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亦道亦誕,為名累身

提起這孔融,可謂名頭不小,《三字經》說:“融四歲,能讓梨”,他是作為一個謙遜的典範而為後世所稱道的。他不僅才華橫溢,為“建安七子”之一,還有一個特殊身份,便是孔子二十世孫。這一切讓他成為當時名士魁首而聲名顯赫。

說穿了,你孔融就是個文人,是個名士,你就去那沒人的地方,如後世的陶淵明那樣,看看南山,養養菊花,寫點文章嘛。說不定也能弄個山水田園派的開山鼻祖來噹噹也未可知哈。可他卻偏偏認為自己是曠古奇才,文武通吃,也要在那三國爭雄的時代一顯身手,你這不是瘋了嗎?想那些當時群雄,你能打得贏哪個?是打得贏呂布還是勝得過袁紹啊?

按史料記載,他一生打過三次仗,也就這三次便將那十幾萬人馬輸得個精光。以至於《後漢書》的作者范曄這樣評價他:“融負有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唯一能讓人記得的是,輸得個灰頭土臉城將破時,居然還能“隱几讀書,談笑自若”。這應該是四川話“假打”的鼻祖。

他最終是被曹操所殺的。以他的才和曹操的愛才,何以會出現為樣的結果,我原來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最近閒來無事,才慢慢將其捋清楚了。首先,他一生都好虛名,而且是不切實際的好,一輩子憑著自己的聰明勁兒,追名不逐利;仗著自己的身世家學,十二萬分地看不起曹操,總是拿著一付我有本事,我名氣大,你奈我何的架勢同那曹丞相唱反調。

建安年間,因戰亂加天災糧食短缺,而釀酒要耗費大量糧食,曹操因此下禁酒令,孔融卻非要爭論一番,從上古先賢到歷代喝酒的人如何建立豐功偉績,以此說明喝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他是大名士,曹操只得耐著性子回覆,說明禁酒的現實意義,不料他卻更變本加厲,說古代有因酒亡國,也有好色亡國,你乾脆把女人一起禁了算了。這不是胡攪蠻纏嗎?

漢末王室衰微,你作為漢臣,不思報效國家,振興漢室,反而公開胡說“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 卯金刀就是劉字,你這不是陳勝言論的翻版嗎?給你扣個反臣二心的罪名也是合適的了哈。

作為孔子後人,理應孝字為先,可他大不以為然,說什麼父親和兒子沒有什麼親緣關係,論其本意,不過是當初父母為了發洩情慾的副產品,孩子就這樣產生了;而孩子對於母親來說,不過是一件物品,就如同把一件物品放在一個小瓶子裡,出來就離開了,也根本不需要孝敬。這也真是天下奇聞了,說他大逆不道當不為過。

可怕的是,他後面還跟著一大幫的人噢,影響力還不小,對曹操的重大決策公開地表示反對,讓曹大人很是頭痛,於是在孔融56歲時,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族其全家

其實孔融的被殺,表面上看是他同曹操兩人之間的矛盾,但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寒族和士族間鬥爭,在當時說穿了就是軍閥和門閥間的鬥爭。不管是楊修還是崔琰,不管是荀彧還是你孔融,都是士族集團的代表,殺這些人不單是個人原因,也是對整個士族集團的整體警告。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清朝12位皇帝中,最有權術謀略的人是誰?其實不是康熙和乾隆