的姑姑啊?如果武三思上臺,肯定要祭祀他的父母,你都進不了太廟,要是你兒子李顯繼位了,你還是太后,兒子祭祀母親天經地義,不會有任何問題。”

武則天一聽,嗯!非常有道理。

狄仁傑目光如炬,一句話就戳到了武則天的痛處,武則天也徹底打消了立侄子為太子的念頭。經過多方權衡,才決定立迎立李顯為太子。

稍微扯遠了,現在繼續說回武則天和李顯的母子對話環節。

李顯聽完母親一番肺腑之言,頓時感動和愧疚一起湧上心頭,他立刻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地向母親磕頭認錯。

這時候,李顯已對母親放下戒備,母子二人重歸於好,同時,他把張柬之、崔玄暐、恆彥範、敬暉和袁恕己這五個人默默地記恨在心。

武則天不費一兵一卒,靠著一場動人的表演,就將兒子李顯拉回了自己的身邊。

也許是為了彌補心中的愧疚,李顯對武家後人十分庇護,他還重用了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與武家的關係極好。

李顯對武三思的信任和縱容,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李顯的老婆韋皇后與武三思有一腿,他們混亂宮闈的行為在後宮中被傳得人盡皆知。

李顯雖有耳聞,但他卻不以為然,因為他視武三思為知己心腹,即便是武三思與皇后調笑戲謔,他也只當作親家之間的其樂融融。

武三思親近韋皇后,並非簡單地圖個男歡女愛,他更大的目的,就是通過與韋皇后結盟,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

所以,武三思的攻擊方向很簡單,利用韋后,引起李顯和五王的矛盾。

武則天去世後,武氏家族繼續在朝堂上發揮作用。

老謀深算的武三思很清楚當時朝堂上的勢力分佈,一是以韋后和他為首的韋武集團,二是以李旦和太平公主為首的李唐皇室的其他成員,三是張柬之為首的文官集團。

於是,仗著李顯的縱容,武三思和韋皇后對張柬之等人展開了全方位的打壓。

武三思首先通過韋后對李顯吹枕邊風,使得李顯將張柬之等五人進封為王爵,剝奪他們的宰相之職,免去他們參與政事的資格,這就是典型的明升暗降。

此次的加封王爵,張柬之等五人也被稱為“神龍五王”。

隨後不久,武三思等人又羅織罪名誣陷張柬之等“五王”,使得唐中宗李顯將張柬之等“神龍五王”都貶謫邊疆任職。

五王全部被貶,張柬之一把年齡了,先是給弄去了管襄州,最後又被貶到瀧州,發配到廣東去。

最後,張柬之在新州鬱鬱而終。

比起其他幾位,張柬之的結局還算好的。比如桓彥範,還被武三思派人折磨而死,其他三王也並不好過。

歸根結底,李顯登基後,他對武家放下了戒備,導致養虎為患,五王被陷害,就連李顯自己,也嘗下了這份仁慈的苦果。

公元710年,雖然武三思已經死了,但是韋后的勢力卻膨脹了起來,她與自己的小女兒一起毒死了唐中宗李顯。

慶幸的是,不久之後,李旦和李隆基這對父子又閃亮登場,在李唐傾覆前剎住了車,否則李唐再次入了他人之手了。

李旦登基後,張柬之等五王被平反,張柬之被追贈為中書令,也算是對他悽慘下場的一絲安慰了。

這位大器晚成的宰相,策劃了神龍政變,恢復了李唐江山,忠心可嘉。僅憑這一條,就可以稱得上“賢相”。只可惜,他低估了政治的黑暗,沒能安享晚年,反而被武三思、韋后等人誣陷,流放邊疆,憂憤而死,實在是可悲可嘆。

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SHIB、DOGE 齊聚一堂,成交量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