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濤(字巨源)是魏晉時期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但“竹林七賢”中的另一位名士嵇康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把他罵得狗血淋頭。
原因是山濤在司馬氏與曹氏爭奪權力的過程中,他或明或暗地站在司馬氏一邊。
山濤這麼幹是因為他跟司馬氏有故舊之親,他的長輩中有位從祖姑是司馬懿的丈母孃。
晉武帝司馬炎篡魏稱帝后,山濤獲得重用,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少傅、左僕射等顯赫要職。
山濤身為“竹林七賢”之一,在魏晉之際享有盛譽,當時大名士王戎把他譽為“璞玉渾金”。
史書中也稱他居官清廉儉樸,死後只有“舊第屋十間”。
但晉武帝一方面給他封以高官,一方面又給他的俸祿很微薄,封官之高與賞賜之薄形成極大的反差。
這引起晉朝官員們的濃厚興趣,不分古今的人都愛八卦,大家紛紛猜測箇中原因。
於是就有了《世說新語·言語》中記載的這則故事:
晉武帝每餉山濤恆少。謝太傅以問子弟,車騎答曰:“當由欲者不多,而使與者忘少。”
大致意思是在說,有一天,謝安(他死後被追贈太傅)在家中跟族人們閒聊,就此事展開探討:何以“晉武帝每餉山濤恆少”?“
這個問題其實有多種可能的答案:
或者是由於晉武帝為人吝嗇,也可能是真的囊中羞澀,封官不過下道詔書,然後“打個白條”,讓山濤去搜刮百姓以自肥,皇帝則不必破費財物。
也或者是晉武帝在各大臣之間玩弄權力平衡,使居高官者得薄賞,處卑職者享重賜,讓朝中所有大臣都歡天喜地地為他效忠賣命。
又或者是山濤任職期間政績不佳,尸位素餐,身居高位而不辦大事,“餉山濤恆少”是晉武帝對他的一種委婉批評,是年輕皇帝對這位元老重臣虛與敷衍。
但是,以上三種答案都會給回答者帶來麻煩,要麼犯當朝皇帝祖宗之諱,要麼刺傷前朝重臣。
那麼,怎樣解釋“晉武帝每餉山濤恆少”這一事實,既能歌頌皇恩又能抬高重臣呢?
謝家的眾多子弟都無言以對。
只有以“善微言”著稱於世的謝玄(他死後被追贈為車騎將軍)回答得最為得體:“當由欲者不多,而使與者忘少。”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大概是山濤的慾望本就不多,使晉武帝並不覺得賞賜很少。
這一回答既恭維了山濤為人恬淡寡欲,為官廉潔不貪,又美化了晉武帝的寬宏仁厚,成人之美,一語頌揚了兩人。
這麼會說話的人就是我們常說的八面玲瓏,一句話能照顧到方方面面。
如謝玄這般會說話的人在官場上一定左右逢源,不僅他叔叔謝安器重他,當時的東晉皇帝們也倚重他。
假如他生活在西晉初年,晉武帝也同樣會重用他,山濤更會極力舉薦他。
有時候,人的走運或倒黴,可能就是“一句話的事”。
本文主要內容摘自《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